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东倒西歪」</b></p><p class="ql-block"> 由于柱子倾斜,裕昌楼也被当地人称为“东倒西歪楼”,楼内的三层和四层回廊支柱朝不同方向倾斜,最大倾斜角度达15度,但整体结构稳固,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裕昌楼」</b></p><p class="ql-block"> 位于南靖书洋镇下坂村的一座著名土楼,也是福建土楼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它以其独特的结构和悠久的历史被誉为“东方的比萨斜塔”,因为整座楼体出现了明显的倾斜,但历经数百年仍屹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建造年代」</b></p><p class="ql-block"> 建于元朝至正年间(约1350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福建现存最古老的土楼之一。</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圆形设计」</b></p><p class="ql-block"> 典型的圆形土楼,高5层,直径约36米,共有50多个房间,曾容纳上百人居住。</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防御功能」</b></p><p class="ql-block"> 厚实的土墙、窄小的窗户和唯一的入口设计,展现了土楼作为防御性民居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文化价值」</b></p><p class="ql-block"> 2008年,福建土楼(包括裕昌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裕昌楼是研究中国古代夯土建筑技术、家族聚居文化和防御体系的重要实物资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