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着九十岁的父亲去旅行,一 杭州行

梅语

<p class="ql-block">  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又一次踏上旅途,开启了向往已久的江南行。</p><p class="ql-block"> 旅行的第一站就是杭州。</p> <p class="ql-block">  西湖,这个杭州市标志性景区,时时刻刻吸引着游客,欣赏它,了解它,赞美它。</p><p class="ql-block"> 清晨,第一缕阳光轻柔地洒在西湖的湖面上,仿佛为其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薄雾如轻纱般缭绕在湖间,远处的山峦在朦胧中若隐若现,仿若仙境。苏堤与白堤像两条丝带,横卧于湖面之上,堤上的垂柳在晨风中摇曳生姿,嫩绿的柳枝轻拂着湖水,泛起层层涟漪。早起的鸟儿在枝头欢唱,清脆的歌声回荡在湖的上空,唤醒了沉睡的西湖。此时的西湖,静谧而又充满生机,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它独有的温柔与妩媚,让人不禁沉醉在这如诗的晨景之中。</p> <p class="ql-block">  春天的西湖,是花的海洋,柳的世界。苏堤上,桃花嫣红,梨花洁白,樱花绚烂,它们与翠绿的柳枝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苏堤春晓”的美景在此时展现得淋漓尽致,漫步在苏堤上,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微风拂过,花瓣如雪般飘落,落在肩头,落在湖面,美得让人陶醉。</p><p class="ql-block"> 湖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弋,猛的跃出水面,溅起一串串晶莹的水花。</p><p class="ql-block"> 湖边的亭台楼阁在繁花绿树的映衬下,更显古朴典雅,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此时的西湖,处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诗意与浪漫。</p> <p class="ql-block">  在西湖边上陪父亲舞一曲,更是别有滋味。</p> <p class="ql-block">  为了保证父亲既不累又能玩好,我们还是决定租了轮椅,这次的轮椅是电动的,父亲很快就学会了操作方法,操作着轮椅“行动自如”的跟着我们,还不时的停下来,对着自己喜欢的景色用手机拍照。</p> <p class="ql-block">  西湖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湖边的岳王庙,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  灵隐寺内,香烟袅袅,古刹钟声回荡在山谷之间,让人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西湖的诗词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从白居易到苏轼,从柳永到杨万里,无数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千古佳作。</p><p class="ql-block">“水光潋滟晴方好,</p><p class="ql-block">山色空蒙雨亦奇。</p><p class="ql-block">欲把西湖比西子,</p><p class="ql-block">淡妆浓抹总相宜”。</p> <p class="ql-block">  如今,这些文化遗产依然在西湖畔熠熠生辉,成为西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每一位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在西湖游玩,自然少不了品尝当地的美食。西湖醋鱼是杭州的传统名菜,鱼肉鲜嫩,酸甜可口,带有浓郁的蟹味。</p> <p class="ql-block">  龙井虾仁也是一道别具风味的美食,它将鲜嫩的虾仁与清香的龙井茶叶相结合,虾仁洁白如玉,茶叶碧绿清香,口感鲜美,营养丰富。此外,还有叫化鸡、东坡肉等美食,每一道菜都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制作工艺。在西湖边的餐厅里,品尝着这些美味佳肴,看着窗外的湖光山色,实在是一种惬意的享受,让我们在舌尖上领略西湖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西湖的夕阳,不仅仅是日落那么简单,它是大自然赋予这座城市的一首无言诗,每一道光线、每一抹色彩,都是对美的极致诠释。</p><p class="ql-block"> 当夕阳的最后一抹光辉轻轻拂过苏堤白堤,西湖便披上了一层神秘而温柔的面纱,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只留下无尽的温柔与遐想。</p> <p class="ql-block">  湖面上,夕阳的倒影与真实的光芒交相辉映,仿佛是两个世界在此刻交融,西湖的美,在这一刻超越了时间的界限,定格成永恒。</p><p class="ql-block"> 我们举着手机,不停的拍拍拍,记录下美好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们游览了京杭大运河,这条穿越时空的巨龙,横贯华夏大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辉煌的文化。它不仅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勤劳的象征。作为连接南北经济与文化的纽带,它就像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一曲悠扬的交响乐章。</p> <p class="ql-block">  这条河流始于北京,终于杭州,全长1794公里,是世界最长的人工河流。它像一条玉带,将北方的豪迈与南方的温婉紧密相连,使得南北文化在此交融,如同“水乳交融”,形成了独特的运河文化。</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运河边,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正是对京杭大运河两岸风光的生动写照。河水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而那古老的石桥,如同历史的见证者,默默诉说着千年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  京杭大运河不仅是一条经济大动脉,更是一条文化长廊。它见证了“丝绸之路”的繁荣,承载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梦想。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足迹,吟诗作画,留下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佳话。</p> <p class="ql-block">  当然,京杭大运河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它还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展现了“愚公移山”的精神。在修建过程中,无数劳动人民“披星戴月”,“筚路蓝缕”,以“滴水穿石”的毅力,创造了这一人类文明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  京杭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更是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梦想与希望。让我们共同守护这条美丽的河流,让它继续流淌在中华大地上,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  一个橙红色的大苹果让我们着实开心了一番,用它做背景拍照美美哒。</p> <p class="ql-block">  走过街角,看见一个老邮筒,绿漆剥落,铁锈斑斑,却仍屹立不倒。邮筒的口张着,黑洞洞的,仿佛能吞下世间所有的言语。</p><p class="ql-block"> 这邮筒已有些年头了。那时候人们将信封郑重地投入其中,然后带着一种奇特的满足感离去。信封里装着的无非是些家常话、相思情,或是几张钞票,聊表心意。邮差每日按时开启,取出那些被囚禁的字句,分送到各处。人们便这样,靠着这铁皮匣子,维系着彼此的联系。</p><p class="ql-block"> 如今却少有人用了。手机一按,信息即刻飞越千里,谁还耐烦买邮票、写信封、寻邮筒呢?偶尔有老人颤巍巍地塞进一封信,倒像是完成某种仪式。邮筒渐渐成了摆设,一个不合时宜的遗迹。</p><p class="ql-block"> 邮筒不言,只是伫立。它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承载了多少无人知晓的秘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它显得如此笨拙而迟缓。但或许正因如此,那些经由它传递的文字,反而更显珍贵。</p> <p class="ql-block">  “一叶障目”显然是自欺欺人,但是将树叶遮住一只眼睛拍照,世界瞬间一分为二,就有了一半清醒一半醉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赏花那无疑是杭州太子湾公园了,每年三四月份,郁金香花海出现,宛如现实版的莫奈花园,会成为杭州城春日最浪漫的打卡地。</p><p class="ql-block"> 花圃中,红的、黄的、紫的,白的花朵排着队,迎着风,显出几分傲然来。人们举着手机站在花前,摆出姿势,将脸与花一同框进去。</p><p class="ql-block"> 人们把花当作背景,花又何尝不是把人当作过客。</p> <p class="ql-block">她举着空酒杯,</p><p class="ql-block">已经举了整个春天。</p><p class="ql-block">有人往杯里斟满朝霞,</p><p class="ql-block">有人倒入暮色,</p><p class="ql-block">甚至星星的碎冰。</p> <p class="ql-block">而她的唇始终紧闭,</p><p class="ql-block">像未拆的信封。</p><p class="ql-block">风来读她,</p><p class="ql-block">雨来读她,</p><p class="ql-block">她只是微微欠身——</p><p class="ql-block">“请原谅,</p><p class="ql-block">我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只写给土地。”</p> <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游人渐稀。郁金香依然挺立,红的、黄的、紫的,在暮色中渐渐暗淡。明日太阳升起时,它们又将迎接新的一批合影者。</p><p class="ql-block"> “花开花落自有时,人来人往总无痕”。</p> <p class="ql-block">  一队队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也来公园春游赏花,其实他(她)们才是花期最长的花朵。</p><p class="ql-block"> 随着他们的加入,公园里顿时增添了无限活力,叽叽喳喳的说话声,欢笑声让鸟鸣也逊色了不少。</p> <p class="ql-block">  中午这些孩子们在草坪上团团围坐,将各自带的好吃的拿出来,开始用午餐。烤鸡翅,火腿肠,各式面包饼干,格式水果,格式饮品,真是品种繁多,各有特色。</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甩开腮帮子大快朵颐,吃的津津有味。</p><p class="ql-block"> 从他们带的食品就能看出来现在生活的富足。看着他们的美食,我不禁想起我小时候的野游。</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的我们也是扛着队旗,排着长队唱着歌,浩浩荡荡的大队伍,向城南边儿的毛渔沟村进发。</p><p class="ql-block"> 到了目的地先开始玩“抓特务 ”,“挖地雷”,取得战果是有奖品的。</p><p class="ql-block"> 活动结束了我们就开始忙着捡树枝,挖简易灶,点火熬粥,浓烟滚滚中传来了同学被烟呛的咳嗽声,另一位同学一边用手揉着被烟呛出的眼泪,一边还不停的往灶坑里添着柴。</p><p class="ql-block"> 热气腾腾的粥熬好了,同学们围着锅边用勺舀着喝,干粮就是馒头,条件好的同学还能带月饼或者麻花,就着自家腌的咸菜,也是吃的津津有味。</p> <p class="ql-block">  从太子湾公园出来, 我们又从西湖的南边进入,再次游览西湖。</p><p class="ql-block"> 稀里糊涂的走上了苏堤,苏堤因苏轼而得名,是苏轼在杭州担任刺史时主持修建,旧称苏公堤,是一条贯通西湖南北的林荫大道,全长3.6公里,宽30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苏堤的青石板路上,看着湖面上的倒影,闻着苏堤上空气中弥漫着的一股股花香,春日的清风轻抚面颊,让人感到格外惬意。</p><p class="ql-block"> 走过苏堤上的小桥,湖水清澈见底,仿佛可以看到里面游弋的小鱼和虾,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贯穿苏堤修建了六座小桥, 从南到北依次是: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跨虹桥‌。</p><p class="ql-block"> 这六座桥走完,累的我是腰酸脚疼,即使再累,也难以抑制我们赏美景的兴奋之情。明天我们就要告别杭州,向下一个目的地出发。</p><p class="ql-block"> 虽然我已经是第三次来杭州游玩,但仍然意犹未尽……再见了杭州,再见西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梅语编辑于2025.04.12</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