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年中华方氏祭祀雷公典礼

亚洲高峰大鹏杂谈

<p class="ql-block">2025年五一劳动节当天,恰逢乙巳年四月初四。我站在禹州市方氏总祠前,仰望着蓝天白云映衬下的祠堂顶部。那块写着“方氏总祠”的牌匾,仿佛诉说着家族的悠久历史,祠堂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辛劳。</p> <p class="ql-block">一群身穿传统服饰的人们排成两列,手持供品面向前方,举行着庄严的庆典活动,方氏后生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庄重。</p> <p class="ql-block">祠堂前面,身穿传统服饰的方氏宗亲们,排成队列,他们庄重的表情,让人感受到这场祭典的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大家等待着即将到来的仪式。方氏总祠的牌匾和对联清晰可见,对联上书“得姓方山开宗脉衍三千界”,溯源雷祖立德裔传百万家”。飘扬的旗帜,为这次庄严的场合,增添了几分喜庆。</p> <p class="ql-block">随着祭祀雷公典礼仪式的开始,方氏家人们沿着红地毯步入方氏总祠。每一步都显得庄重而虔诚,仿佛在向先祖方雷公表达最深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方氏总祠牌匾醒目地挂在门楣上方,旁边悬挂着“乙巳年中华方氏祭祀雷公典礼”的横幅。</p> <p class="ql-block">在祠堂前的平台上,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方氏分会方思文会长正在讲话,他的声音在郁郁葱葱的树木间回荡,将庆典的氛围推向高潮。</p> <p class="ql-block">祠堂内,一尊方雷公雕像静静伫立。桌上摆放着三牲供品与香炉等祭拜物品,无不体现出对先祖的崇敬之情。</p> <p class="ql-block">庭院中央,一座刻有“中华方氏全族统谱系统工程落成纪念碑”的石碑矗立,周围绿树环绕,建筑风格传统典雅,仿佛在向方氏宗亲宣告这一伟大工程的完成。</p> <p class="ql-block">红色的传统建筑前,“河南堂”的门楣上书写着“子孝孙贤世泽长”、“祖功宗德流芳远”的对联,门口有人穿着传统服饰进出,他们的身影与建筑融为一体,展现出家族的传承与延续。</p> <p class="ql-block">中华方氏总会常务副会长方俊(中间)长途跋涉亲自来禹州参加典礼。</p> <p class="ql-block">祠堂门口,来自五湖四海的方氏宗亲们,手持不同省份的旗帜合影留念,他们的笑容洋溢着团结和谐的气息,仿佛在这一刻,所有的方氏族人都汇聚在一起,共同缅怀先祖,传承家族精神。</p> <p class="ql-block">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方氏委员会</p><p class="ql-block">禹州市方氏总祠管理委员暨方氏委员会联络处:</p><p class="ql-block"> 今天,初夏时节,繁花似锦,也是发源地族众入祠祭祖之传统日子,全族各地宗亲代表闻讯而致,怀德念祖,共襄拜祖之盛典,值此之际,谨以华夏文化促进会方雷文化研究工作委员会向此次神圣之祭拜活动的举行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发源地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宗亲代表表示亲切的问候!</p><p class="ql-block"> 此次祭拜吾方氏受姓始祖雷公及历代先祖、左昭右穆之神主!</p><p class="ql-block"> 发源地宗亲组织,恢复传统祭拜礼制,添置汉服和祭品器具,真乃是心诚可敬,给全族树立楷模,大振方氏家声!</p><p class="ql-block"> 方山拜祭,已好几十年,由于路线所致,宗亲代表所见之貌,都是山尖,我提议车辆绕到方山镇政府门前,可目赌真正的方山全景,可喜可贺,愿此次实现!</p><p class="ql-block"> 宗亲代表相聚,讨论两大远景:一是总祠扩建,讲明工作进程;人心所向,若情况明确,全族可干劲倍增。二是统谱修订版工程启动:纠错补漏,不留笑柄,未归支系,迎进谱门,打造好中华方氏形象,雕刻好吾族名片;万众一心,实现愿景!</p><p class="ql-block"> 最后祝四月初四发源地传统入祠祭祖及方山拜祖活动圆满成功!</p><p class="ql-block"> 谢谢大家! 华夏文化促进会方雷文化研究工作委员会</p><p class="ql-block">方为民恭贺</p><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1日(农历四月初四)于湖北孝感</p> <p class="ql-block">方 雷</p><p class="ql-block"> 又称西陵氏,因居于西陵而得名,所居之山方正有棱角,故又称方氏。其女曰方嫘,黄帝正妻,传为养蚕织丝之始祖,世称嫘祖。</p><p class="ql-block"> 方雷为黄帝的大臣。初随黄帝活动于陕、甘及山西南部,后随黄帝入中原,活动于今禹州具茨、箕山一带,因佐“黄帝伐蚩尤(即著名的涿鹿之战)有功,封方山(即今禹州市方山)”。方雷又称雷公,精医学医理,黄帝曾向其求教医经。与歧伯合著《内外经》,并开剂药治病治疗,其药谱后世称“方”或“外方”。</p><p class="ql-block"> 方雷后裔又分为“方、雷、邝”三姓,繁衍于大江南北,惟方姓一支被公认为中华民族方姓始祖,根在禹之方山。现方山崖壁上尚留有居住之洞穴。方山脚下原有庞大的方氏祖茔,至今仍有遗骸、陶片、剑镞之类被水冲出。</p><p class="ql-block"> 以上摘自《禹州市志》(1995——2000)“禹州历史名人”篇 778页~~779页</p> <p class="ql-block">中华方氏宗亲会总会长方为民对这次活动大家赞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