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江州广宁监监官孔平仲研究

战旗飘扬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摘要</b>:本文聚焦北宋诗人孔平仲在江州(今九江)广宁监任监官这一阶段的经历。通过梳理相关史料,深入探讨孔平仲的生平及其在广宁监的任职背景,分析其在任期间所作诗歌如《铸钱行》等作品中反映的宋代铸钱场景、社会经济状况以及个人心境。同时,探究其在广宁监的履职行为对当时地方经济、铸币制度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以期更全面地认识孔平仲及其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关键词:孔平仲;江州广宁监;北宋;铸钱;诗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一、引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北宋的历史长河中,孔平仲作为一位兼具文学才华与政治经历的人物,其生平事迹及创作在当时及后世均有一定影响。孔平仲于元丰年间担任江州广宁监监官这一经历,为研究北宋地方铸币制度、社会经济状况以及文人在特定职位上的作为提供了独特视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广宁监作为北宋四大钱监之一,在当时的货币铸造和经济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孔平仲在此期间的活动与创作,既与当时的经济生产紧密相连,又反映出特定历史环境下文人的思考与感悟。对这一时期孔平仲的研究,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北宋社会多方面的理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二、孔平仲生平概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一)早期仕途经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 。他出身于一个具有一定文化底蕴的家族,其兄孔文仲、孔武仲皆以文章名世,三人被合称为“清江三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治平二年(1065),孔平仲进士及第,初授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主簿,由此开启了他的仕途生涯。此后,在熙宁三年(1070)后,他历任密州(今河南密县)教授、秘书省校书郎、衢州军事推官、秘书省著作郎和虔州(今赣州)骑都尉等职。这一阶段,孔平仲在不同职位上积累了丰富的从政经验,也逐渐在文坛崭露头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二)元丰年间任职背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元丰年间,北宋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王安石变法虽已推行一段时间,但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争议与调整。在经济领域,货币铸造与流通对于国家财政和社会经济稳定至关重要。江州广宁监作为重要的铸钱机构,在这一时期承担着较大的铸币任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孔平仲于元丰年间担任广宁监监官,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他到任时,广宁监正处于扩大铸币量的阶段,自咸平三年(1000 年)置监以来,每年铸铜钱数量不断增加,到元丰三年(1080 年)已达到 34 万贯 。这一任职经历不仅对孔平仲个人的人生轨迹产生了影响,也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独特的素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三)后期仕途波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元祐二年(1087),户部侍郎吕公著举荐孔平仲升太常博士,此后他又历任太仆丞校理、江浙提点京西南路刑狱等职。然而,绍圣元年(1086),言官参劾他在元祐时附和旧党当权者,他因此被削官,出知衡州(今湖南衡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后,他的仕途愈发坎坷,又有人弹劾他不推行常仓法,他被徙官韶州(今广东韶关),后因上书辩解,再贬为惠州(今广东惠阳)别驾,安置编管于英州(今广东英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徽宗即位后,元符三年(1100)七月起用他,授朝奉大夫。崇宁元年(1102)十一月任户部郎中,后改任佥部郎中,提举永兴路(今陕西长安)刑狱、帅鄜延(今陕西富县)、环庆(今延安)等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观元年(1107)党论再起,他被罢官,后主管兖州景灵宫(今山东曲阜县旧县村北),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三、江州广宁监与北宋铸币体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一)北宋铸币机构概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北宋时期,为加强对铸币的管理,在地方设立了众多铸币分厂。“诸州铸钱监监官各一人”(《宋史》卷一百六十五《志第一百一十八·职官五》) ,形成了较为庞大的铸币机构网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些铸钱监分布在不同地区,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和交通等因素设置。主要的铸钱监包括江州广宁监、池州永丰监、饶州永平监、建州丰国监等,它们号称北宋四大钱监,是当时主要的铸币厂 。这些铸钱监在北宋的货币铸造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其产量和铸币质量直接影响到国家的货币流通和经济稳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二)江州广宁监的设立与发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江州广宁监自咸平三年(1000 年)置监 ,其设立与当地的资源优势和交通条件密切相关。江州地区铜矿资源丰富,且薪炭易于获取,为铸钱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燃料。同时,江州“陆通五岭,势距三江” ,水陆交通便利,便于铸钱原料的运输和成品钱币的流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发展过程中,广宁监的铸币量不断增加,从最初每年铸铜钱 20 万贯 ,到元丰三年(1080 年)达到 34 万贯 。这一增长趋势反映了北宋经济发展对货币需求的增加,也体现了广宁监在北宋铸币体系中地位的逐步提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三)广宁监在北宋经济中的作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广宁监所铸钱币在北宋的货币流通中占据重要地位。大量的铜钱从广宁监产出后,通过水运等方式运往京师及各地,在稳定北宋金融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充足的货币供应有利于商品的交换和流通,促进了商业的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同时,铸钱业本身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铜矿开采、运输业等,对江州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在财政方面,铸钱收入是北宋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广宁监的生产为扩大财政收入做出了贡献,在一定程度上支援了边疆军饷等支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北宋后期出现的一些经济问题,如通货膨胀等,也与铸币情况有着复杂的关联,广宁监的铸币活动在其中也受到一定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四、孔平仲在广宁监任职期间的创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一)《铸钱行》的创作背景与内容分析</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孔平仲在广宁监任职期间创作的《铸钱行》,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铸钱场景。该诗创作于广宁监扩大铸币量的时期,诗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更趋役抵昏休,寒呻暑吟神鬼愁”。描绘了铸钱工匠从三更天就开始劳作,一直到黄昏才能休息的艰辛,无论寒冬还是酷暑,他们的呻吟声让神鬼都为之发愁,突出了劳动强度之大与工匠的痛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来鼓铸知多少,铜沙叠就城南道”则从侧面表现出长期以来广宁监铸造钱币数量之多,堆积的铜沙在城南道路上层层叠叠,展现了铸钱规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钱成水运入京师,朝输暮给苦不支”反映了铸好的钱币运往京城后,朝廷支出频繁,财政入不敷出的状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海内如今半为盗,农持斗粟却空归”揭示了当时社会经济混乱,百姓生活困苦,一半百姓沦为盗贼,农民辛苦收获的粮食却换不到东西空手而归的残酷现实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二)《铸钱行》所反映的社会经济问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从《铸钱行》中可以看出北宋在铸币及社会经济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在铸币方面,虽然广宁监等铸钱监大力生产钱币,但朝廷财政依然紧张,货币的铸造与供应未能有效解决财政收支不平衡的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社会经济层面,铸钱活动背后是劳动人民的沉重负担,工匠们遭受着长时间高强度的劳作。同时,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农民生活困苦,盗贼横行,反映出当时社会矛盾的尖锐。这也暗示了北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如土地兼并、税收不合理等,导致农民生活难以为继,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三)孔平仲其他相关创作及意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除了《铸钱行》,孔平仲在广宁监任职期间可能还有其他与铸钱、地方生活相关的创作。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他个人的思考。它们丰富了我们对北宋地方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文人心态的认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孔平仲作为一个文人官员,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批判,以及他在特定职位上对民生疾苦的关注。这些创作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研究北宋历史的重要资料,为我们还原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五、孔平仲在广宁监的履职行为及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一)对广宁监铸币生产的管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作为广宁监监官,孔平仲在履职过程中必然参与到铸币生产的管理工作中。他需要负责监督铸钱的流程,确保从原料采购、铸造工艺到成品检验等各个环节的正常运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原料管理方面,要保障铜矿、铅矿等原料的稳定供应,协调与当地矿业生产者的关系,以维持合理的价格和质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铸造工艺上,可能会关注技术的传承与改进,鼓励工匠采用更高效、更精良的铸造方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成品管理上,要保证所铸钱币符合朝廷规定的规格和质量标准,防止出现劣质钱币流入市场的情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的管理行为对广宁监的铸币产量和质量有着直接影响,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北宋货币供应的稳定性和规范性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二)对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影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孔平仲在广宁监的任职对江州当地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在经济上,他对广宁监的有效管理促进了铸钱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增加了当地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同时,铸钱业的发展也可能推动了江州地区商业的活跃,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市场的繁荣。在社会方面,他对铸钱工匠生活状况的关注,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矛盾的认识和思考,可能会促使他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工匠的待遇,缓解社会矛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虽然具体措施可能因史料记载有限难以全面知晓,但他通过诗歌等形式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也在一定范围内引起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对社会风气和舆论产生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三)在北宋铸币制度发展中的地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从北宋铸币制度发展的角度来看,孔平仲作为广宁监监官,是这一制度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他在任期间对铸币生产的管理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可能会通过一定的渠道反馈给朝廷,为朝廷对铸币制度的调整和完善提供参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的履职行为和思考也反映了当时地方铸币监官在执行国家铸币政策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于研究北宋铸币制度在地方的实施效果、存在的问题以及制度演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在广宁监的经历是北宋铸币制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具体案例,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一制度在实践中的运作情况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六、结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孔平仲在江州广宁监任监官的经历,为我们展现了北宋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图景。他的生平事迹、在广宁监的履职行为以及创作,都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他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北宋铸币制度的运行情况、地方经济的发展特点以及文人在政治与社会生活中的角色。他的诗歌创作如《铸钱行》等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研究北宋社会经济问题的珍贵资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通过对孔平仲在广宁监相关情况的研究,我们能更全面、深入地认识北宋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为进一步研究北宋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同时,也让我们对古代文人官员在地方治理和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为当代社会治理和文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历史借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宋元丰铸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元丰通宝篆书背星母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元丰通宝行书背星母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元丰通宝篆书背月母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元丰通宝名誉品行书飞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