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军阀间连年混战,兵灾匪患不断。地处浙西山区的严州(建德),原本是穷山恶水之地,更是劫案连连发生。倘若去翻翻那时候的《浙江公报》和《浙江省政府公报》,可以看到时不时登载有建德、寿昌及周边县境内某户人家夜来被劫匪入室杀人越货、某商号大户被土匪敲诈、船运公司航船或民船在航行途中被劫匪持刀枪抢劫等等公告。一体协拿的公告一个接一个地出,劫匪却鲜见有被擒获者,这让建德县百姓是不寒而栗,惊恐万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担惊受怕多了,有时候不免就因误会而闹出些笑话来。《新闻报》在民国十三年(1924)6月19日就以《商人被疑为匪之虚惊》为题登过一则发生在建德城内的有趣事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话说当年兰溪县南门外有一条街上,米行开的是一家连一家,生意相当的兴隆,故而被当地人称为米行一条街。其中有一家米行商号叫做郑德盛,该商号的老板这年6月意欲从杭州贩运些大米回来售卖。米行内排行老六的少东家,人称郑老六,平素里做事干练沉稳,深得乃父青睐,这天奉了其父之命,带着几个伙计携舟前往杭州。因为与杭州商家都是多年生意上的老主顾了,所以这次生意也谈得十分的顺利,不几日在杭城就将事情办妥。郑老六于是押运着装满大米的木船沿钱塘江、富春江溯江而上,踏上归程。一路上风平浪静,看看沿江的秀丽风景,正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描绘的最佳景致所在,郑老六在船上倒也显得逍遥自在,格外地轻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天上午船出七里泷口,来到离严州城东三、四里地的严东关码头靠泊。这儿是东南地区水上要道,码头上设有统捐局的收税卡点,过往货运船只一般都得在此停留纳税,同时接受统捐局对船上货物的检查。不久手续办理停当,郑老六看看时辰尚早,忽然想起严州城内的一位朋友已是好久不曾见面了,便动了顺道访友的念头,于是就和船员及伙计交代了几句之后,独自沿着进城道路去访老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郑老六的这位朋友在中国银行建德办事处工作。银行办事处成立于民国十二年(1923)4月,位于城内太平桥63号,地处正大街上最为热闹的场所。办事处内设有主任一名,手下有职员和警工六七人,是民国时期建德境内最早开设的金融机构,主要从事存款、放款、贴现、汇兑、发行公债等业务,并在邢衙党绍兴会馆内设有仓库,代客堆存农产品及货物。能在银行里工作,在当时来说端的饭碗也是很不错的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郑老六过老虎桥进了东城门(兴仁门),一眼看见城门边有座不大的关岳庙,两进院子,也就三、四间平房的样子,不由得移步庙内参拜。身为商人,免不得要虔诚地去烧柱香,磕个头,祈求武财神保佑自己生意兴隆,日进斗金。关岳庙殿中原塑有关公及其父母的神像,并合祀岳王。至民国八年,知事张良楷以年久失修、渗漏不堪为由将关、岳移祭祀旧府城隍庙内,此庙已废。郑老六哪里知晓,进入庙门,眼前已是一片狼藉,破败不堪,只得悻悻然退出庙来,随后沿着东门街一路朝西走到南大街,折而往北朝着太平桥方向而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得银行办事处门首,郑老六跨进门来,便向柜台内的员工打听起老友来。不巧得很,这位朋友这日正好有事外出公干,不在办事处内,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来。访友不遇,未免有些遗憾,郑老六思索片刻,从衣服口袋内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撕去一角,交给主任,叮嘱其代为问候朋友。交代完毕,郑老六即出门怏怏而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主任将名片拿在手中细一端详,见一角已被撕去,联想起近来城乡百姓遭土匪勒索,常会事先受到劫匪的恐吓信,顿疑这名片撕角举动是否劫匪之故意所为,猜测莫非是此劫匪先来踩点,抑或是劫匪欲绑架勒索留下的联络方式?一想到此,主任顿时惊出一身冷汗,急忙带着郑老六的名片跑到警察所报案。接案的警员听主任一说,也颇觉此事蹊跷,不敢有半点耽误,当即添油加醋地向所长汇报案情。警察所长听罢,连呼这还了得,光天化日之下,劫匪竟敢径直找上门来,想来这绝非个别宵小所为,一定是大股匪徒行事,才会如此有恃无恐。这案子恐怕不是一个小小警察所的警力可以侦办得了的,必须联合军队一并协拿才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年的浙江督军兼陆军第10师师长为皖系军阀卢永祥,他在年初派有浙军第四旅的一个营驻扎在建德城内,以接防原驻严州步兵十五团的防地。营长接到警察所转过来的案情协查报告,心想本营长才调防严州不到半年,城内就出这等案情,于自己脸上岂不是很没光彩?看来非得做出点成绩来不可,方显得军队保境安民之重要。因此,营长即刻下令,派出大队士兵前去捉拿劫匪。命令一下,军营内顿时忙成一片,军官急匆匆集合好队伍,浩浩荡荡杀奔严东关而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说这郑老六见朋友不在办事处内,颇觉扫兴,也没了在城内闲逛的心思,顾自一径走回严东关码头。郑老六回到船舱内刚坐下休息,尚未及将大气喘匀,忽听得船外岸上喧闹声一片,急忙出舱看时,只见大队荷枪兵士已经将其船只团团围住,众人一迭声喊着:“快快捉拿劫匪,莫教劫匪走了去。”郑老六闻声大惑不解,急忙向带队官长询问被围缘由。带队军官怒斥其欲行勒索之事,特奉令带队前来捉拿。郑老六听完,立时哭笑不得,欲要分辨,那军官哪里肯听,令其自去上司面前申辨就是。郑老六无奈,只得声明自己愿意步行跟队投案以辨是非曲直。士兵们也不上去缚他,只是将他随队带回城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营长见嫌疑人已经带到,马上组织几名军官对郑老六进行审讯。郑老六只一个劲反复说明自己乃守法公民,并未起过一丝歹意,进城也别无他意,只是访友而已,请求营长尽可以派人去调查。这营长本是行伍出身,打仗在行,于审案上却无半点经验,拍桌瞪眼地问了半晌,也问不出个所以然,自己倒弄得个手掌拍肿,嘴巴发干,无奈只得命人将郑老六带往法院核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建德地方分院的承办人员接手此案,先是简单地了解了一下情况后,也深觉此案重大,不敢有半点马虎,安排了得力人员对郑老六进行提审,郑老六只得又像复读机一样,将事情原委再次一一向法官禀明。法官审罢,一时也难辨真假,权且将郑老六临时收押,然后按其所述,拍电报给兰溪县署查询事情真伪。兰溪方面接到协查电报,派人一核实,邑内确有郑老六其人,乃南门郑德盛米行六少爷,平日遵纪守法,从无打家劫舍、敲诈勒索之劣迹,此事定是在哪个环节发生了误会,因此急忙回电知会建德地方分院,叮嘱须对其好生看待,切勿用刑。之后兰溪县署于当月十五日专门派警员数人携公文前来,将郑老六从建德地方分院提出,接回兰溪原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折腾了半天,原来只是一场乌龙,一场虚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事一经媒体披露,顿时成为省内民众笑谈,均言建德人如杯弓蛇影,自相惊扰,又好似惊弓之鸟一般,以至于闹出这等天大笑话来。想来这郑老六将名片撕去一角,就好比现代人将身份证复印件写上“仅供某某事之用”字体一样,原意是免得被人挪作他用,不料这无心之举,却差点引来身陷囹圄。好在是非本就分明,郑老六虽受得一时委屈,却未曾受刑以至屈打成招,也算得是一件幸事了。只是不知这郑老六心理上会因此留下多大面积的阴影,下次再来建德,还敢掏名片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