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清远阳山徒步行之三—牛湖线

洋溢

“牛湖线”这个名字地图上查不到,可能是户外人自己取的名字。因这条路线起点在阳山县太平镇牛鼻村,终点在太平镇湖洞村,故名“牛湖线”,这是一条小众但风景很秀美的徒步穿越线路,全长13公里。强度、距离都比莫六公山要大些,而且沿途没有补给点。而且牛湖线与水口那条七拱河还有关联,它的起点和终点与七拱河上游的牛鼻岩地下河反向,地下河是在白莲湖洞流入溶岩,至牛鼻岩才从溶岩出来,从牛鼻岩出来后方称七拱河。<br> 据介绍,牛湖线沿途的自然风景壮阔独特,一路地貌多变且景色多样,有村落、草原、溪流、溶洞,有天坑、峰林、悬崖峭壁还偶尔能见到村民们散养成群的牛羊,这条线路集齐了秦汉古道、莫六公、英西峰林洞天仙境的特色。一路走来,沿途风景原始而秀丽,有跨越几百年的石阶路,有世外桃源般的废弃村落,有众多壮观的喀斯特石林,有视野开阔的大草原,还有神秘的天坑奇景,还有险峻的山峰和需要攀爬的乱石坡。在牛湖线的起点和终点附近,会经过两个溶洞,溶洞无论是洞穴长度,还是洞道规模都令人震撼,在溶洞旁边并能观赏到精巧秀丽的天生桥。这里还有山谷般的“大草原”,呈现壮美的峡谷风光,非常罕见。<br>  离开水口月脚村后,由于时间已晚,我们就在连江对面水口大桥旁边的酒店吃晚饭,然后赶往牛湖线的起点牛鼻村,但当晚住宿在太平镇上,牛鼻村毕竟是一个村子,估计没有住宿的地方。实际上牛鼻村只是田庄村下面的村小组,终点位置则是在湖洞村江咀村小组,严格意义说牛湖线应该叫牛江线或田湖线才对等。第二天早上起来后,在太平镇上吃过早餐,东边天空已被朝阳染成了橙色,大家立马上车赶往牛鼻村,当天走完牛湖线,还要赶回吉安。牛鼻村距太平镇上大概12公里,该村始建于明永乐十九年,距今有六百多年。到达牛鼻村后,在别人的视频或照片中,出发位置有写着“牛鼻村”三字的石头,在我们停车位置却没看到,不过旁边有一条小路通往山里,沿着小路先上去再说。 从小路上去,上面是一条机耕道,机耕道另一边有一个溶洞,应该就是牛鼻洞。去溶洞小路虽不长,但有一段比较陡峭,不过放置了绳子用于攀拉。进溶洞还要沿河中石头上走过去,试了试河水,虽是冬天但水还有些温,干脆直接脱鞋走过去。 据介绍,因溶洞口似牛鼻,且洞内有一石块亦像牛的鼻子而取名牛鼻洞,旁边的桔村子也叫着牛鼻村。 这个溶洞不是很长,但地下河很长,据说一直通到二十公里外,并且是七拱河的上游,看洞里的水量,难以想象流到水口时成了一条河流。 从溶洞另一端洞口出去,不远处有一个村庄,从这边进洞更方便些。在洞口看了看,便返回到洞中,还是要从进来的位置出去。在洞里找了找牛鼻,就这个钟乳石造型比较独特。 从溶洞出来,继续从石头上返回到河另一边,沿小河往上走一段,便可看见一座天生桥。这一带的地形复杂,地表溪流形成了多处断续的明河和伏流,不仅有规模宏大的洞穴,还有精巧秀丽的天生桥和天坑,堪称喀斯特地貌的天然博物馆。 从溶洞位置上来,回到机耕路上,经过天生桥,站在桥上,不注意观察,不容易发现脚下是一座天生桥。沿着机耕路上,一路前行,这一段虽景色一般,但走得比较轻松。 走了一大段机耕路后,来到了第一个无人村。村民已经搬走了,现在成了养牛的地方,在村中遇到了养牛人,询问了一番情况。 从无人村后面走石级离开,然后回到机耕路上,前行不远左转进入石林中行走,石林虽然不高,但错落有致。 途中经过机耕路,走到另一边开始沿石台阶往上走,走到上面,却又是回到了机耕路,感觉一直沿机耕路也行,走石林应该更近些。经过了两道木栅栏,主要防止牛越界,人可以从旁边木梯上过去。 前行来到了第二个无人村,村后两座山峰之间,一座笔直的石峰叫文笔山。这次不需要进村,而是从村子右边绕过去了,还是继续从石林中往上走。 前面有岔路口边的指路牌提示,左边去牛湖线白边江咀大草坪,右边去饭甑垌文笔山顶观景区,但要原路返回。大家都不想多走,让两个最年轻的去看了看,这张照片就是他们拍回来的,样子已经不象文笔了。等同伴回来后,继续前行。 来到了饭甑垌天坑,这是一个垂直高度几百米的天坑,小路在天坑的峭壁上,等于从天坑的半壁走过去。这一小段是整个行程最险之处,不过旁边有树木,使得小路看上去没那么险,但也挡住了视线,看不到天坑的全景,那高高的山峰就是刚才看到的文笔山。 饭甑垌天坑号称广东最大的天坑,可能要用无人机才能拍出它的全貌。旁边的山峰塌方厉害,行走时多走到碎石上。走到一处钟乳石景观前,同伴过去打卡拍照,大家也坐下来吃路餐。 继续沿着天坑半壁上的小路往前行走,走了天坑后,便是另一番景色,开始走芦苇丛,这段路走得不舒服,由于芦苇长得又密又高,要猫着腰低着头前进,无法抬头,还要注意不让芦苇叶割到脸部和裸露的皮肤,最好戴帽子和长袖长裤护住皮肤。 穿越茂密的芦苇荡,来到了一处垭口,从这里开始下山了,远望山谷中的峰林,各具形态,犹如一幅山水画。也许现在是淡季,一路走来没看到其他游客,也没见到网上所说村民的摊子。 下到山谷中,这里就是江咀大草坪。不过草坪中的草并非常见的青草,而是苍耳丛。苍耳子是中药,这么大面积的苍耳子,不知是人工种植还是野生的,大家只是在一边看看,如果走入中间,裤子上会被苍耳果沾满。 从苍耳丛中穿过,就可看到牛湖线上的另一个溶洞。这是一座地下河溶洞,七拱河就是从这里流入溶岩,一直到牛鼻岩溶洞才出来。 溶洞不是很长,大概5百多米,中途有几处要跨越小河,有细小的木头铺在河中可小心通过。另一端的洞口在一处悬崖下,由于地面泥泞就没走出去,便转身开始返回。洞中有一些钟乳石景观,虽拍了照片,但受文章照片张数限制就没发。 离开溶洞,回到机耕路上继续前行,穿过一段黄色的灌木丛后,开始上行。路边开始出现篱笆围栏了,应该离村子不远。 又来到一个垭口,下方又是一大片草坪,这是常见的青草,不过被村民用篱笆圈起来养牛了。沿着篱笆墙前行一段,再过一个垭口,下行就看见的路边的房屋,继续前行来到了江咀村,司机已经将车停在村里的广场上,上车后来到清新区浸潭镇上吃过晚饭,便上高速顺利返回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