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民建兴安盟总支部关于开展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7周年“同心书画展”作品征集及主题征文活动,在各支部大力支持下,圆满结束。获奖作品及征文欣赏专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一件新衣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刘凌霄</p><p class="ql-block"> 走在大街上,看着五花八门的时装,这个时候,看着他们是游动的,或是从超市出来,或是进百货商店,或在街头。我站在某个角落驻足观看,看他们的背影、正面,转身的侧面,特别是女孩子,进入青春期了,情窦初开,风情万种,她们身上标致的韵味,配上那张亮丽的脸蛋,更加摇曳生姿,时潮和漂亮二字涵盖着全部内容。有一次,在广场的一角,一个大男孩忘情地弹拨着怀中的吉他,紧挨着他坐着一位女孩,她轻声哼唱青春甜美的歌声,我无意间回头,那年少的纯真,感染人到中年的我。女孩子穿着一件露着腰的一件黄色的小衣衫,大街上大多的女人穿着都露出洁白的脖子,而她不同,一件绿色的高领贴身衣服,下身穿一条浅灰色牛仔裤,姑娘就能别出心裁穿出与众不同的韵致,自然随意时尚,可见她在审美上是有自己的创造力。她起身走了,大概是去买饮料之类的东西,像一只飞翔的蝴蝶,遁隐在花丛中。使我不禁感慨万千,提醒我走进早已经忘却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回忆自己的童年,平时都是穿两个姐姐的剩,过年也没有穿过新衣服。我们家兄弟姐妹六个,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好强的母亲从来没让孩子们衣着褴褛过。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劳作不止,有时我一觉醒来,或者是凌晨,或者是深夜,发现全家八口,是一铺炕的人都在熟睡,只有母亲在微弱的灯光下纳鞋底,或者缝衣服,那一摞摞的布鞋鞋底,需要一针一针,那一件件冬夏春秋的衣服需要一针一线地缝制。等条件稍微好点的时候,孩子们也渐渐大了,母亲卖掉家里的一口肥猪,除买一些家里生活的柴米油盐之外,刚刚时兴的确良衣服,妈妈买了两件,两个姐姐两件的确良衣服,大姐穿上好看,二姐个子没有大姐高,穿上后衣服显得特别的大,两只袖子也显得特别的长,妈妈舍不得把底边裁下一条。那粉色,那浅绿色,都给大姐穿了,并且喜欢得不得了。笑眯眯的看见大姐穿,嘴里说:好看,好看。再说,大姐本来就是美人啊!又长着模特的身材。二姐一串串的泪珠母亲看到也很难受。其实,母亲是不会把好端端的衣服裁下去的,那简直是糟蹋成品衣服,母亲常说:成物不可损坏啊!不像现在的服装五花八门,有的牛仔裤膝盖处故意弄个大窟窿,说是时髦。说起二姐,只能说出生那个时代,没有现在琳琅满目的服装让母亲挑选,只有单一型号的服装。</p><p class="ql-block"> 大概我是家里最小的原因,父母溺爱一些,每每到商店买些生活用品,例如买盐、一尺布、打半斤酒等这些都是母亲或者父亲派我去,要知道那可是肥差啊!剩下的几分钱就不用交家了,可以买些花花绿绿的糖果吃,大我三岁的哥哥就不能。他有时也馋嘴,把我叫到一边,用手中的花鸟做交易,这样,他得到一块糖,我得到一只小鸟,能快乐几天。正是这种频繁来到商店的原因,我看到一卷卷的布匹摆放在柜子上。映入眼帘的是粉粉的趟绒布,现在叫条绒,它的色彩让我流连。在以后的日子里,只要到商店里来,我总是用小手抚摸着绒绒的、软软的布料不肯走。</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放学的时候,和屯子里的大人随去上山挖药材,准备攒够钱买布料做衣服。 不知道被多少蚊虫叮咬,受过多受苦,挨过多少雨淋。只是依稀的记得,我的臂弯挎篮子处被满满的沉重的一筐药材,木制的粗粗的筐梁,勒出深深的红色痕迹,非常的疼。我们上山必须经一条河,没有桥都是淌水过河,有一次我们一行人遭到大雨淋,回来时河水涨了,大人用叉子做拐杖试探着陆陆续续过去了。看着原本山野清明纯净的河水,变得污浊滚滚的波浪,我却害怕得哭了,一个胆大的阿姨,放下沉重的药材大柳条筐,回来背我过去的。后来人家大人们不愿意带我出去,我就像跟屁虫一样粘着,他们走到哪里我跟到哪里。 卖的药材钱舍不得买糖,不敢走近弥漫苹果味的柜台。把所有的钱用一个罐头盒子装上放到正堂的柜子上,不知道藏起来。不像现在的孩子,就说我的小女儿吧,不到十多岁时,写字台的抽屉就占用好几个,那时的孩子没有这些想法,只想做衣服。 有一天,我想看看我的全部财产,查一查我的钱,还差多少能够买布料?当我走近时,眼前是空空的盒子,透明的玻璃不用打开就知道了。我带着哭腔问妈妈:我的钱呢?母亲正忙着做中午饭,她头都没回就说:花了。八口人,二哥上大学去了,家还剩下七口人,一口大铁锅半锅饭,父亲,哥哥姐姐们就要回来吃饭了,母亲根本没有时间管小孩子的感受,我只默默地流泪走开了。当时的情况下,我这是一种奢侈的想法了,人们根本没有用这种贵的布料做衣服的,家庭主妇们买上一尺或几寸,给孩子做鞋面,是为了结实。后来,哥哥姐姐都像小燕子一样翅膀硬了,外地工作的工作,成家的成家,都飞走了。我在离家很远的城镇读书,放假回来的时候,母亲给我买了一条粉色的围脖,一件粉色的上衣,袖口是黑色大绒布包边,并且用金色丝线绣上人字图案,非常精致一件衣服。 其实。女孩子爱颜色有个阶段,小的时候喜欢大红大绿,到了十七、八的时候就不喜欢有艳颜色的衣服,喜欢黑、白或灰色的衣服,老女人比较喜欢带颜色的。知子莫如母,她知道我酷爱粉色,知道不应该把孩子挖药材的钱买了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当时我是个孩子,不知道家里生活的困苦,哥哥上大学,家里经济的拮据是肯定的。所以,在服装城里,我常常到粉色或粉色夹红的品种、设计多元的衣服,尽管我不准备买,我还是要看上一看,一个穿着了粉色花袄的小妞天真又可爱,我会多看几眼。希望有时光之道逆行,就没有遗憾童孩与少女之梦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