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游记

自由自在的鱼

<p class="ql-block">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总面积60.04平方公里。东起杭州城区松木场、保路转少年宫广场北,南自鼓楼沿吴山、紫阳山、云居山东侧山麓,西自留芳岭、竹竿山、九曲岭、名人岭至美人峰,北自老和山山麓转青芝坞路北侧30米。西湖旧称武林水、钱塘湖,又称明圣湖、金牛湖等。</p> <p class="ql-block">西湖北、西、南三面环山,东面为市区,三面云山一面城,湖体轮廓近似椭圆形。白堤、苏堤,将湖面分成外湖、里湖、岳湖、西里湖、小南湖5个部分。湖中有孤山、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4岛。2011年,“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西湖远古时是与钱塘江相通的浅海湾,由于泥沙淤塞,大海被隔断,在沙嘴内侧的海水成了一个泻湖。诗人白居易和苏东坡等人任杭州地方长官时,都悉心治理西湖,构成了湖中三岛、白苏二堤、湖上塔影的佳丽景色。</p> <p class="ql-block">断桥位于白堤东首,民间故事《白蛇传》中,断桥为白素贞与许仙邂逅之处,因而在西湖诸桥中最享盛名。</p> <p class="ql-block">西湖周围的群山,属于天目山余脉。根据岩性差别和山势高低,可分为内、外两圈。外圈有北高峰、天马山、天竺山、五云山等,属高丘陵地形,山体主要由志留、泥盆纪岩屑砂岩、石英砂岩构成,岩性较坚硬,不易风化侵蚀。峰峦挺秀,溪涧纵横,流水清洌,是西湖泉水最多地带。内圈有飞来峰、南高峰、玉皇山、凤凰山、吴山等,山势较低,属低丘陵地形。山体均为向斜山地,主要由石炭、二迭纪石灰岩构成,易受水流溶蚀,形成了烟霞、水乐、石屋、紫来、紫云等溶洞。内圈的群山,除岩溶丘陵外,还有横亘西湖北缘的葛岭、宝石山,由火山碎屑岩组成,海拔在百米左右。</p> <p class="ql-block">三潭印月景区在外西湖西南部水域,包括小瀛洲及其南侧三座葫芦状石塔,以赏月和水上园林著称。全岛面积约7公顷,水面占60%。</p> <p class="ql-block">白堤东起断桥,经锦带桥向西,在“平湖秋月”与孤山相接,长约1公里。在唐即称白沙堤、沙堤,其后在宋、明又称孤山路、十锦塘。古时白堤以白沙铺地,后改为柏油路面,两侧广种碧桃翠柳,是欣赏西湖全景和周边诸山的最佳观赏点。</p> <p class="ql-block">雷峰塔原名皇妃塔,又名西关砖塔,位于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顶上,为吴越国王钱俶为祈求国泰民安而建。雷峰塔原是一座八角形、五层的砖木结构的楼阁式塔,后遇火只留下了砖体塔身。由于传说雷峰塔的塔砖可以用来驱病强身或安胎,长期有人从塔砖上磨取粉末、挖取砖块。1924年9月25日下午,几乎挖空的塔基再也不堪重负,突然全部崩塌。2002年10月25日,重建的雷峰塔落成,建在旧雷峰塔的原址之上,旧塔座部分成为遗址的展示厅,并有许多的文献资料供人参观。</p> <p class="ql-block">湖心亭在外西湖中心。清雍正《西湖志》卷九:“亭在全湖中心,旧有湖心寺,寺外三塔,明孝宗时,寺与塔俱毁。”聂心汤《县志》称:湖心寺外三塔,其中塔、南 塔并废,乃即北塔基建亭,名湖心亭。复于旧寺基重建德生堂,以放生之所。据此,则旧湖心寺乃今放生池,而今之湖心亭,乃三塔中北塔之基地。”《湖山便览》 卷三:明“万历四年按察佥事徐廷裸重建,额曰‘太虚一点’,司礼监孙隆叠石四周,广其址,建喜清阁,但统称曰‘湖心亭’。国朝重加葺治,左右翼以雕阑,上 为层楼……。”清乾隆二十七年乾隆帝御书“光澈中边”额。抗日战争后,喜清阁旧址先后改建为财神殿和观音大士殿。1980年在岛上刻置“虫(异体字,为繁体字“风”的中间部分)二”太湖石碑一块,意指“风月无边”。</p> <p class="ql-block">阮公墩在外西湖中,位于湖心亭西。清嘉庆五年,浙江巡抚阮元疏浚西湖时以所挖葑泥堆叠成岛,俗称“阮滩”。岛南北长34米,东西宽33米,面积0.57公顷,长期以来岛上无建筑,杂树荒草丛生,成为候鸟栖息地。1952—1958年间疏浚西湖时,岛四周加添乱石护岸,面积稍有拓宽。1977年,岛四周驳墈,再次扩大面积并加填客土。1981年,又在岛上添土1000余吨,建“环碧小筑”。岛上有忆芸亭(阮元号“芸台”)、云水居等建筑。1982年,岛上开辟西湖第一处垂钓区,游人可登岛品茗、垂钓。1984年起,岛上举办“环碧庄”仿古旅游,在西湖夜游活动中颇受欢迎。叫生态岛。</p> <p class="ql-block">德寿宫遗址</p> <p class="ql-block">斗富二桥西弄</p> <p class="ql-block">宝善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东段,跨东河。为乾隆二年(1737)茅静远等创建,同治八年(1869)又经濮贻孙重修。茅静远工书画,晚年皈佛,法名宝善,因以名桥</p> <p class="ql-block">五柳巷历史街区是南宋皇家文化与杭州地方特色交融的象征,既是历史见证者,也是文化传承载体。</p> <p class="ql-block">望仙阁聚集了宋式建筑的诸多典型元素,成为建筑专家打卡之地。阁内的木墙上陈列着有关南宋时期古都杭州的历史事件、皇城规制、京城百业、市井风情等历史资料。地下一层以保护罩形式展示的考古遗迹,包括房址、水缸、灶、南宋时期的水池等物。楼内文字、地图、绘画等多种展现南宋皇城昔日的市井繁华,展现宋人衣食住行的精神风貌。</p> <p class="ql-block">晚清第一豪宅:胡雪岩旧居</p> <p class="ql-block">灵隐寺飞来峰</p> <p class="ql-block">西湖十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