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寻梦续集~永康大陈小聚(2025.04.26)

九月九的秋天

<p class="ql-block">人间四月芳菲尽,同窗相聚又一春。2025年4月26号~4月28日,我们浙师大七九数学(2)班部分同学,借陈继武和巧萍两位同学从大洋彼岸归来的契机,由陈伟达同学安排,相聚永康大陈乡。一群曾经风华正茂的少年,如今大部分已步入古稀之年。老同学们齐聚一堂,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岁月的沧桑都在这一刻化为乌有,大家仿佛又回到了那段青涩的校园时光,那些年的欢声笑语仿佛还在耳边回荡,而此时此刻再相聚,这不仅是对往昔岁月的怀念,更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p><p class="ql-block">虽说这次聚会,我们只有13个同学参加,但有的携带上了家人。还有在全国各地不能参加活动的同学们,在班群里关注着这次活动。为此,把同学们记录下的珍贵的瞬间,整理保存,将红楼寻梦续写。</p> <p class="ql-block">六个女同学,金子般的同学情,这次又整整齐齐的聚在了一起。</p> <p class="ql-block">班长杜方全和东道主陈伟达同学确定好了行程安排</p> <p class="ql-block">一声“同学”一辈子!再过二个月,我们就毕业44周年了,时光酝酿老同学的友情美酒,越发醇香。44年后再重逢,有说不完的话题,聊不完的家常。再次留下了笑语,珍藏着友谊。品尝美食的同时,我们举杯同庆,为同学之情地久天长,干杯。</p> <p class="ql-block">感谢陈伟达同学和夫人的热情安排,不仅让我们陶醉于青山如黛,碧水潺潺,山水相拥,如诗如画的美景中,还品尝着永康的美食。又邀请到村支书专门给我们当“导游”,参观介绍了大陈乡的建设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到老同学陈伟达家的老屋,看看他自制的乐器装备,同学忍不住吹拉弹起,现场表演。</p> <p class="ql-block">我们班是个人才济济的班级,就文艺活动而言,这次参加聚会的就有陈伟达、陈继武、丁德龙、勤真、晓燕、桂莲等同学,非常有爱好,尤其是陈伟达同学可称“一人一台戏”,在大陈一带小有名气。</p> <p class="ql-block">晚上,散步看夜景</p> <p class="ql-block">在陈伟达同学的安排下,我们到乡大会堂观,看大陈村民的“芋见大陈”文艺晚会,业余爱好者演出专业水平,为他们点赞。</p> <p class="ql-block">陈伟达和丁德龙俩同学晚会上,参与演出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瞧,陈伟达同学换了乐器</p> <p class="ql-block">想听听现场音乐,请点视频按钮</p> <p class="ql-block">4.27号上午,进永康城逛逛,走进了紫微园,曾是明代名臣王崇的私家花园。虽不大,但景致紧凑,假山、池塘、亭阁、花鸟等元素交相辉映,是古装摄影和休闲散步的绝佳选择。又参观了永康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永康博物馆,这是一座以百工文化为特色的地方综合博物馆,内设有十个特色展馆,包括石雕馆、希圣堂、风俗馆、家具馆、珍宝馆、字画馆、杂项馆、婺州窑馆、古陶馆和古瓷馆,每一个展馆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永康市前仓镇厚吴村古建筑群,是明朝至民国时期的建筑。历史悠久,宋嘉定十年(1217年)建村,已有近800年的历史。我们在村领导介绍下,参观了著名祠堂有吴氏宗祠、澄一公祠、丽山公祠、仪庭公祠、向阳公祠等,老宅有司马第、衍庆堂、存诚堂、树玉堂等。看图4的柱子,歪木也成材。</p> <p class="ql-block">班群的群主陈继武同学,离开故乡六年了,和夫人第一次回归,刚下飞机留影。</p><p class="ql-block">班付李明中,在班群里赋诗一首:</p><p class="ql-block">观陈继武同学回归照片有感</p><p class="ql-block">耄耋之年春又来,</p><p class="ql-block">飞舟万里越重洋。</p><p class="ql-block">寒暑六载不算长,</p><p class="ql-block">梦回家乡夙愿偿。</p> <p class="ql-block">同学情至纯至真,像玉壶冰心,没有名利的杂质,丛力军和方黑林俩同学在杭州先行交流留影。</p> <p class="ql-block">大陈乡中忆当年,</p><p class="ql-block">数学之旅梦蹁跹。</p><p class="ql-block">44年岁月匆匆过,</p><p class="ql-block">同窗情谊再续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姜红</p> <p class="ql-block">特别感谢这次聚会的操办人陈伟达同学和夫人的辛勤付出,让我们的聚会成为一架桥梁,增进同学之间的凝聚力。同时,也感谢我们的到会同学,能珍惜这样的机会,成为美丽的永恒。当年青涩同窗,现都饱经风霜。但你我或繁忙、或清闲、或在故里、或在天涯,都一定不会忘记,我们在一起渡过的青春岁月。希望老同学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依然能够健康快乐,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