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桃源

万重山

<p class="ql-block">  都说湖北恩施的腾龙洞景区,也是桃花源,于是2016年6月我们大万岛上卫生队的战友包乘一辆面包车去寻觅,穿越大巴山区的九九八十一洞,跨越当时中國第一高的越涧四渡河大桥,终于到达腾龙洞。洞内河流的水声潺潺,洞中舞台上土家美女的表演,那瑟瑟的萧声,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原始时代。大峡谷脚下的小溪潺潺,万丈绝壁悬岩上凌空而下的瀑布,游人穿越其间而不湿衣,这不就是我们苦苦寻觅的桃花源吗</p> <p class="ql-block">  朋友:去湖北恩施的土家族寻觅桃花源。那洞中地底下的百里溪流,那里的含硒水、含硒茶叶、含硒大米是世界第一富硒地。那土家姑娘的嗓子,铿锵有力,那勾人的眼神,似乎洞穿红尘的喧嚣。</p> <p class="ql-block">  我们几个战友在恩施大峡谷腾龙洞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腾龙洞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  世界第一大峡谷——恩施大峡谷,峡谷的峭壁上山花烂漫,瀑布飞流直下,游人从瀑布的栈道上穿行而过,如过江之鲫。</p> <p class="ql-block">此心安处是桃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世人皆寻桃源,踏破芒鞋,而桃源终未可得。我曾循着汪伦的踏歌声寻去,只见那一弯寻常的潭水,几株褪色的桃花。听说湖南也有桃源,于是动念去寻访,那桃源也是一泓清澈的湖水,湖边有几株桃,更多的则是面如桃花的多情湘女,在潭边浣衣。</p> <p class="ql-block">  我曽认为桃花源必在远方,必在古人的诗词间,必在汪伦踏歌的溪畔。然而寻寻觅觅,终觉得那不过是文人骚客的桃花源,是诗中的桃花源,是梦中的桃花源,而非我渴望的养生之地。彼桃花源非此桃花源。</p> <p class="ql-block">  去年秋天一个薄雾的早晨,我沿着上西山的小径上西山,松风阁的飞檐还挑着半轮残月,武昌楼的石阶上露水未干。想当年孙权宴饮,觥筹交错,而今只剩下清风明月。恍惚间孙权宴饮的笙箫声,宫女的嗲嗲声,依稀在耳畔回响。</p> <p class="ql-block">  武昌大道钟楼报时的声音,惊起白鹭掠过洋澜湖水面,二乔梳妆台的铜镜早已蒙尘,倒影的却是现代姑娘拍照时的笑靥。水中的倒影映着莲花山的碑林塔,王羲之的墨痕,与游人涂雅“到此一游”的歪斜字迹,共享一片兰天。</p> <p class="ql-block">  真正的桃源,何必踏破芒鞋去寻觅?桃源就在江边老屋的石缝里,就在鄂州纵横交错的小巷,就藏在鄂州姑娘的发梢。江边新民街小学后面小巷的石板路,是时光镌刻的诗行,仔细辨认仿佛有孙策、周瑜连襟遗留的模糊字迹,那是他俩写给二乔姊妹的情书。</p> <p class="ql-block">  何必舍近求远去寻找桃花源?我所居住的鄂州,一花一草皆着桃源之色;一砖一瓦都浸着桃源之香。汪伦的歌声早已消散在历史的风烟里,而洋澜湖的波浪,永远唱着桃源的歌谣。陶渊明今日若在,定会改写他的桃花源,好生把鄂州写进桃花源记。</p> <p class="ql-block">  原來桃源从不需要寻找。当你停下寻觅的脚步,当你的心为眼前的物、眼前的人跳动时,脚下的土地便自动的开出璀璨的桃花。何必寻找虚构的武陵渡口?鄂州長江边上的鄂黄渡口,曾经淋湿你的衣袖,当暮春已过,何必追寻花瓣飘落的脚步?情若在,苦苦寻觅的桃花源,总会在你的衣袖。</p> <p class="ql-block">注:</p><p class="ql-block"> 桃花源和桃花潭不能混为一谈。桃花源是陶渊明笔下的神话故事。桃花潭是安徽黟县汪伦送李白的地方,李白借桃花潭的深,喻汪伦对自己的深厚感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中國文学史上,陶渊明无疑是一位闪耀的星辰。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生活状态——世外桃源。陶渊明笔下的精神家园,是无数人响往的理想之地,那里没有内卷,却有美好的爱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诗人和隐士。陶渊明曾在官场泡过,正因为泡过官场,对官场的腐败与世俗的纷扰深痛恶绝,所以他想隐归田园与世隔绝。陶渊明逃避官场的消极态度虽不可取,但他洁身自好在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