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千佛崖位于广元市北4公里嘉陵江东岸,是四川境内规模最大的、最宏伟的石窟群,绵亘长达420米,造像规模宏大,据清咸丰四年(1854)石刻题记,全崖佛像数为一万七千余驱,1935年修川陕公路时,因开建道路毁造像50%以上,现存石刻南北长200余米,最高处约45米,共有龛窟1192个,造像7000余尊,龛窟重叠密布,多者达13层。</p> <p class="ql-block"> 千佛崖摩崖造像始于北魏时期,历经1500多年,据《广元县志》统计,有唐刻27段、五代刻5段、宋刻26段、元刻26段、明刻8段、无年号者41段,另有历代的文字题刻和摩崖碑刻118通。千佛崖摩崖造像荟萃了从南北朝至清代的历代石刻作品,雕刻精细,造型优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早在1961年就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景区位于原金牛古道、川陕公路上方,现在原108国道已改道,从旁隧道穿行,然而金牛道遗址经发掘,却历历在目,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古代先民们是如何利用嘉陵江岸来发展交通的实例,作为剑门蜀道的一部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景区是剑门蜀道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重要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千佛崖摩崖造像以大云洞为中心,分南北两段。南段龛窟有:大佛洞、莲花洞、牟尼阁、千佛洞、睡佛龛、多宝佛龛、接引佛龛、供养人龛、神龙大佛、如意轮观音、单身佛窟等;北段龛窟有:三世佛龛、无忧花树龛、弥勒佛龛、三身佛龛、节行僧龛、菩提像窟、伎乐天人窟、地藏王龛、力士龛、卢舍那佛龛、十一面观音像、阿弥陀佛龛、飞天窟、清代藏佛洞等。大云洞居于千佛崖中心,规模最大,共有造像234尊,左右两壁雕有148尊莲花观音像,窟正中一大佛立像为弥勒佛,据说是武则天之化身。</p> <p class="ql-block"> 摩崖造像是佛教中国化、石窟寺中国化的产物。石窟寺源自印度,是在天然山石、崖壁间开凿洞窟为僧侣修行时提供活动的处所,在佛教传入中国后,随着佛教日益世俗化,石窟寺已不能满足更多信徒的要求,于是在天然崖面上造浅龛或直接雕凿造像以形成规模宏大的道场,在建筑形式上是围绕敞口的摩崖大佛或大佛窟主题而展开。千佛崖摩崖造像正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p><p class="ql-block"> 千佛崖摩崖造像内容具有显密双修的特点,特别是初唐至开元前后密教遗迹,为学术界专家所重视。无论其规模、内容和雕凿水平、洞窟形制、造像风格、布局等诸方面,是中国佛教艺术的珍贵遗产。</p> <p class="ql-block">千佛崖景区牌坊</p> <p class="ql-block">景区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戏台</p> <p class="ql-block">景区大门</p> <p class="ql-block">大云古寺</p> <p class="ql-block">金牛古道遗址</p> <p class="ql-block">千佛崖全景图</p> <p class="ql-block">莲花洞</p> <p class="ql-block">大云古洞</p> <p class="ql-block">中心柱窟</p> <p class="ql-block">北大佛窟</p> <p class="ql-block">神龙龛</p> <p class="ql-block">千佛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