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名:CM (北京)</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93434</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是五一假期的第一天,回想刚刚过去的四月,其中旬与家人快乐游洛阳的一幕幕情景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花点时间,整理照片、梳理行程、回忆感悟,记录美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曾经十三朝古都的洛阳汇聚了中原的精华,这里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灿烂文化;有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比肩的龙门石窟;有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的白马寺;有“洛阳牡丹甲天下”的洛阳牡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四月十二日我们乘坐高铁从北京来到河南洛阳。我是第一次来洛阳,在接下来的五天时间里我们参观了洛阳博物馆<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游览了龙门石窟、白马寺,在王城公园和中国国花园观赏了洛阳牡丹,登上了道教名山老君山,领略了应天门夜晚的繁华,品尝了洛阳美食“洛阳水席”。(注:美食部分另外成文)</p> 01: 洛阳博物馆·初识洛阳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洛阳博物馆采用"鼎立天下"的设计理念,整体建筑外观为大鼎造型,博物馆犹如一座历史的宝库,内设“河洛文明”、“珍宝展”、“唐三彩展”、“石刻艺术展”等六大专题及临时展馆。馆内收藏了大量的珍贵文物,从远古时期的石器到商周的青铜器,从汉魏的石刻到唐宋的陶瓷,每一件文物都仿佛在诉说着洛阳往昔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博物馆,仿佛进入洛阳历史的长河中,了解我不曾知道的过去,欣赏件件珍稀的出土文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镇馆之宝:<b>唐代三彩黑釉马</b>。1981年出土,这匹马造型雄健,黑釉的出现非常难得,不愧为唐三彩中之精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镇馆之宝:<b>曹魏白玉杯</b>。采用和田羊脂玉制成的白玉杯工艺精湛,在灯光下晶莹剔透,体现魏晋时期自然之美风格,是三国时期难得的玉器珍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镇馆之宝:<b>北魏佛面像。</b>说实话,第一次看到它并没留意,因为面部残缺不全,后看介绍得知这半张脸的佛像也是其中的镇馆之宝,又返回去仔细看,这半张脸、特别是那唇蕴含着深深的禅意。1979年洛阳𠍾师龙虎滩村北魏永宁寺塔基出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镇馆之宝:<b>兽面纹方鼎</b>。1977年洛阳北窑西周墓出土。这是一尊特别耐看的方鼎,最吸人眼球的是四面那张“兽脸”,两道上挑浓眉下面的是一双圆圆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两旁似有两道漂亮的胡须(完全是自己的意念),总之特好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镇馆之宝:<b>三层金丝楠木塔</b>。八面三级重檐,周身有304个佛龛,每个龛中供奉一尊鎏金菩萨。除鎏金菩萨外,其他部分均为金丝楠木。整座佛塔全部采用榫卯工艺,不用一颗铁钉,堪称佛教艺术中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镇馆之宝:<b>东汉石辟邪</b>。这是我们最后一个看到的,在一层石刻厅,这简直就是一个会瞪人的石头,两米高的巨兽咧着嘴,看着还有点凶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是周日上午,参观的游客非常多,博物馆里内容太丰富,我们只能是走马观花,初步了解了洛阳作为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的深厚历史底蕴,感觉收获颇丰,这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博物馆。</p> 02: 龙门石窟·千年古迹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龙门石窟距今已有超过1500年的历史,其大规模开凿始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公元493年,历经北魏、隋唐、宋代等朝代的持续营造。龙门石窟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如今这里仍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多达10万余尊,以及碑刻题记2800余品,彰显着古代艺术的瑰丽与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我沿着伊水河畔走近龙门石窟时,看着那西面山上大大小小的石窟星罗棋布,我的心被震撼了,虽然历经千年,很多佛像损坏非常严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是周日下午,前来龙门石窟的游客摩肩接踵,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沿台阶时而上下顺序参观一个又一个对外开放的佛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莲花洞</b>:北魏孝昌年间(525-527年)所造,因窟顶刻有一朵巨大的莲花而得名。正壁为释迦牟尼佛立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龙门石窟最著名的当属奉先寺的<b>卢舍那大佛</b>。当我站在大佛脚下,抬头仰望那慈悲祥和的面容时,内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历经千年风雨,卢舍那大佛依然栩栩如生,它不仅是艺术的杰作,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当然关于他(她)的传说也有很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跨过伊河来到河东岸,远眺河对岸的卢舍那大佛及西山上尊尊佛像,一种强烈的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满心皆是对古人智慧与技艺的赞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我离开龙门石窟时,那尊尊历经千年风雨却依旧庄严的佛像始终浮现在我脑海中,即震撼于千年前古人的鬼斧神工,也感慨岁月对这些瑰宝的磨砺 ,更对眼前的一切充满了珍惜与敬畏。</p> 03: 白马寺·佛国奇境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洛阳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因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而闻名,它也是全世界唯一拥有中、印、缅、泰四国风格佛殿的国际化寺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一上午我们来到白马寺,寺内古木参天,香烟袅袅,佛殿庄严,游人如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钟楼</b>:初建于元代,明代重修。现今的钟楼建于1991年。据史载:此钟可与远在25里外的洛阳城钟楼上的大钟形成共鸣,使得“洛阳两古钟,东西相和鸣”。故“马寺钟声”被誉为“洛阳八大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入白马寺后,第一座殿是天王殿,它庄严肃穆。往后依次是大雄宝殿、千佛殿、接引殿,每一座殿堂都各具特色,建筑风格古朴典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清凉台</b>:又称为“空中庭院”,相传这里曾是汉明帝刘庄幼时避暑和读书的地方,后来成为天竺高僧下榻和译经之处。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进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入清凉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毗卢阁,为重檐歇山楼阁式建筑,飞檐斗拱,气势恢宏。阁内供奉着毗卢遮那佛,左右分别立着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合称“华严三圣”。佛像的神态宁静而安详,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佛法智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在清凉台的周围,环绕着配殿、僧房和廊庑等建筑,布局严谨,错落有致。这里的每一块砖石、每一棵古树,都似乎在默默讲述着过去的故事。毗卢阁是今天在白马寺唯一让我仔细观看的寺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白马寺的另一吸引人之处是在寺院的西南角,完全是异国风情,这里坐落着泰国风格佛殿、印度风格佛殿和缅甸大金塔等,它们与传统的中式建筑相互辉映,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泰国佛殿苑,通过文字、佛殿等详细介绍了泰国风格佛殿苑的创建初衷与不断扩建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加强我国与缅甸之间悠久的友谊和佛教文化交流,缅甸大金塔复制佛塔于2014年6月30日举行落成庆典仪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游览白马寺,这座千年古刹,让我感到它不仅是一座宗教场所,更是一座文化的宝库;它融合了中、印、泰、缅等多国的佛教文化特色,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吸引着无数的国内外游客和佛教信徒前来参观、朝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白马寺内游人实在太多。</p> 04: 洛阳牡丹·国色天香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洛阳牡丹甲天下”、“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些深入人心的诗句均出自于古代诗人对洛阳牡丹的赞美。虽早已倾心于洛阳牡丹,但今年则是第一次前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我们来到<b>王城公园</b>,这是洛阳牡丹花会发源地、历届洛阳牡丹花会主会场。虽然前两天的大风吹蔫了、吹谢了很多娇贵的花,特别是抖音上播放人们排大队争相一睹的“金丝贯顶”牡丹花已过花期、无缘见芳容,但无数游客仍为一睹洛阳牡丹的美丽而前往,我也是其中一位。好在大棚里的牡丹免遭大风的影响,大片各色牡丹依然绽放,仔细观看,还是很令人心情愉悦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牡丹的品种非常多,只看花我是不认识具体的品种,幸亏各品种花边上都有牌子介绍,我便拍花又拍牌,回家后对照牌子在网上进一步查找相关信息,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海黄牡丹:以纯正的黄色花朵著称,被誉为“金牡丹”,是牡丹中极为罕见的极品品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初乌牡丹;花朵呈墨紫色,色泽深邃,被誉为“黑牡丹之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火鸟牡丹:属火红色菊花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离开洛阳之前,又抓紧时间前往<b>中国国花园</b>,因介绍这是我国最大的牡丹专类观赏园,这里的牡丹种植规模更为宏大,品种也更加丰富。尽管大风过后,不少牡丹已失去了往日的盛颜,但依然有大片的花海映入眼帘。在一处角落,一株珍稀的绿色牡丹吸引了我的目光,它的花朵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行观赏洛阳牡丹也是我们来洛阳的重头戏之一,在王城公园和中国国花园观赏牡丹后,给我的感觉是洛阳牡丹名气最大,历史最悠久。来洛阳看牡丹更多的是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厚重与魅力。</p> 05: 老君山·道教名山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月15日我们前往位于洛阳市栾川的老君山。老君山原是座道教名山,相传为太上老君修炼之地。近年本一句广为流传的“远赴人间惊鸿宴,一睹人间盛世颜”的经典词将老君山成为河南网红打卡地,我们也是慕名而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事先在网上查阅,老君山为了方便广大游客登顶,有二级索道可直达山顶,不用走太多的路、爬太高的山。因此对上老君山觉得是件不难的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事事难预料,仍是由于前几天的大风,为保证游客的安全,老君山封山三天,15号刚开山,迎来客流高峰。由于游客太多,等待乘坐索道就必须排很长时间的队,因此我们仅乘坐一级索道,之后我在家人的鼓励与陪伴下,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并不特别有力的双腿,用时约4个多小时终于登上海拔2200多的老君山最高峰:伏牛山主峰,一睹屹立于山巅之上的金顶道观群。虽然现在所见的建筑群为2013年竣工,但其建筑风格融合传统道教元素与精湛工艺,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包括老君庙、玉泉顶、亮宝台等标志性建筑,三座金顶(<span style="font-size:18px;">包括金殿、亮宝台、玉皇顶)</span>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宛如仙境中的琼楼玉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了一级索道后从中天门开始往上爬,首先要上一段518级台阶的天梯,边上边对这又高又陡的台阶发怵,“老君山如此难爬,我这老胳膊老腿,能上的去吗?” 即来之则爬之吧!在家人的鼓励与陪伴下,爬一段歇一会儿,调整调整呼吸,一步一步向上、向前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爬山虽非常艰辛,但一路看景也是非常惬意的。老君山的山峰连片耸立,非常壮观,其景色与张家界天子山的峰林有些相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终于爬到二级索道出口处,沿云景天路行走在悬于千米高空的狭窄栈道上,沿十里画屏行走在需不断攀爬的崎岖山路上,边走边爬边欣赏,俯瞰山谷美景,形态各异的山峰拔地而起,有的像利剑直插云霄,有的似仙女亭亭玉立,还有的如骆驼负重前行。形成步移景异的神奇景象,“远观成林,近看成峰”,其独特的地质构造,造就了令人赞叹的奇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仔细看,左面山上似有一位呼之欲出的仙女,这就是“仙姑迎客”景观,你看出了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爬了近3小时的山路,远远看到老君山的最高峰:伏牛山脉主峰,为自己继续登顶注入了一股力量,继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中天门开始登山,过救苦殿、观音殿,走云景天路、沿十里画屏山路,历经近4小时终于登上山顶。站在老君山最高峰—伏牛山主峰,俯瞰群山连绵,金顶道观群金碧辉煌,我不禁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折服,兴奋之中全然忘却自己的周身疲惫。</p> 06: 应天门·热闹非凡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洛阳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的正南门。夜幕降临,这座隋唐洛阳城的重要城门,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壮观。真没想到这里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应天门夜晚的主角之一无疑是那些身着漂亮汉服的各年龄段的靓女们,走进其中,只觉自己仿佛穿越至大唐时代……据说全国各地的年青女子(很多大学生)专程来洛阳,只为穿汉服、拍照,来一次令人难忘的穿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应天门是隋、唐、武周帝国的大朝正宫、世界性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在这座城楼上,隋炀帝开创了万国来朝,李世民下达过焚城令,唐高宗过问了“韩国政事”,武则天发表了登基演说,唐玄宗接见了日本遣唐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天晚上我登上城楼,参观应天门遗址之后,俯瞰着灯火辉煌的洛阳城,感受隋唐盛世之夜,心情还是有些许的兴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终于完成了五天洛阳之行的梳理工作。五天的洛阳之旅转瞬即逝,这是一次特别快乐的旅行。一方面,洛阳这座古都的千年古迹、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美食佳肴给我留下了深刻且难忘的印象。另一方面和家人、老弟及南京表弟俩口一起相约出行,一路上被浓浓的亲情所包围,一起快乐的游、快乐的聊,并又为下次出游锁定目标和时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