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黔湘赣鄂渝六省行

因果

<p class="ql-block">  2025.4.12甘肃老摄影家协会,组织来自全省28名摄影家,重走红军长征路,体验革命胜利的艰难险阻,经过川黔湘赣鄂渝六省,为期18天的摄影采风创作活动,于4月29日结束,圆满完成了此次摄影采风任务。</p><p class="ql-block"> 编辑此篇,不以工作任务为重点,着重于个人风光作品为主,挑选一些满意的片子,与大家分享,希望你喜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图/文:因果</p><p class="ql-block"> 2025.5.2</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甘肃老摄影家重走红军长征路采风路线图</p> <p class="ql-block">四川剑门关</p><p class="ql-block"> 位于中国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有“剑门天下险”“天下第一关”“蜀之门户”等美誉。</p><p class="ql-block"> 剑门关楼:位于景区最南端,修建在大剑山中断处,是东峰营盘嘴、西峰金城山断崖之间的狭谷隘口,关楼四面轩窗、环廊通透,充分展示出古关楼“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浑气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四川剑门关古蜀道翠云廊</p><p class="ql-block"> 国家AAAA级景区,被文物学家誉为“蜀道灵魂”,“国之珍宝”,还被赞为“举世无双的奇观”,“古代陆上交通的活化石”等,在长约5里的驿道上,有千年古柏近240株。</p> <p class="ql-block">四川四姑娘山</p><p class="ql-block"> 位于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东部,属邛崃山脉,由“四座山峰、三条沟”组成。</p><p class="ql-block"> 四姑娘山山峰,由北向南、海拔由低到高分别是大姑娘山(海拔5025米),二姑娘山(海拔5276米),三姑娘山(海拔5355米),幺妹峰(海拔6250米)。</p> <p class="ql-block">四川丹巴甲居藏寨</p><p class="ql-block"> 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藏区童话世界”,“嘉绒风情名片”。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章谷镇,距县城以北7公里。</p><p class="ql-block"> 藏寨从大金河谷层层向上攀缘,一直伸延到卡帕玛群峰脚下,依着起伏的山势迤逦连绵,在相对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楼房洒落在绿树丛中。寨楼坐北朝南,石木结构,一般占地约200平方米,高15余米。木质构架部分和屋檐为红色,二层以上墙体刷白色或与原色相间,外形犹如虔诚的佛教徒盘腿正襟危坐颂经姿态。</p><p class="ql-block"> 底屋为家畜圈,其上依次为锅庄室、储藏室、居室、经堂及角楼,二、三楼分别有天井和露天大阳台,房顶四个角落有代表山、树、水、地四方神的白色小石塔,上插经幡。</p> <p class="ql-block">四川泸定桥</p><p class="ql-block"> 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跨大渡河铁索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为悬挂式铁索桥,由桥身、桥台和桥亭三大部分组成。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铁链做底链,4根分两侧做扶手,共有1万2千余个铁环环环相扣。</p><p class="ql-block"> 泸定桥建成后,成为四川入藏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在红军长征期间,1935年5月29日,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二师四团一营二连,在长征中取得飞夺泸定桥的胜利,打开了北上抗日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贵州赤水大瀑布</p><p class="ql-block"> 位于贵州省赤水市南部、赤水河支流风溪河上游,距赤水城区39公里,面积30平方公里。瀑布高76米、宽80米,是中国丹霞地貌上最大的瀑布,也是中国长江流域上最大的瀑布,被誉为“中国丹霞第一瀑”。</p><p class="ql-block"> 瀑布从红色丹霞悬崖上倾泻而下,气势磅礴,似万马奔腾。瀑布下有一深潭,潭水清澈,面积约半个足球场大小,潭边有一块约300立方米的“佛光石”,酷似笑罗汉侧卧凝望瀑布。</p> <p class="ql-block">贵州茅台镇</p><p class="ql-block"> 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县,地处贵州高原西北部、大娄山脉西段北侧,赤水河纵贯全镇,是川黔水陆交通咽喉要地,历史上古有马桑湾、四方井等名称,元朝以后叫茅台村,1932年正式设立茅台镇。</p><p class="ql-block"> 茅台镇集古盐文化、长征文化和酒文化于一体,红军四渡赤水在茅台镇的第三渡,留下了红色文化印记,同时也是中国酱酒圣地,拥有深厚的酒文化底蕴,是中国酱酒圣地。</p> <p class="ql-block">贵州肇兴侗寨</p><p class="ql-block">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东南部,黔、湘、桂三省交接地段,与湖南怀化和广西桂林毗邻。</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北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距今有1000多年历史,核心区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居民1200余户5200余人,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素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p><p class="ql-block"> 鼓楼是侗寨的标志,肇兴侗寨以鼓楼群最为著名,寨中五团共建有鼓楼五座,花桥五座、戏台五座,五座鼓楼的外观、高低、大小、风格各异,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誉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p><p class="ql-block"> 吊脚楼,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小青瓦,古朴实用,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贵州加榜梯田</p><p class="ql-block">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西部月亮山腹地的加榜乡东北面,距县城80公里。</p><p class="ql-block"> 总面积近1万亩,主要分布在党扭至加榜全长25公里的公路两侧,以及加车河对岸的摆别、摆党等村。梯田是苗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始于苗侗先民千年前的垦荒智慧,被誉为农耕文明的活化石。</p><p class="ql-block"> 梯田依山势地形变化而设计,面积大多不超过一亩,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线条优美,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被认为比云南元阳梯田更加秀丽、比广西龙胜梯田更加壮观。</p><p class="ql-block"> 梯田紧靠加车河,常年雨水充沛,每天清晨,云雾从河边缓缓升起,笼罩着梯田和吊脚楼,若隐若现,如诗如画。每年四、五月注水后的梯田会闪现出银白色光芒;夏天是一片青葱稻浪;金秋十月,梯田黄色由浅变深;冬季,注水梯田夹杂金色糯禾稻草、绿色绿肥地和苗家吊脚楼,构成美丽的中国山水画。</p><p class="ql-block"> 梯田中散落着苗乡特有的吊脚楼,与梯田环境相辉映,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湖南郴州小东江</p><p class="ql-block"> 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资兴市,小东江全长12千米,是东江大坝梯级开发形成的景点。</p><p class="ql-block"> 小东江的水从150多米深的大坝底部流出,水温常年保持在8-10℃左右,水质清澈,每年4月-10月,因温差效应,江面上会升起层层薄雾,如梦幻仙境。早晨上热下冷,傍晚上冷下热,形成的水雾在江面弥漫,尤其是早上5:30-8:00和下午17:30-20:30,雾气最浓,景色最佳。</p><p class="ql-block"> 渔夫会在小东江的二号桥到四号桥区域进行撒网表演。景区沿小东江修建了观雾栈道,方便游客近距离欣赏雾漫小东江美景,最佳观雾点在二号桥和四号桥之间。</p> <p class="ql-block">贵州黎平古城</p><p class="ql-block"> 又称德凤古城,是一座充满历史韵味和民族风情的文化名城。位于黎平县城城东面,东起城垣东门,南至二郎坡荷花塘,全长一里余。</p><p class="ql-block"> 古城墙,始建于明洪武十九年筑土城,设城门四座、城楼四座、炮楼五座,现仅存东、南两道城门。此街两头高,中间底,形状如翘起扁担,所以称为“翘街”,保存有较为完好的清代建筑群,多为木楼房,设宽敞院落和天井,临街为商铺,风火墙上翼角飞翘,门窗装饰图案古朴。</p> <p class="ql-block">江西于都红军长征出发渡口</p><p class="ql-block"> 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是中央红军踏上长征路的起始点,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渡口: </p><p class="ql-block"> 东门渡口:位于于都县贡江镇古田村红光组,为清代晚期古码头。1934年10月18日傍晚,毛泽东、周恩来、博古等中央领导人及其由中央机关组成的第一、第二野战纵队从这里渡过于都河,迈出长征第一步,也被称为“长征第一渡”。 </p><p class="ql-block"> 南门渡口:当年红三军团由此渡河。如今,这里保存着一些与长征相关的历史遗迹和纪念设施,见证了红三军团战士们从这里踏上长征征程的历史时刻。</p><p class="ql-block"> 西门渡口:红三军团及红八军团部分部队从西门渡口渡过于都河。在渡口旁,有相关的历史介绍和纪念标识,让人们能够了解到当年红军渡河的艰辛与英勇。 </p><p class="ql-block"> 孟口渡口:位于罗坳镇,红三军团和红八军团各一部从孟口渡口渡过于都河。周围的环境依旧保留着一些当年的风貌,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鲤鱼渡口:红五军团三十四师在此渡河。鲤鱼渡口见证了红五军团三十四师为掩护主力红军渡河而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p><p class="ql-block"> 石尾渡口:1934年10月20日傍晚,红五军团十三师在李声仁夫妇等乡亲的帮助下,从石尾渡口顺利渡过于都河。 </p><p class="ql-block"> 山峰坝渡口:位于梓山镇山峰村,中央红军第一军团从这里渡过于都河。如今,山峰坝渡口已成为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p><p class="ql-block"> 渔翁埠渡口:红九军团从渔翁埠渡口渡过于都河,踏上长征之路。</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渡口遗址经过修缮和保护,成为了人们缅怀历史、传承长征精神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湖南井冈山茨坪镇</p><p class="ql-block"> 茨坪镇是一座充满红色文化底蕴和自然风光魅力的小镇,位于井冈山市中部、井冈山风景名胜区茨坪核心景区。</p><p class="ql-block"> 茨坪是井冈山革命遗址最为集中的地方,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居住和工作,众多重要革命机关都设在此处,周围有燎原火炬雕塑,毛主席旧居,烈士陵园等,是了解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的重要窗口。</p><p class="ql-block">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始建于1959年,馆名由朱德元帅亲笔手书,馆内陈列大量文物、图片,再现井冈山斗争光辉历程,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p><p class="ql-block"> 挹翠湖公园,位于茨坪中央,绿荫如盖、湖面如镜、亭台楼阁相映成趣,是休闲散步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p><p class="ql-block"> 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有奇峰三千、秀水八百,集峰、林、洞、湖、溪于一身,融雄、奇、秀、野、险于一体,有“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之称。</p><p class="ql-block"> 主要景点:黄石寨,有“不到黄石寨,枉来张家界”的说法;金鞭溪,沿途有许多著名景点如金鞭岩、神鹰护鞭等;袁家界,是《阿凡达》悬浮山取景地,有天下第一桥等景点;杨家界,以天然的美景吸引游客;天子山,云雾缭绕,宛如仙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采风花絮</p><p class="ql-block"> 在这次摄影采风活动中,组织者还利用闲暇时间,由甘肃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贺双建,给随行人员播放幻灯,讲解摄影构图方法和技巧,理论与实践结合,帮助创作人员提高摄影水平,这是在湖南郴州市讲课。</p> <p class="ql-block">在重庆达州市讲课</p> <p class="ql-block">摄影采风车辆</p> <p class="ql-block">摄影采风成员</p> <p class="ql-block">红原草地合影</p> <p class="ql-block">走进哈达铺红军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走进迭部腊子口战役遗址</p> <p class="ql-block">  重走红军长征路,翻越川西海拔4100米夹金山。</p> <p class="ql-block">登高创作</p> <p class="ql-block">贵州赤水市康养基地合影</p> <p class="ql-block">江西于都红军长征出发地留影</p> <p class="ql-block">视频:</p><p class="ql-block"> 翻越夹金山艰难险情,在海拔4100米处,大雪封阻道路,车辆无法通行,被迫原路下山返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