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r></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张明彪局长和他的煤矿故事</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葛 明</span></h1><h1> 暮春时节,与友则、桂生结伴赴宜春看望老领导张明彪同志。踏上宜春的土地,清新空气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映入眼帘的,是远处的丘陵洇成青黛色的水墨,美极了,难怪人们说“宜春,一座四季如春的城市”。</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乐意担纲</span></h1><h1> 在素有“中国温泉之乡”的温汤镇,阔别多年的张明彪同志携夫人迎接我们。张明彪虽已是耄耋之年,但身体健硕、热情洋溢,精气神十足。寒喧问侯之后,我们很快切入了此行的话题:拟在今年下半年举办“曲仁煤矿开采110周年纪念系列公益活动”。我们如此这般地叙述了一番。让我们感到兴奋的是,没等我们介绍完,这个对煤矿充满眷念和情结的他,已经按捺不住内心激动,几乎不加思索,对即将举办的这次活动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并应允担任本次活动组委会主任,为活动的成功举办尽绵薄之力,还鼓励我们说:“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把这件事办好!”。老领导的一席话,让我们感动不已,也对开展活动下一阶段的筹备工作增加了信心和底气。</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温汤夜话</span></h1><h1> 张明彪是令人尊敬的老领导,他从煤矿的最基层一直干到领导上万多职工的省属最大煤矿的“一把手”,并且还主政过地级市政府的全面工作,期间一定有许多波澜壮阔的动人故事。然而,此次温汤夜话,他和我们分享的,更多都是聚焦在当年煤矿激情燃烧的岁月、同事情、矿友情和令人难以忘怀的往事。当问到,您在矿务局工作期间给您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时,他给我们讲述了三个真实的故事。</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张批条</span></h1><h1> 七十年代物质匮乏,能填饱肚子都是难事,尤其井下工人家属、孩子,大多没有城市户口,没有定量粮食分配,更是难上加难。一天,总机电话告诉时任田螺冲矿党委书记的张明彪,说有一位微胖的陌生中年男子急着找他。张明彪不知来人是谁?为何而来?即请他进办公室,来人进门后便把草帽摘下,说:“张书记,你不认识我啦?我是马岱呀”。原来是时任韶关市政府副市长的马岱同志,他到基层调研路过,取道煤矿专程与矿领导见面,看看有什么需要市里解决的?张明彪喜出望外,感谢市政府关心之余如实汇报了煤矿面临的困难。马岱副市长动情地说,我进了矿区看过,都清楚了,别的忙帮不上,我是分管物资的,给你安排五吨大米救救急吧。说完,在办公桌拿出便签纸写了个条子签上名让张明彪派人去市政府办理。这件事的发生在当时是件大事,张明彪立即向局主要领导汇报,得到的回复是由矿里妥善处理五吨大米的分配问题。之后,张明彪召开领导班子会议专题研究,有同志提出五吨大米可否留下部分解决地面工作的其他职工的困难?张明彪最后拍板:市政府按牌价下拨的五吨大米不折不扣的分配给井下一线采掘工人。</h1> <font color="#ed2308">1988年,曲仁矿务局领导班子成员在讨论工作。</font>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一块旧表</font></h1><h1> 张明彪平易近人,是大家公认的“热心肠”。有一年,他出差广州,正好矿里一位采煤队长知道后托他将一块旧的“英纳格”手表拿去广州维修,殊不知在广州乘坐拥挤的公共汽车上,藏在裤头表袋内的手表连同40元人民币居然还是给小偷偷了。当时着急呀!怎么办?赔偿是肯定的了,不然怎么向这位采煤队长交代?可是,又犯嘀咕了,当时他和爱人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还不到100元呐。这位采煤队长知道实情后表示算了,赔偿就不必了。但张明彪想,做人是要有诚信和担当的,心里过不去。经协调最终张明彪按当时全新的“上海牌”手表的价格赔偿,每月在他的工资抵扣直至付清。这件事传被传为佳话,老队长心存感激,据说他的儿子专门还为此写了一篇情真意切的回忆文章,至今两代人保持往来。</h1> <font color="#ed2308">1989年,曲仁矿务局局长张明彪在茶山矿井下与专业技术人员检测通风技术参数。</font>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两碗米饭</font></h1><div><h1> 昔日的曲仁矿务局是企业办社会,功能齐全,除了监狱,什么都有,生老病死什么都得管,职工和家属上门要求领导解决困难是常有的事。一天,张明彪下班回家正准备吃晚饭,突然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开门一看,一个穿着破旧衣裳的中年妇人牵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找上门来,说是有事找局长解决。张明彪连忙把她们领进家中询问详情。这时,他发现两个孩子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已上饭桌上的饭菜,张明彪知道孩子们一定是饿得慌了,尽管煮的米饭是定量的,但张明彪还是叫爱人给两个孩子盛上满满的米饭添上热菜,端给两个饥肠咕咕孩子吃。至于中年妇女反映的困难能否当场解决不得而知,但从她的感激的眼神可以看出,她信赖这位领导,她知道他会为像她这样的困难家庭作主的。</h1></div> <font color="#ed2308">曲仁矿务局局长张明彪与局安监处负责人在茶山矿指导检查安全生产</font>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殷殷嘱托</span></h1><h1> 话别了老领导张明彪和夫人,我们漫步在返回酒店的路上。温汤的夜晚温差,略有几分寒意,小镇格外宁静,漆黑天幕上的繁星与远处的霓虹灯闪烁辉映,唯独矗立的“四面嫦娥像”令人遐想沉思,耳畔迴响着张明彪的喃喃细语:百年曲仁纪念活动既要追溯到卢敏卿、谭礼庭这些老一辈的创始人、开拓者;又要铭记像宋万山、秦德夫、杨庭和、裴慈云、王衔凯、李廉东、张贵民、任世楷、杨敬萍、何隆德、谢文中等这些在曲仁矿务局发展不同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历任领导人;更要大书特书像周本荣、曹庭顺、杜月坚等一大批劳模、标杆和广大煤矿职工做出杰出贡献;不要忘了曲仁矿务局多年来为全省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培养输送的各级各类人才和他们创造的业绩;以及为传承“曲仁(红工)家园”精神而奋发努力的“矿二代”、矿三代”等,要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属地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办好“曲仁煤矿开采110周年纪念活动”,传承“特别能战斗”的煤矿精神,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再立新功。</h1><p class="ql-block"><br></p><h1 style="text-align:right;">2025年4月30日写于深圳</h1> <font color="#ed2308">曲仁矿务局领导班子成员深入矿山第一线。</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