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人文摘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仙境黄果树</b></h3><h5><b>文/佟得志</b> 转载于《劳动时报》</h5> 在那云贵高原,屹立着层层叠叠的千峰万嶂。一个个青黛色的山峦,一片片苍树翠竹,层层烟雾飘飘然然,水滋养着山川,浇灌大地,奔向壮美的喀斯特故乡。这是上天赐予的资源,这是大自然的结晶。江山多娇,风景独好,真是人间仙境。 <br data-filtered="filtered"> 白水河的流淌,在陡坡塘下的悬崖峭壁上挂起遮幅式大幕布,犀牛潭中小溪顺流而下漫过螺丝滩,王二河溪流在三岔河相伴下一道前行,进入天星桥峡谷,欣赏那里的玲珑秀美。“风刀水剑刻就万顷盆景,根笔藤墨绘制千古绝画。”然而,九九归一去银链坠潭,蜿蜒续前,郎宫湖景与桂林山水遥相呼应,美不胜收。<br data-filtered="filtered"> 那是岁月流水和沙石沉淀的尽善尽美,一个个秀美的苗家村庄展现眼前,千百年的村寨,是仙女散花洒落在人间的点点繁星。原始古朴多情的苗家儿女,那铜鼓、唢呐、芦笙、长号声声,奏响迎宾的曲调,唱着热情奔放的山歌,跳起欢快的舞蹈,迎接从远方而来的你。<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山抱着山,绿树山花烂漫;水连着水,浸润山野田畴;层层梯田,绿荫环绕飘香;土挨着土,万物勃勃生长……<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茫茫林海,古木参天,初春时节的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流泻下来,衬托着地上斑驳的树影,光影交替,阳春三月,心情舒畅,那诗情画意般的山水田园浮现在眼帘。<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一个个美丽的村庄,让黔中大地五彩缤纷。<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千百万年科布河奔流不息造就的气势恢宏的黄果树大瀑布,地处贵州西部低洼地带,核心区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海拔有些低,几乎终年无霜,年均温16℃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乃避寒避暑胜地。1月最冷,均温4.3℃,最低很少跌至零下;7月最热,均温23℃,没高温天气,典型的“天然氧吧”,空气中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2.8万个,是洗肺养生的理想之地;喀斯特天星桥峡谷风光类型多样,风景旖旎,景象万千;郎弓河之湖水在群山间环绕,两岸重峦叠嶂,堆青拥翠;红崖千古之谜浮想联翩;三国故事在灞陵河峡谷一代代传诵;乡村寨子绿色掩映的院落,晚霞消退之时,乳白的炊烟和灰色的暮霭交融在一起,给石墙石瓦笼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br data-filtered="filtered"> 黄果树,是北斗星上那颗亮眼的星辰,让所有的追逐者敞开心扉拥抱你。沐瀑雾之浴,登健身山,听虫鸟鸣,令人心旷神怡!<div><h5><b>作者简介:</b>佟得志,贵州省散文学会会员,安顺市作家协会会员。</h5></div> 族人风采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煤都十三忠烈”之一佟保功英雄事迹(转载)</b></h3> 2025年3月27日上午,“煤都十三忠烈”之一佟保功的孙女佟颖慧等一行四人,从山西大同来到抚顺顺城区烈士陵园,为爷爷佟保功扫墓、献花。 <h5> <b>佟保功的孙女、孙子为爷爷扫墓</b></h5> <div> 佟保功,1906年出生于抚顺得士村前大岭屯。其父佟奇勋曾任抚顺县保甲游击队大队长,管理全县治安,家境殷实。1924-1927年,他先后考入天津南开中学、北平(北京)弘达学院学习,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这期间,他深受爱国进步思想影响,积极参加各种学生活动。回到抚顺后,在抚顺县立第九高级小学任教。 </div> <h5 style="text-align:center;"><b> 佟保功烈士(烈士家属提供)</b></h5> 九一八事变后,佟保功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他对妻子说:“中国人要当亡国奴了。”妻子宽慰他说:“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忍着点吧。”保功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任何一个热血男子汉,都不能忍。”妻子说:“这事光你一个人着急有啥用?”保功说:“所有的中国人都起来反抗,不就行了吗!有反抗之心的人多着呢,如果有人组织,大家一定会起来斗争的!”于是,他四方联络抗日志士组织斗争。他还与中共满洲省委罗登贤等人取得了联系,被省委任命为抗日救国会抚顺地区负责人。他经常在抚顺新屯公园清泉寺荷花塘边组织秘密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多达70多人。他在会上慷慨陈词,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号召同胞们不做亡国奴。<div> 不久,他在抚顺县立第九高级小学,组织了140人的抗日学生团。经常带领学生团到奉天(沈阳)秘密联络点听取省委领导抗日演讲。佟保功和省委同志一起把演讲内容记录下来,印成传单,组织学生团团员到前甸、高尔山、瓢屯等地散发。1933年3月4日,佟保功等人将学生团送到奉天联络点,由杨靖宇带队辗转清原、新宾,该团后来编入抗联1军,成为抗日斗争的有生力量。<br></div><div> 1936年,中共南满特委和杨靖宇派张佐汉回抚顺重建党的组织。并指示,抚顺党的工作受南满省委委员、抗联一军三师(简称抗联三师)师长王仁斋的直接领导。不久,中共抚顺特别支部成立,张佐汉任书记。下设四个支部,佟保功任第三支部书记,负责抚顺城地区工作。</div><div> 当时的抚顺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抚顺特支千方百计地支援抗联三师抗击日本侵略者。特支和抗联三师的联系十分密切,经常通过“清原县财神庙二四号王绍先”和“抚西分局”等通讯处,通过情报员张金等同志和南满省委以及抗联联系工作。纪儒林同志在抚顺除负责党的工作外,还兼作抗联三师的少许交通工作,他曾到清原向王仁斋同志报告工作,王仁斋同志经常派人来抚顺指导工作。为抗联收集情报,购买枪支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是抚顺特支的重要工作。特支会把弹药装在火油桶里,通过抚顺城南关美乎行转送给三师。并还积极为三师筹集经费,护充军队。在抚顺特支的密切配合下,抗联三师不仅转战于抚顺郊区各地,而且常常到市内活动。1936年10月初,三师小股部队进入抚顺城,开展游击活动,给了日本帝国主义以有力的打击。<br></div><div> 由于叛徒告密,抚顺特支遭受严重破坏。1937年10月4日上午,抚顺城乡到处响起警笛声,奉天日本宪兵队与抚顺伪政权机构组成宪兵特务逮捕队,对共产党人进行了大速捕,共逮捕了31名我地下党员和抗日骨干分子。纪儒林、张佐汉、佟保功等13名同志先后落入魔掌。他们被押送到奉天(今沈阳),关押在宪兵队和警察署里。</div><div> 佟保功等人被捕后,遭到敌人酷刑折磨。灌辣椒水、煤油,上大挂、坐“老虎凳”、冷冻、过电……,张佐汉、王绍纯、张恒贵、佟保功等共产党员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但他们在敌人面前怒目以对,宁死不招供。</div><div> 酷刑已用尽,威胁利诱均不凑效,共产党员们个个无所畏惧,视死如归。11月5日,敌人结束了审讯,把张佐汉、王绍纯、张恒贵、纪儒林、佟保功、石青岳、朱成业、佟书庵等13名共产党员以“犯徒无酌量余地,且无改悔之意。因此,以违犯暂时惩治叛徒法条七条付极刑处分。”</div><div> 在抚顺烈士陵园,佟保功的孙女佟颖慧向笔者透露,佟保功被捕后,其父花费巨资托人疏通,希望保佟保功一命。经关系人运作,只要佟保功写一份悔过书,与共产党组织划清界限,可以免于极刑。当他们把这一消息传递给狱中的佟保功时,佟保功果断予以拒绝了。他说,宁可死,亦不会叛党!<br></div><div> 1937年12月3日,敌人给13名共产党员蒙上了眼睛,捆上了手脚,押往刑场。一路上,他们视死如归,高唱《红旗歌》:<font color="#ed2308">民众的旗 / 血红的旗 / 收敛着战士的尸体 / 尸体还没有僵硬 / 鲜血已染红了旗帜 / 高高举起呀 / 血红旗帜 / 誓不战胜 / 终不放手 / 牢狱和断头台来就来你的 / 这就是我们的告别歌……</font></div><div> 随后,他们壮烈牺牲在奉天小河沿刑场。<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div> 佟颖慧说,爷爷是永远值得我们敬佩的人。当年他家庭富足,条件优越,但为了民族大义,不惜牺牲生命,牺牲时才30来岁。他这样做,就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爷爷佟保功牺牲时,奶奶李佩芝正怀有身孕。为了不牵连族人,她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独立生活。几年后,随着儿子考学分配工作,她也离开了抚顺,去往山西。抚顺是我爷爷、父亲出生的地方。父亲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将爷爷的坟墓迁入烈士陵园,如今这一愿望已经达成,我心情很激动。虽然我是第一次回到抚顺,但是感觉到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那样亲切!”</div> <h5 style="text-align:center;"><b>左一为佟保功长孙女佟颖慧</b></h5> 族人小小说园地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远去的弦歌(转载)</b></h3><h5><b><br></b></h5><h5><b>文/佟掌柜 </b>转载《书香沈阳帮》</h5><div><b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15px;">编者按:</b><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15px;">《远去的弦歌》首发《中国铁路文艺》2023年12期;《作家文摘》2023年12月19日转载;《微型小说月报》2024年2期转载;《小说选刊》2024年2期转载;2024年10月获第三届曹雪芹华语文学大奖微小说奖。</span><br></div><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15px;"><br></span></div><div> </div> 简国从乡下刚回到政府大院,门卫拦住他的车,说:“简县长,刚才有人找您,我说您不在,他好像不大信,嘟嘟囔囔地走了。”<br> 简国看了眼手机,说:“没人给我打电话啊。”<br> “一个中年男人,还背着一袋子东西。”<br> 简国“哦”了一声,正想进院,听到车后有人喊:“简县长,简县长,您可回来了,我等一下午了。”<br> 简国下了车,仔细打量小跑过来的男人。只见他黑红的脸膛,头发乱蓬蓬的,脚上的布鞋满是尘土。简国感觉这人有些面熟,可怎么也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br> 来人用黑魆魆的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汗,说:“简县长,我是牛禄的儿子。”<br> 简国想起来了,十多年前见过这个人。那时,他还是县文旅局局长,为了拯救和挖掘彰武县的传统民间音乐,他带着地域音乐研究会的会员,踏遍县里的每个村落,走访了数百名民间老艺人。牛禄就是其中之一。他不仅弹得一手好三弦,唱腔更是一绝。为了采访他,简国费了不少心思,阻碍就是眼前这个人。他叫牛捡福,是牛禄的大儿子,和牛禄一起生活。当村书记通知他县上的人要采访他爸时,他说:“我爸有啥采访的。除了整天弹三弦,嚎几嗓子,啥活都干不了。看咱家日子过得,都快接不上溜儿了。”<br> 村书记把这话转给简国,简国也很无奈,还是第一次遇到不愿意接受采访的人。简国是个犟脾气,他想做的事,无论如何都要做成。他问村书记:“牛禄的三弦弹得这么好,是跟谁学的?”<br> “跟谁学的?没听说他跟谁学啊。哦,对了,他大伯会弹三弦。您说也是怪,虽然牛禄没什么文化,但竟然会作曲。他有个厚厚的歌谱手抄本,整天跟宝贝似的捧着。他这辈子,就喜欢弹三弦,唱小曲,也不知道图个啥。除了村里人吃完饭就往他家跑,是真没见有啥用。这个家多亏牛捡福支撑着。简局长,您也别怪牛捡福不愿意让你们去家里采访。您是不知道,这样的话,牛禄更有理由啥活都不干了。”<br> 简国听到村书记说“是真没见有啥用”时,内心不由一动。简国从小就喜欢唱歌,他理解牛禄为什么一拿起三弦就什么都忘了。虽然他也说不明白唱歌有啥用,可他一唱歌,就觉得浑身哪哪都得劲。他记得八岁那年,家里买了一只小猪崽,这小猪崽贪玩啊,没事就往山上跑,母亲就让孩子们上山去找。简国摇着从村口槐树上折的树枝,边唱歌边喊猪。还真别说,只要他一唱歌,那小猪崽准回来找他,弄得哥哥姐姐们很不服气。<br> 简国又问村书记:“你再想想,这牛捡福平时和谁来往密切?”<br> 村书记想了老半天,说:“牛捡福有个堂哥,是县林业局的,牛捡福最服他。”简国托人找到牛捡福的堂哥,牛捡福终于同意去他家采访了。<br> 那天是个好天气。简国和三位会员驱车赶往牛家沟。还没进牛家院子,就看见一位老人站在院门口往村路上望。他连忙下车走过去,紧紧握住老人的手说:“老人家,我们来拜望您了。”<br> 这时,牛捡福从屋里出来,招呼大家进屋落座,说地里有活,就躲了出去。简国开门见山,对牛禄说明了来意。牛禄一听,县上的人让他表演,躲闪发锈的眼神亮了起来。他戴上老花镜,从里屋拿出一把深褐色、琴头和琴杆都油亮油亮的三弦,调了两下弦,弹将起来。<br>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在场的人屏住呼吸,舍不得放走一句犹如天籁的弦歌。那情景,简国到如今都还记得。<br> 简国收起回忆,问牛捡福:“你父亲还好吧?”<br> “我爸……上个月走了……”牛捡福哽咽地说,“简县长,我这次来,是有事求您。”<br> “哎,咋没早点告诉我,我去送送他老人家。”简国拍拍他肩膀,<br> “什么事?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帮你办。”<br> “您说我这人啊,咋这么怪,爸在世时,烦透他整天弹三弦唱歌了,可他这一走……”牛捡福说不下去了,蹲到地上呜呜哭起来。<br> “别哭别哭,你还没吃饭吧?走,我带你去吃饭。”简国说。<br> “我吃过了。”牛捡福擤了下鼻子,站起身,“麻烦您帮我找找当年给我爸录的录像吧。我不仅要天天听,还要给我儿子听。”<br> 简国想当年的视频他都保存着,便一口应承下来。牛捡福说:“简县长,我家也没啥好东西,这地瓜您留着吃。我当年浑啊,还不愿意您来采访我爸,如今……哎!多亏了您,要不我会遗憾一辈子!”<br> 夕阳西沉,天边的火烧云将牛捡福远去的背影映得发红。此时,政府大院对面的大漠广场上,传来“送你一片白云,送你一片枫叶,和我眼里的太阳……”的歌声。<br><br><h5><b>作者简介:</b>佟惠军,笔名佟掌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第十一届小说委员会委员。从2016年开始写作,有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作家文摘》《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刊物转载,有作品被译为英日韩等国文字,小说入选多个年度选本和高中语文试卷,出版小小说集《孔雀眼》。2024年10月荣获第三届曹雪芹华语文学大奖微小说奖。</h5> 佟氏史话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佟氏与“从龙八户”</b></h3><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摘录于佟明宽、李德进先生编著</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满族佟氏史略》</div></div> 民间传说或有史所载的“从龙八户”亦称“满族八大姓”。八大姓从何而来?其说不一。<div> 从实际调查看,《兴京县志》和《凤城县志》记述的有道理:<br>“八姓谓之从龙八户”,应是佟氏(佟)、瓜尔佳氏(关)、马佳氏(马)、索绰罗氏(索)、齐佳氏(齐)、富察氏(富)、纳喇氏(那)、钮祜禄氏(郎)。因为在新宾,清原、抚顺、东沟、桓仁、凤城、通化、本溪、承德、齐齐哈尔、沈阳、北京等地皆相传为佟、关、马、索、齐、富、那、郎八姓。而且此八姓中的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富察氏、纳喇氏、钮祜禄氏皆为清帝后族。据《清史稿》后妃传所记,在此七姓中被封为嫔妃以上者有41人,而位居高官者,代有其人。满族八大姓的最后一家很有争议,有人说姓齐,有人说姓赫,其中齐佳氏世居叶赫,齐家营等地,以地为姓,后改汉字姓齐,赫舍里氏是以河流命名的,权臣索尼就是赫舍里氏,后来改为赫姓,郝姓。总之,这八姓均为满族中的世家望族,显赫于皇族八王以外的八大贵族姓氏。</div><div> 满族“从龙八户”实际共计十三户(姓)。因为有的史料载,马姓含“麻”姓,索姓含“余”姓,富姓含“付”姓、那姓含“安”姓、郎姓含“卜”姓。</div> 佟姓为何成为“从龙八户”之首的?虽没有查出确切的根据。然有以下四点可供参考:一是从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贴木儿始,直到努尔哈赤本人,原来都姓过童(佟)姓。据史料载,明万历二十四年(1576年)努尔哈赤在发给朝鲜王国申忠一的“回贴”中就曾有“佟努尔哈赤禀”的签名,而且在努尔哈赤与哈哈纳扎青结婚后亦曾用过“佟大郎”的名字。清太宗时为了政治需要,才把本家族姓氏改为爱新觉罗氏。二是相传努尔哈赤少时被佟家人扶养过,且娶佟女为妻。三是在清初,佟佳氏出了3位皇后、2位贵妃、和2位驸马,实为后族。四是努尔哈赤起兵时得到佟养性等族人的全力支持,从努尔哈赤始到清朝中叶止,佟氏作为皇亲国戚在朝廷内外任都统、侍卫内大臣、侍卫大臣、步军统领、总督、工部右侍郎、提督、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军中参赞、礼部承政、巡抚、知府等高官要职者达几百人,素有“佟半朝”之称。仅此4项,将佟姓列为“从龙八户”之首并非无道理。 族人诗歌堂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回忆</b></h3><h5><b>文/佟晔</b></h5> 回忆的风吹进脑海里<br>蒙上岁月的尘埃<br>透过时间的卷轴<br>一一掀开回忆的面纱<br><br>曾经快乐的伤心的人和事<br>在荒芜的沙漠中<br>抚平成一粒粒沙<br>消失在记忆中<br><br>而有的人和事<br>却像海市蜃楼<br>依然熠熠生辉<br>轮廓清晰的镶着金边<br><br>那复刻的样子<br>就连当时的快乐和悲伤<br>都会浮现拨动心弦<br>不知<br>回忆是因为快乐而深刻<br>还是因为痛苦而有痕迹<br><br>看着一个人的记忆飘远<br>淹没在岁月的长河<br>那些忘不掉的回忆在<br>年老时或许是<br>一点活过的慰藉吧<br>因为依然只是<br>一个人的独角戏<div><br></div><h5><b>作者简介:</b>佟晔,女,沈阳人,爱好诗歌写作、书画及体育活动。</h5> 族人摄影天地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摄影作品欣赏(转载)</b></h3> 冬奥中国 摄影:佟飞 火场逃生 摄影:佟飞 世博荷花 摄影:佟飞 <p class="ql-block">冬日夕阳映虹湖 摄影:佟得志</p> <h5><b>作者简介:</b>佟飞, 辽宁沈阳,爱好摄影。</h5><h5> 佟得志,贵州贵阳,喜欢摄影。</h5> 族人书画廊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佟会军绘画作品赏析(一)</b></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舒兰市作协推送</h5> 打虎上山 东北二人转猪八戒拱地 假日里的村妞 合欢鸭 佟骏教你学满语 万泉带你游古建 亲爱的宗亲们,本栏目将带你游览中国的古老建筑,使你足不出户就可欣赏古老建筑的特色。请跟我一起出发吧!这期我们继续游览《清昭陵》(三)。 <h5><b>栏目主持人简介:</b>佟万泉,沈阳,从事历史建筑文化研究。</h5> 宗亲才艺展演 族亲企业展示 <p class="ql-block"><b>编后语:</b></p><p class="ql-block"> 本期适逢“五一劳动节”,祝各位宗亲节日快乐!</p><p class="ql-block"> 本期族亲佟得志在“五一“假日里,带您游览举世闻名的“仙境黄果树”的秀美景色。</p><p class="ql-block"> 幸福的假日生活,不能忘记英雄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的美好生活!本期在“族人风采”栏目中介绍了“煤都十三忠烈之一佟保功烈士的英雄事迹”,他是我们宗族的英雄,也是我们缅怀的佟氏英烈之一。</p><p class="ql-block"> “佟氏史话”栏目到本期就告一段落了,几期的连载,可以使各位族亲了解了佟姓的起源、发展等历史。</p><p class="ql-block"> “族人书画廊”将从本期开始连载族人佟会军的绘画作品,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p><p class="ql-block"> 本期在“宗亲才艺展演”栏目里推出了族亲佟俊梅的歌曲作品《劳动者赞歌》,以此纪念“五一劳动节”。</p><p class="ql-block"> 祝愿“佟氏宗族文化园地”(美篇)丰富多彩!下期再会!</p><p class="ql-block"> 佟氏宗族文化园地编委会</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 </p><p class="ql-block">族亲发表或提供作品的内容包括文章、诗歌、摄影、书画、才艺展示等;作品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作品可发送到:</p><p class="ql-block">349444077@qq.com</p><p class="ql-block">416439452@qq.com</p><p class="ql-block">佟姓文化艺术园地微信群。</p><p class="ql-block">如欣赏以往各期作品(2025年)可点击下面链接:</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c1j59n6" target="_blank">佟氏宗族文化园地(第 33 期)</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6c4aq2" target="_blank">佟氏宗族文化园地(第 32 期)</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gaaa3t" target="_blank">佟氏宗族文化园地(第 31 期)</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qej1cq" target="_blank">佟氏宗族文化园地(第 30 期)</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