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访神都牡丹记</p><p class="ql-block"> 暮春初夏,飞离缤纷春城,奔着洛阳的牡丹而去。</p><p class="ql-block"> 听说几天前的连续大风,让许多正开得恣意的牡丹,匆匆谢了幕,我随旅团兜兜转转了几天,才忐忑着来得洛阳神都牡丹园。</p><p class="ql-block"> 主园区的好些牡丹都已凋零,仍可见荼蘼之后的残影,还好后边几片园里,尚有不少开得正艳。黄的似锦,白的似雪,紫的若烟,千姿百态,竞艳枝头,花气氤氲,恍惚间,倒像是跌进了盛唐的某个下晚——那时,洛阳是天下之中,牡丹,是花中之王。 </p><p class="ql-block"> 牡丹之盛,始于隋,兴于唐,而极盛于武周。女皇武则天爱牡丹,世人皆知。传说她曾于寒冬诏令百花齐放,唯牡丹傲骨,不肯屈从,遂被贬至洛阳。谁料牡丹在洛阳水土滋养下,竟开得愈发雍容华贵,冠绝天下。这故事真假难辨,但洛阳牡丹自此名动九州,却是事实。刘禹锡诗云:“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京城,便是洛阳。 </p><p class="ql-block"> 唐人爱牡丹,爱得痴狂。白居易写:“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李正封更赞其“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从此“国色天香”成了牡丹的代称。而武则天,这位千古唯一的女帝,或许也曾在这满城锦绣中缓步徐行,指尖拂过花瓣,看它艳极无双,恰似她自己的命运——不肯屈就,终成传奇。 </p><p class="ql-block"> 此刻的牡丹园里,我蜜蜂似的寻觅着,左拥右抱,俯身嗅花,不停地拍照流连。稍不留心,脚下狠狠踢到一花树残根,猛然一个趔趄,差点拜倒在牡丹花下。若不是穿了双结实跟脚的斯凯奇运动鞋,或许真就应了那句“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p><p class="ql-block"> 历史如烟,古都不再,花事年年,唯有牡丹,依旧端丽如初,仿佛在说:神都虽已作古,风华从未凋零。 </p><p class="ql-block"> 离园时,夕阳正斜,暮色中花影渐迷,忽想起徐凝那句:“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果然,洛阳的阳春三四月,终究是牡丹的天下。</p><p class="ql-block"> 别了,洛阳牡丹,愿有再会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4.2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