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苏州狮子山:摩崖石刻的艺术瑰宝

戒嗔

<p class="ql-block">美篇号:3454673</p><p class="ql-block">摄影:戒嗔</p><p class="ql-block">器材:华为P60Pro</p><p class="ql-block">文字:戒嗔/豆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探秘苏州狮子山:摩崖石刻的艺术瑰宝</p><p class="ql-block">在苏州的城市版图中,狮子山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这座位于苏州市西郊虎丘区狮山街道的山体,因形如蹲伏的雄狮而得名,它不仅是苏州的标志性山脉之一,更是一座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名山。</p><p class="ql-block"> 狮子山的美,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山虽不高,海拔仅114.5米 ,但山体由花岗岩构成,多裸露岩石,筋骨毕现,尽显阳刚之气。其独特的造型,从各个角度观赏都别具韵味,仿佛一头随时准备跃起的雄狮,充满了力量感。山脚下的狮山湖,犹如一面巨大的镜子,清澈的湖水倒映着狮子山的雄姿,山水相依,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微风拂过,湖面波光粼粼,与狮子山的雄伟相互映衬,动静相宜,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而狮子山上的摩崖石刻,更是其最耀眼的文化瑰宝。这些摩崖石刻是古人镌刻在天然岩石上的艺术杰作,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年代。它们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从艺术风格上看,狮子山的摩崖石刻堪称一绝。字体丰富多样,篆、隶、楷、草、行五种字体一应俱全,全面展示了不同时期的书法风格。篆书古朴典雅,线条婉转流畅,犹如古老的乐章,奏响着历史的旋律;隶书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尽显端庄大气;楷书笔画规整,结构严谨,体现了古人对书法艺术的严谨态度;草书龙飞凤舞,自由奔放,仿佛能看到书法家在挥毫泼墨时的激情四溢;行书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灵动而不失稳重,展现了书法艺术的灵动之美。这些不同字体的石刻,或端庄秀丽,或雄浑豪放,或飘逸洒脱,每一方石刻都蕴含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让人不禁为古人的精湛技艺所折服。</p><p class="ql-block">从内容上看,狮子山的摩崖石刻丰富多彩。有的是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如“洗心泉”“云溪”“仙人靴”“飞雨”等,让人仿佛能看到古人在面对这些美景时的惊叹与赞美之情;有的则蕴含着宗教文化,寄托着古人的信仰和精神追求;还有的是文人墨客的题咏,他们以诗词歌赋的形式,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抱负,为狮子山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近代复刻的康有为、吴昌硕、徐悲鸿、顾廷龙等名人的墨宝题咏,更是让这些摩崖石刻熠熠生辉。这些名人的题刻,或是对狮子山自然风光的赞美,或是对其历史文化的感怀,他们用自己的笔墨,为狮子山留下了永恒的记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与全国其他地方的摩崖石刻相比,狮子山的摩崖石刻有着独特的优势。首先,它的保存状况相对较好,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和风雨的侵蚀,但大部分石刻依然清晰可辨,这为研究古代书法和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其次,狮子山摩崖石刻的艺术水平极高,无论是字体的书写还是雕刻的工艺,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其风格之多样、技艺之精湛,在全国范围内都实属罕见。再者,狮子山摩崖石刻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完美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游客在欣赏石刻艺术的同时,还能领略到狮子山和狮山湖的自然风光,这种身心的双重享受是其他地方难以比拟的。</p><p class="ql-block">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狮子山的摩崖石刻是全国水准最高的摩崖石刻之一。它不仅是苏州的文化瑰宝,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每一方石刻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默默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让后人能够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心灵的对话。</p><p class="ql-block">狮子山,这座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名山,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寻。而山上的摩崖石刻和美丽的狮山湖,也将继续闪耀着它们的光芒,成为苏州乃至全国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让人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近代书画篆刻大师吴昌硕的大作。</p><p class="ql-block">吴昌硕(1844年8月1日 - 1927年11月29日 ),原名俊、俊卿,字苍石、昌硕等,号缶庐、老缶等 ,是清末民初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画家和诗人 ,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p><p class="ql-block">他是“后海派”代表人物 ,与任伯年、蒲华、虚谷齐名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在诗、书、画、印多个领域均造诣极高,是中国近代杰出的艺术家 ,被公认为上海画坛、印坛领袖 ,对后世艺术发展影响巨大 。2023年5月,吴昌硕被列入1911年后已故书画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其作品一律不准出境 。</p> <p class="ql-block">这方“狮岩瞑松”为阴文篆刻,所以照片上看得很清晰,而站在石刻前,小老儿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近代书画名家俞樾的大作。</p><p class="ql-block">俞樾(1821年12月25日—1907年2月5日),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是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p><p class="ql-block"> 俞樾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在经学、诸子学等领域成就卓著。他著有《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等,对古籍整理和学术传承贡献颇大。在文学方面,他也有很高的造诣,诗文作品风格独特。此外,俞樾书法以篆、隶见长,其篆书古朴典雅,隶书端庄大气。</p><p class="ql-block">俞樾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曾主讲杭州诂经精舍等,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如章太炎等。他在学术和教育领域的成就,对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状元读书台</p><p class="ql-block">有一则传说,讲到明朝状元宰相申时行曾在狮山的寺中读书,此传说故事并非正史,不可考证,但展现了民间对申时行早年经历和身世之谜的想象。《吴门表隐》等载:申时行祖宅在平江路混堂弄,早年在卫道观读书。</p><p class="ql-block">申时行,生于明世宗嘉靖十四年(1535年),卒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字汝默,号瑶泉,晚号休休居士。嘉靖四十一年(1562)中状元,万历十一年成为内阁首辅,于万历十九年告老还乡,诗文书法俱佳。平江路卫道观、环秀山庄、春晖堂、留园等均与他有关。</p><p class="ql-block">现读书台石桌椅为原苏州乐园修建,可尽览群山,可眺望申时行墓所在的天平山。眼前的天池山、灵岩山、金山、阳山、穹窿山等,留存大量名人故迹,可谓读山水如读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这个角度可以清晰的看到虎丘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近代书画家,美术教育家刘海粟的大作。</p><p class="ql-block">刘海粟(1896年3月16日—1994年8月7日),名槃,字季芳,号海翁,江苏常州人,是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美术教育家。</p><p class="ql-block"> 1912年,刘海粟与乌始光、张聿光等人创办了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这是中国第一所正规的美术学校。他在教学中倡导“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聘请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家和学者任教,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如徐悲鸿、潘玉良等。</p><p class="ql-block"> 刘海粟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艺术成就、教育贡献和革新精神对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成闲老和尚不知是那个寺院的高僧,想来对佛门狮子吼有独到的成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文征明时年八十七,不知是真是假,无从考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康生曾说过:“我用脚写字也比郭沫若写得好!”(此语转载甚多,不似贾雨村)</p><p class="ql-block">小老儿深以为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小老儿眼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狮山与狮子文化:</p><p class="ql-block">在一则古老的民间传说中,龙王警告人们:要留意苏州一座桥上石狮子的眼睛,如果石狮子眼睛变成了红色,太湖就会发大水。但如果百姓恳求石狮子,它就会阻止洪水,并拯救大家。也有传说狮子山藏有山洞,有一对狮子守卫着洞中的财宝。</p><p class="ql-block">古代中国没有狮子,中国人知道狮子的形象,最早来自印度佛经:狮子是佛的前世之一,有许多狮子佛缘的故事,狮子也被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坐骑。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真珠舍利宝幢"上就有狮子形象。</p><p class="ql-block">狮子形象传入中国后,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中国狮子文化,如舞狮、狮子绣球以及镇守的狮子等,具有吉祥含义,狮山的传说就是中国狮子文化的典型代表。狮山到枫桥一带自古有很多石匠,全国的很多石狮子产自苏州,在这里用苏州的花岗岩制作,因此苏州有着深厚的狮子文化。</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