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记忆

火眼金睛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的唯一一次上访</p><p class="ql-block"> 1975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4个年头,月工资45元8角,跟着我生活的姥姥己去世,母亲和弟弟住在普集镇我买的两间土墙草房里,妹妹在岐山县下乡。</p><p class="ql-block"> 这些工资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有些捉襟见肘,为了能和母亲、弟弟生活在一起,节约开支。从1974年开始,我就多次找车间丶段领导要求调动工作,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在一次干活中,同组的马师付给我出主意说,把你家的情况和要求写清楚,去分局找高克书记,给他说说,高书记那人可好了。于是我写了份调动申请报告,详细写清楚了家庭情况,拿着就去找高书记。结果分局门卫死活不让进,无功而返,马师付说你真笨,进不了门,你不会翻墙?你翻墙进去,直接上三楼,门上有牌子,见不着高书记,你就在那儿等。在马师付的鼓动下,我怀着忐忑的心情,从分局后围墙翻了进去,上了三楼,找到高书记办公室,敲门进去。高书记果然平宜近人,问我是那个单位的,叫什么名子,找他有什么事?并指着他对面的椅子,让我别紧张,坐下慢慢说。我穿着一身油包工作服,怕把椅子弄脏不肯坐。高书记看出了我的心思,顺手拿了张报纸递给我,说垫在椅子上,坐下说。我坐在他对面,讲了我们家的情况和调动申请。他问我写报告了吗,我掏出写好的申请报告。他认真看了一遍,说你稍等,他拿起电话,叫信访办主任来一趟。不一会进来个女同志,高书记对她说,你带他去你办公室,详细了解一下情况,再给他们段党委书记打电话,落实一下情况,如果情况属实,应该给办理调动,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又对我说,你跟刘主任去吧,只要你讲的是实情,段上不给办,你再来找我。</p><p class="ql-block"> 来到信访办公室,刘主任先和我谈话,又看了我写的报告,然后给段党委书记打电话了解落实了情况,传达了高书记的意见,并说你们给他解决了吧,高书记对他讲了,段上不给办,还让他来找高书记。</p><p class="ql-block"> 我回到段上,党委书记说,你还怪能嘞,小小年纪可会上访了,你去找人事主任吧,我给他说过了。</p><p class="ql-block"> 这是1975年11月的事情,过了元旦,76年元月份就顺利地把我调回了普集镇配电工区上了班,解决了我们家的实际困难。</p><p class="ql-block"> 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仍时常想起,高克书记接见我时的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高克书记是帮助过我,值得我感恩的贵人。在这样好的共产党干部领导下,你不想努力工作,都由不得你。党组织对职工生活的关怀,正是从这一点一滴的具体工作体现出来的,使群众从内心感激党,积极为国家建设努力工作。</p><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