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德阳市从古至今民间传统武术代表人物及武术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德阳市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东北部,其民间传统武术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发展历程。以下是德阳市从古至今的一些民间传统武术代表人物及武术的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武术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川地区的武术发展有着独特的历史脉络,德阳作为四川的一部分,也深受其影响。在古代,四川地区的武术真正起源最早可追溯至“秦汉大移民”之后。秦汉时期大量的汉人迁移至四川,带来了北方文化的融入,促使四川武术开始显现出早期发展态势。例如《史记》中就记载了成都人司马相如喜欢击剑,这与西汉时期的击剑活动密切相关,也反映了北方文化对四川当地民风民俗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另一个对四川武术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时期是“湖广填四川”。从明初到清初的 200 多年间,大量不同地方的移民来到四川,为武术汇入四川、丰富四川武术拳种产生了积极作用。许多外地的武术流派传入四川后,经过与本地文化的融合,逐渐形成了具有四川地方特色的拳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国术运动蓬勃发展,四川相继成立了四川省国术馆、四川省国术馆国术体育专科学校、精武体育学校等 30 多个武术机构,极大地促进了四川武术的发展。抗日战争后,中央国术馆内迁至四川,开展了大量武术教学活动和竞赛表演,进一步促进了四川武术与外地武术拳种的交流和传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川武术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推进,德阳的民间武术也积极申报,不断传承和发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民间传统武术代表人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曾福康:男,汉族,生于 1951 年 4 月 12 日,四川省德阳市人。他 8 岁跟随祖父学习各家武术基础,长期研习少林易筋经和武医疗伤法。在 80 年代,曾跟随海灯法师和源清师等多位民间武术名家学艺。84 年出师收徒至今,几十年间带了不少徒弟,传承了中国武术。他曾代表四川省什邡市参加中国第二届华夏武状元争霸赛,取得三金一银的优异成绩,其弟子严弟楠获得 52kg 散打冠军,易海波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的弟子先后代表本地武术界造访了多个国家,为中国的传统武术推向世界作出了贡献。</p><p class="ql-block">- 龚心财:1968 年出生于旌阳区,自 7 岁起便开始习武。1984 年,16 岁的龚心财参加“四川省全运会”获软器械第一名,传统拳术一、二名,同年被聘为德阳市武术队教练,从此走上了武术教练的人生之路。1989 年,他受多个国家邀约,到匈牙利、德国、波兰、芬兰等十多个国家开办武术班。四年后,尽管学生众多,他还是选择回到故土,开办武术班推广中国传统文化。2013 年 8 月,龚心财带领武术馆裁判 3 人,运动员 23 名,参加了在香港举行的“第八届香港国际武术比赛”,一举夺得 57 枚金牌,是获金牌最多的代表队。他的学员曾多次参加德阳市、四川省以及香港、澳门等国内、国际武术比赛,获得众多奖项。</p><p class="ql-block">- 何大显:出生于中江县柏树乡。他壮年时与少林拳师们有交往,对少林古老的拳法拗步拳进行了整理。1947 年他为农工党中常委当保镖策反四川军阀,并加入农工党为四川解放做出了成绩。建国 70 周年时,他获得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纪念章和证书。他的拗步拳在四川绵阳、南充、德阳等地得到了传承。他的徒弟谢敏在中江县办了武术学校,培养了大量的武术学生,使拗步拳得到了发扬光大。谢敏参加全国、香港、台湾、澳门等地举办的武术比赛,多次获得金牌、银牌和铜牌,为拗步拳争得了荣誉。</p><p class="ql-block">- 熊俊伟:出生于 1964 年,广汉市金鱼镇人。他在 8 岁时便拜师到峨眉派一位师傅的门下,走上了习武之路。他擅长硬气功,能空手劈火砖,最多曾劈过 20 块砖。如今,熊师傅利用自身特长免费教授当地中小学生太极拳,并且免费培训保安人员,帮助他们顺利走上就业岗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些民间传统武术代表人物,以他们对武术的热爱和执着,为德阳的民间传统武术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精神和技艺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参与到武术的学习和传承中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