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云贵印象(19)参观王若飞故居

老兵

<p class="ql-block">贵州安顺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诞生地和成长之地。</p> <p class="ql-block">来到安顺,我们怀着敬仰之情参观王若飞故居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王若飞是中国共产党久经考验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奋斗,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王若飞,1896年出生于贵州省安顺县(现安顺市西秀区),参加革命后化名黄敬斋。</p> <p class="ql-block">王若飞幼年丧父,由母亲和舅父培育长大。</p> <p class="ql-block">王若飞的舅舅黄齐生是中国近代教育家、民主人士。黄齐生一生探索教育救国、教育兴邦的真理,毛泽东称赞他是“共产党最艰难的时候,党外人士同情爱护党的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王若飞的母亲黄国贞,是我国著名的爱国进步人士黄齐生的胞姐。</p> <p class="ql-block">少年时期的王若飞在辛亥革命中投身革命斗争,在舅父黄干夫、黄齐生的影响下,阅读了《民报》《革命军》等进步书刊,接触了进步思想。后又在黄齐生的带领下参加了护国运动。</p> <p class="ql-block">是舅舅黄齐生引导王若飞走上了革命道路。</p> <p class="ql-block">1946年4月8日国共谈判结束后,黄齐生与王若飞等人由重庆返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而遇难,是著名的“四八”烈士之一。</p> <p class="ql-block">王若飞故居南北厢房里陈设着部分王氏祖传清代家具实物,及王若飞青少年时期在日本、法国留学时进行革命的活动资料。</p> <p class="ql-block">1918年3月,王若飞随舅父黄齐生东渡日本,进入明治大学求学,初步学习了马克思主义。</p><p class="ql-block">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王若飞毅然离开日本回国,同年10月前往法国勤工俭学。</p> <p class="ql-block">1919年,王若飞称轮船赴法国勤工俭学。</p> <p class="ql-block">青年时代,王若飞曾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讨伐袁世凯运动。1922年6月,王若飞与赵世炎、周恩来等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积极从事马列主义的宣传。</p> <p class="ql-block">1922年,王若飞由胡志明介绍,加入法国共产党,同年秋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p> <p class="ql-block">1923年,王若飞前往苏联并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并深入研究了中国革命。</p> <p class="ql-block">1925年秋,王若飞与李培之在郑州结为夫妻,9月共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p> <p class="ql-block">1928年至1930年,王若飞与妻子李培之在苏联莫斯科学习期间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1931年,王若飞在包头被捕,在狱中同国民党展开了坚决的斗争,写下了《周易批注》《中国农民战争》等狱中文稿。</p> <p class="ql-block">1937年,经过党组织的积极营救,王若飞在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出狱。出狱后的王若飞与妻子李培之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1937年,王若飞同李培之一道,经西安到达延安。</p> <p class="ql-block">1938年,王若飞起任中共中央华中工作委员会、华北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兼任八路军副参谋长。1940年起,王若飞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共中央党务委员会主任等职。</p> <p class="ql-block">1945年7月黄齐生一家由重庆迁往延安定居。王若飞去机场为舅父送行。</p> <p class="ql-block">王若飞失事前给妻子李培之写的遗书。</p> <p class="ql-block">王若飞与夫人孛培之,儿子王兴的一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胜利后,王若飞作为中共代表团代表之一,与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一起赴重庆,参加国共两党和平谈判。1945年10月,王若飞代表中国共产党在《双十协定》上签字。</p> <p class="ql-block">王若飞与毛泽东、周恩来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国共两党首脑共祝抗日战争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1946年4月8日,王若飞乘坐飞机由重庆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不幸遇难,年仅50岁。</p> <p class="ql-block">在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同机遇难的有13人,史称“四八烈士”。</p> <p class="ql-block">山西兴县黑茶山飞机失事现场。</p> <p class="ql-block">遇难后党中央和中央领导的悼词,部分爱国将领、民主党派知名人士题词、挽联及有关王若飞的书籍,出版物等。</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为王若飞写的悼词。</p> <p class="ql-block">1946年党和人民将王若飞等革命烈士的遗体安置在延安的清凉山下。</p> <p class="ql-block">王若飞的儿子孙子一起瞻仰王若飞故居。</p> <p class="ql-block">部队的官兵参观王若飞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前往参观王若飞故居。</p> <p class="ql-block">2009年,王若飞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p> <p class="ql-block">王若飞的名言;一切要为人民打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