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旱河,顾名思义,就是没有水的干河沟。</p><p class="ql-block">但现在有水了,而且是清亮见底,并形成了滨水绿廊,水深约一米多。</p> <p class="ql-block">入口不远处有一块水波纹状的浮雕,简单介绍了滨水绿廊:</p> <p class="ql-block">南旱河滨水绿廊位于旱河路以西,北起万安东路路口,南至永引交汇口。全长5公里,面积22公顷。结合三山五园地区的文化背景,通过构建骑行路,滨水步道,慢步道多层次、多功能于一体的慢行系统,展现出不同特色的城市河道和宜居滨水环境,提升周边生态环境。引导滨水休闲慢生活。</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处景观,留个念想。</p> <p class="ql-block">昨天我去了南旱河,两岸种满了花花草草,浓郁清新,景色无限好,空气也绝佳。</p> <p class="ql-block">我查了一下有关南旱河的历史由来,(曾在2022年9月3日做“一道十三园之~南旱河公园”的美篇)说南旱河原本属于季节性河流,平时干枯,仅在汛期有水。这种特征自清代乾隆年间一直延续到现代,这是乾隆爷的功绩之一,他就是防备洪水的冲击而下令开挖了这条旱沟以防不测,看来爷治理水患还是有一手的。</p><p class="ql-block">后来从2000年以后,海淀四季青开始了对旱河的治理与应用,力争利用资源惠及两岸的百姓,于是采用了现代补水的 尝试,除了自然的雨水外,又补进了一些地区再生水厂的中水,通过这些措施就形成了现在的模样。(大概就是这意思吧)2022年我们走过南旱河的时候,这些地方正在改造修缮。时间过的好快,现在都被称为滨水绿廊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新建的廊桥,半弧形。站在桥上往西北瞭望,可看到美丽的南旱河涓涓流淌,往南看,就是滔滔不绝的永定河引水渠。廊桥的下面,便是南旱河与永定河引水渠的交汇处,眼看着南旱河水灌入引水渠向南奔流而去。我们有些激动和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廊桥往永引看时,正有一股大风,吹得有些昏头,还有些站不稳。永定河引水渠上可见被风掀起的层层细浪。</p> <p class="ql-block">桥下的西北面是南旱河</p> <p class="ql-block">妹妹赶上了好时段,南面的永定河引水渠一下平静下来,两岸的树木倒映水中,河面显得静悄悄的。老天爷就是这样,一会儿就一个样,变幻无常。</p> <p class="ql-block">河中有小鱼小蝌蚪,这是孩子们的乐园。</p> <p class="ql-block">水中的堤坝即连接两岸又是造景,不知是谁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静云堤”。</p> <p class="ql-block">镜面般的河水令人心静回味,远眺廊桥让人想起了那个动人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这是永定河引水渠,一直下去经过玉渊潭,影影绰绰可看到标志性建筑~中央电视塔。</p> <p class="ql-block">廊桥中间悬有“幽廊听晚”的雕牌,很有意境,没注意廊桥上是否有灯。</p> <p class="ql-block">返回的时候不走回头路,从南旱河的东岸折回。一路花海,一路芳香。</p> <p class="ql-block">幼儿园中的城堡</p> <p class="ql-block">此段南旱河不长,来回也就几千步。一路风光旖旎,愉悦万千,只是风大一点,但丝毫没有影响心情,赏了春,看了景,还回顾了历史,很开心。</p><p class="ql-block">虽是郊野,还是很值得一去。</p> <p class="ql-block">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要感谢大平姐和老张为我提供了部分照片,得以让美篇更加生动与完善,对南旱河的了解更加详尽,也为宣传南旱河的美景更深入人心,让更多的人来品味、游走南旱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