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兜兰又名拖鞋兰,因其唇瓣形似拖鞋而得名,属于兰科植物中形态独特、高度特化的类群之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近年来,凭借其独特的观赏价值、市场热度及文化象征意义,“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花中新贵”。</p> <p class="ql-block">兜兰主要分布于东南亚至我国西南部<span style="font-size:18px;">云南、广西、贵州一</span>带,目前已知全球约109种,所有野生兜兰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我国也将其全部纳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禁止野生资源交易。</p> <p class="ql-block">野生品种以麻栗坡兜兰为代表,是兜兰属中最原始的类群之一,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其叶片斑斓,花葶高长,花瓣青绿,唇瓣乳黄色,被誉为“玉拖”;还有我国特有物种海伦兜兰、白花兜兰等。</p> <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因前几年人工盗采现象严重,野生资源几乎灭绝,黑市交易价格飙升,例如杏黄兜兰在国际黑市可达5000-10000美元/株,珍稀品种如“天逸荷”曾以1400万元成交,成为天价兰花的代表,而人工培育品种如“绿魔帝”则价格亲民,仅30-50元/盆,花期长且养护简单,适合家庭种植。</p> <p class="ql-block">目前市场上的兜兰,主要以人工培育品种为主,商品种有魔帝类兜兰、肉饼类兜兰等,因其花型独特、花期长而广受欢迎;“西之王子”兜兰,因花型中小、纯色,观赏价值高,是我国首个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兜兰品种。</p> <p class="ql-block">杏黄兜兰</p> <p class="ql-block">据了解,国内研究培育兜兰的科研机构主要有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广西农科院、贵州兰科中心等,生产企业以贵州省的“黔西南州绿缘动植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为主,该企业目前是国内最大的兜兰生产企业,拥有350万株兰科植物,其中兜兰属60种,年产兰花300万株。</p> <p class="ql-block">兜兰作为兰科多年生地生或附生草本植物,形态奇特、花色稀有,茎短且无假鳞茎,叶片呈带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部分品种叶片带红褐色斑纹或纯绿色。花朵结构独特,唇瓣呈口袋状或称拖鞋状,背萼发达且花纹艳丽,两片侧萼合生;花色以白色、黄色、粉红、紫红为主,偶有条纹或斑点,单朵花期可达5-6周,部分品种四季开花。</p> <p class="ql-block">硬叶兜兰</p> <p class="ql-block">紫纹兜兰</p> <p class="ql-block">兜兰大多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林下腐殖土或石灰岩缝隙中,少数附生于岩石或树干,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耐旱性差,需高湿度和良好通风。兜兰的繁殖方式可通过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但种子发芽率极低,需共生真菌辅助;无性繁殖效率低,分株周期长,据说组培技术难度较高,影响规模化生产。</p> <p class="ql-block">卷萼兜兰</p> <p class="ql-block">家庭养护适宜温度18-25℃,冬季不低于8℃,注意保持半阴环境,夏季可喷雾增湿,但需通风防烂叶, 冬季可全日照,基质需疏松透气(如腐叶土+树皮+椰糠),保持湿润但忌积水,夏季每天浇水1-2次,冬季3天1次,生长期每2-3周施一次稀薄复合肥,花期前增施磷钾肥,避免浓度过高;常见病害主要是怕积水湿度过大造成的根腐病,注意定期检查叶片和根系,及时处理病株。</p> <p class="ql-block">飘带兜兰</p> <p class="ql-block">(资料源于网络,照片为现场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