<p class="ql-block"> 旅蒙商,是指清代内地商人到蒙古地区进行贸易的商人群体。康熙年间,为平定噶尔丹叛乱,清军需要大量军需物资,内地商人随军贩运粮草、军马等,同时与蒙古人进行贸易,逐渐形成旅蒙商群体。这就是穿过荒漠,深入蒙古草原的商人驼队,一张历史影像。</p> <p class="ql-block"> 从前清到民国初年的近三百年里,大盛魁 被誉为“草原第一商号”,天义德、元盛德都是旅蒙晋商中的佼佼者。</p> <p class="ql-block"> 随着贸易规模扩大,大盛魁在漠北蒙古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库伦、恰克图等处都设有固定商号,总号由最初的乌里雅苏台迁到归化城(呼和浩特),这就是大盛魁的原址。</p> <p class="ql-block"> 1662–1722年(康熙年间),来自山西太谷、祁县的王相卿、张杰和史大学三家肩挑小贩前往归化城经商,靠勤劳、靠诚实、靠智慧,逐渐成为拥有巨额财富的商号,外号“半个归化城”。</p> <p class="ql-block"> 据说,大盛魁鼎盛时期,拥有白银2000多万两,骆驼上万峰 ,在蒙古及以外的山西、河北、北京、天津等地都设有分号 ,茶庄,绸缎店、货栈、牛羊店等等。</p> <p class="ql-block"> 大盛魁就是一个商业奇迹,但是,这里建筑大多已被改建。这组建筑中幸存的老建筑确是元盛德,这着实令人意外和兴奋。饱经苍桑的院墙和门楼都退去了往日的辉煌,但是更让人感到历史的真实。</p> <p class="ql-block"> 元盛德宅院现已被私人购买,院落打理得十分完美,古老的丁香树又一次开花,香气浓郁。</p> <p class="ql-block"> 就在这组建筑中,一座具有草原文化符号的内蒙古马头琴艺术博物馆,格外引人注目,它完全融进了大盛魁的印迹之中。</p> <p class="ql-block"> 说到这,不得不提大盛魁商号最早实行的股份制。有银股(财东股),身股(掌柜、伙计的股权激励股),据说还有象征意义的“狗股”。狗在商业活动中也有立功表现,带来了收益,从而有股有红。</p> <p class="ql-block"> 大盛魁闯业至今已三百年,创造了一个商业神话,称之为“漠南商魂”。</p> <p class="ql-block"> 而今,历史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那段晋商创造的辉煌似乎还历历可见,石壁上的刻字记载了过往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