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亚(科尼亚):安纳托利亚腹地里的千年文明(七)

陆娱

梅乌拉那博物馆    塞利米耶清真寺   苏丹哈纳驿站 <p class="ql-block">土耳其之行Day5:从卡帕多西亚出发,历经七个多小时车程奔赴安塔利亚。</p><p class="ql-block">途中打卡孔亚(科尼亚)的梅乌拉那博物馆、塞利米耶清真寺、苏丹哈纳驿站,眼睛逛嗨腰累瘫,累并快乐着!😜</p> <p class="ql-block">孔亚(科尼亚)是土耳其的“时光机城市”,位于安纳托利亚高原,曾是塞尔柱帝国首都,满街都是中世纪伊斯兰文明的“老灵魂”。</p> <p class="ql-block">塞尔柱人简直是中世纪欧亚大陆的“突厥猛男团”!11世纪从草原一路狂飙,1037年组团出道,先抢呼罗珊(今伊朗一带),1055年直接“端了”巴格达哈里发的场子,自称“苏丹”。最狠的是1071年暴打拜占庭,在地中海到兴都库士山圈了片超大“鱼塘”。可惜后期“团内不和”分裂,1194年被花剌子模当“小鱼干”吞了,妥妥的“高开疯走速糊”剧本~</p> <p class="ql-block">“土耳其”源自汉语“突厥”,意为“突厥人”,其祖先为突厥分支塞尔柱人,从草原走向中亚西亚,带着游牧民族的剽悍底色,名字听着像“烤肉梗”,实则是“祖上曾开疆拓土”的狠角色~</p> <p class="ql-block">一、梅乌拉那博物馆:鲁米智慧的时空驿站</p> <p class="ql-block">“伊斯兰世界最伟大的诗人”梅夫拉纳·贾拉鲁丁·鲁米(1207-1273),对伊斯兰世界的影响力远超但丁、莎士比亚对西方世界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孤独星球》称冬季土耳其不适合多数人旅行,但科尼亚却始终吸引着无数人前往——古往今来,这里都是土耳其人祭奠鲁米的朝圣之地。</p> <p class="ql-block">土耳其中部孔亚的梅乌拉那博物馆(梅夫拉那博物馆),是伊斯兰教苏菲派大师鲁米(梅夫拉那·贾拉鲁丁·鲁米)的陵墓所在地,也是全球知名的宗教文化圣地。</p> <p class="ql-block">这位主角可不简单,人家是伊斯兰教苏菲派的“顶流”鲁米(全称超长超酷:梅夫拉那·贾拉鲁丁·鲁米),陵墓就“住”在博物馆里,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粉丝来“打卡朝圣”。</p> <p class="ql-block">与其说这里是博物馆,不如说是个“心灵充电站”——满墙的神秘花纹会“讲故事”,旋转舞的影子还在空气中“跳踢踏”,连空气里都飘着几句没写完的哲理小诗~</p> <p class="ql-block">想感受“灵魂蹦迪”吗?来这儿就对了,毕竟能让宗教圣地变成“文化网红”的,鲁米大概是独一份儿的“人间清醒诗人兼心灵DJ”!</p> <p class="ql-block">伊斯兰教里有个“神秘文艺组”叫苏菲派,主打一个“走心修仙”——别人念经靠嘴,他们靠灵魂蹦迪!每天沉迷“和真主唠嗑”,没事就打坐冥想、苦行守贫,把“爱主如恋爱”写进人生信条。</p> <p class="ql-block">平时画风是:用诗歌当“心灵弹幕”,旋转舞当“灵魂广播体操”,鲁米这类大神更是把哲理写成“网红金句”,让信徒一边蹦跶一边悟人生——妥妥的“宗教界文艺复兴担当”,把神秘主义玩成了浪漫主义天花板!</p> <p class="ql-block">🌸苏菲舞(旋转舞)</p><p class="ql-block">它的“脑洞创始人”竟是土耳其神秘主义哲学大佬杰拉尔丁·鲁米!</p> <p class="ql-block">话说当年鲁米在科尼亚定居时,某天路过铁匠铺,听着叮叮当当的敲击声突然“灵感上头”,原地开启“人肉陀螺”模式,边转边喊“我悟了!”,据说这一转就打通了和宇宙、安拉的“心灵热线”。</p> <p class="ql-block">鲁米去世后,其子将信徒组成“梅夫拉维旋转托钵僧”团体,秉持“万物皆旋转”理念,认为生死是轮回,仅限男性跳旋转舞,借离心力抛却杂念、洞察内心。</p> <p class="ql-block">在他们看来,地球如“大陀螺”、星辰似“旋转者”,人体是“迷你宇宙转盘”,旋转可联通宇宙力量。</p> <p class="ql-block">温馨提示:仅男性参与的“旋转哲学”,新手慎仿,谨防眩晕!</p> <p class="ql-block">推荐优秀视频(致谢)~梅乌拉那旋转舞</p> <p class="ql-block">🌼鲁米石棺</p><p class="ql-block">石棺上面覆盖着天鹅绒的罩子,上面有繁复的金线刺绣。</p><p class="ql-block">罩子上置有蓝色的缠绕多圈的大头巾,是精神权威的象征。头巾缠绕的圈数越多,其精神领袖的地位就越高。</p> <p class="ql-block">梅乌拉那博物馆里的信徒坟墓</p> <p class="ql-block">🌸梅乌拉那博物馆的绿尖塔为啥这么“显眼”?</p> <p class="ql-block">🌸宗教buff加持:绿色在伊斯兰文化里是“天堂皮肤”,铺在纪念苏菲大师的塔上,主打一个“离信仰更近一点”~</p> <p class="ql-block">🌸文化DNA觉醒:土耳其老祖宗从塞尔柱就爱用绿瓷砖搞建筑,孔亚作为“宗教老网红”,必须原汁原味继承这波审美传统!</p> <p class="ql-block">🌸颜值即正义:阳光下绿瓷砖blingbling,老远就能认出来,妥妥的“孔亚地标显眼包”,想不打卡都难~</p> <p class="ql-block">每年12月,土耳其科尼亚都会开启一场“灵魂蹦迪大会”——国际鲁米节!</p><p class="ql-block">2007年,为纪念鲁米诞辰80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一年定为“国际鲁米年”。</p><p class="ql-block">作为鲁米的“宇宙粉丝后援会总部”,这座城市一到节日就化身“旋转舞大卖场”:梅夫拉维的大叔们穿着白裙转成“人肉陀螺仪”,诗歌朗诵会秒变“哲学金句蹦迪现场”,连空气里都飘着“爱与包容”的鸡汤香……</p> <p class="ql-block">最绝的是,连鲁米的陵墓都成了“跨界网红打卡点”——毕竟能把宗教纪念办成“文化嘉年华”的,大概只有这位“苏菲派心灵DJ”了!</p> <p class="ql-block">推荐优秀视频(致谢)~梅乌拉那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二、塞利米耶清真寺:王子的献礼</p> <p class="ql-block">站在这座古老清真寺前,时光仿佛在此刻凝固。宏伟的穹顶与高耸的宣礼塔,在澄澈蓝天的映衬下,散发着历史的厚重与庄严。</p> <p class="ql-block">孔亚塞利米耶清真寺的“诞生故事”可太有排面了——1558年,当时还是“王子预备役”的塞利姆二世大手一挥:“这儿得盖座超厉害的清真寺!”于是工匠们吭哧吭哧干了12年,直到1570年才让这座建筑“华丽杀青”。</p> <p class="ql-block">奥斯曼帝国的“酒蒙子苏丹”塞利姆二世登场!作为苏莱曼大帝的儿子,他完美诠释“干啥啥不行,喝酒第一名”。</p> <p class="ql-block">执政期间天天泡在酒窖里,国家大事全丢给大宰相“打工”,自己挂着“苏丹”头衔当甩手掌柜。不过这位老兄运气谜之稳定:靠老爹打下的底子,居然顺手收复突尼斯、拿下塞浦路斯;但在勒班陀海战翻车,被基督教联军狠揍一顿。</p> <p class="ql-block">后世送他一句评语:“酒瓶比权杖拿得稳,政绩全靠‘躺赢’撑。”🍷✨</p> <p class="ql-block">🌸奥斯曼清真寺的「塔尖密码」</p><p class="ql-block">在奥斯曼帝国时期,通常只有苏丹或与苏丹血统相关的人修建的清真寺才会有两根、四根或六根宣礼塔。</p> <p class="ql-block">在奥斯曼帝国建筑传统中,宣礼塔数量是身份象征:普通清真寺仅1根,皇室修建的则更多(如苏丹艾哈迈德一世的蓝色清真寺有6根、塞利姆二世的赛利米耶清真寺有4根),以彰显尊贵地位。</p> <p class="ql-block">塞利米耶清真寺堪称奥斯曼帝国的“建筑界凡尔赛选手”!31米的中央圆顶像个超大号“天空穹顶蛋糕”,往那一站就是“吨位级气场”,搭配四座宣礼塔仿佛四根“皇室身份吸管”,咕嘟咕嘟吸睛力max!。</p><p class="ql-block"> 网图~致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内部更绝——大理石墙面自带“贵族滤镜”,彩绘像给墙壁开了“美颜特效”,圆顶和半圆顶玩起“叠叠乐魔术”,把力学和美学揉成了“建筑界CP”。</p> <p class="ql-block">1988年被评世界遗产时,估计评委都想感慨:这哪是清真寺,分明是帝国把权力与艺术“焊”进砖块里的炫耀式操作啊!</p> <p class="ql-block">从塞利米耶清真寺与梅乌拉那博物馆出来,心仍沉浸在历史与艺术的震撼中。</p> <p class="ql-block">踏上一旁的石板小路,脚步轻快又不舍。阳光洒在石缝间,仿佛为这古老的路镶上金边。</p> <p class="ql-block">不一会儿,孔亚的餐厅便在前方招手,准备用美食延续这趟难忘的旅程。</p><p class="ql-block">在这家位于孔亚的“LOKMAHANE”餐厅,我们品尝了孔亚风味皮代饼底薄脆和铁板牛肉,每一口都是满足,让人领略孔亚特有的美味。</p><p class="ql-block"> 中午就餐的餐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三、苏丹哈迈古驿站:八百年的孤独守望者</p> <p class="ql-block">午餐稍作休憩后,我们再度启程。</p> <p class="ql-block">在前往安塔利亚的旅途中,孔亚苏丹哈迈古驿站是不容错过的历史坐标。</p><p class="ql-block"> 网图~致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它默默伫立,等待着旅人们投去匆匆却深情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苏丹哈迈古驿站,那可是公元1229年的“老古董”了,坐落在土耳其东部的安纳托利亚。</p> <p class="ql-block">它可是塞尔柱土耳其时代的“网红打卡点”,近800年来一直屹立不倒,堪称“长寿冠军”。</p> <p class="ql-block">这驿站啊,以前可是丝绸之路上的“五星级大酒店”,商人们累了、饿了都爱来这儿歇歇脚。</p> <p class="ql-block">因行程紧凑,我们仅有20分钟驻足苏丹哈迈古驿站——多数人在外围匆匆取景、绕墙漫步,唯有几位脚步轻快的团友闪身入内。</p> <p class="ql-block">时光虽短,那巨石堆砌的外墙、静默的拱廊,却在快门声与脚步声中,刻下了关于古丝路的惊鸿一瞥。</p> <p class="ql-block">虽然没能进去喝杯茶、聊聊天,但就那么匆匆一瞥,嘿,感觉就像是跟历史握了个小手,还挺有触电的感觉呢!</p> <p class="ql-block">瞧,苏丹哈迈古驿站,简直是塞尔柱建筑的“肌肉猛男”!</p> <p class="ql-block">外观似坚固城堡,四方体型,正面长50米,侧面阔100米,火山岩筑就,硬朗无比。</p> <p class="ql-block">大门的雕刻精美,气势磅礴,震撼人心。</p> <p class="ql-block">想当年,土耳其那丝绸之路,简直就是古代的“网红打卡美食街”,苏丹哈迈古驿站,那可是这条街上的“超级VIP休息区+网红餐厅”!</p> <p class="ql-block">想当年,塞尔柱帝国的“大佬们”为了给跑长途的骆驼兄弟和商旅们一个歇脚的地儿,每隔40公里就整了个“骆驼驿站+豪华自助餐”。</p><p class="ql-block"> 网图~致谢 👇🏼</p> <p class="ql-block">这驿站,进去就是三天的“无限量吃货盛宴”,还有“从头到脚”的VIP服务:头疼脑热?有“古代版医生”在线问诊;头发长了?有“Tony老师”亲自操刀;鞋子破了?有“修鞋小能手”帮你搞定。简直就是古代的“一站式服务中心”,比现在的“共享服务”还贴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虽然现在看起来有点儿“复古怀旧+岁月沉淀”的感觉,但那股子历史的味儿,还是让人忍不住想说:“嘿,这老地方,当年可是‘网红打卡点’中的战斗机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哈哈,看着团友上传及网络上的驿站内部照,咱们这些"外观党″只能“云游览”啦!</p><p class="ql-block">感谢团友及网络大大,让咱们“外观党”也能一饱眼福。</p><p class="ql-block"> 网图~致谢👇🏼</p> <p class="ql-block">今日行程速览:卡帕多奇亚到孔亚,三小时飞驰;再赴安塔利亚,四小时车程不虚。</p><p class="ql-block">@美篇照片拍摄:福州的郑继红 上海的赵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