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赛二日游 <p class="ql-block">美篇名/小星星</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328675</p><p class="ql-block">撰文/小星星</p><p class="ql-block">摄影/小星星</p><p class="ql-block">摄影器材/HUAWEI Mate20X</p><p class="ql-block">时间/2024年10月23日</p> <p class="ql-block"> 10月23日上午,我们从巴黎乘高铁,穿越南法,下午抵达法国第二大城市马赛(Marseille)。</p><p class="ql-block"> 下车便让人感受到地中海湿润的空气,阳光下的太阳雨淅淅沥沥,似乎展现地中海的个性。马赛圣夏勒火车站建于1848年,座落在马赛城北的圣夏尔勒地区的一处山岗上,因地制宜,在车站的东南角建造美丽的车站广场,顺着山城修建的阶梯向下,进入城区繁华热闹街区,阶梯两旁从上至下依次矗立着精美雕塑和造型优美的喷泉,从外观看很难想象这是一座四通八达的火车站,更像是一座古老庄严美丽的宫殿。</p><p class="ql-block"> 提起马赛,自然想到《马赛曲》。法国大革命时间有许多鼓舞人心的歌曲,法国第二大城马赛的工人革命队伍高唱这首原名为《莱茵军团进行曲》,浩浩荡荡地开进巴黎,由此成为法国国歌。</p> <p class="ql-block"> 立于火车站广场,极目远眺,贾尔德圣母院䇄立贾尔德山上,整个马赛城几乎被山丘包围,呈现出字母“U”型,凹处为深水港湾,开口处通向辽阔的大海。俯瞰山下,城区内街道顺着山势,与重庆相似,古老的房屋栉比鳞次,街巷纵横交错,到处都散发着历史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马赛港是地中海沿岸最大港口、欧洲第四大港口,圣夏乐火车站成为水陆运输的交通枢纽,这里的高铁列车包括了TGV、IDTGV、AVE、TGV Thalys、TGV Lyria、欧洲之星和Ouigo,可以直达几乎法国所有的大中城市和欧洲各国的都城或名城。发达的现代交通使马赛成为南法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如果简单比较,巴黎等同于北京、马赛就等于上海。</p> <p class="ql-block"> 我们预订的伊比诗酒店就在车站的东北角,步行大约5分钟。这是一家星级旅游酒店,干净整洁、设施齐全,美中不足就是床太窄小,不到1米宽,床垫滑不溜溜的,一不小心便掉下床,本来睡眠质量不好,晚上还得小心翼翼,睡得更不踏实。但是,C老师挑选的酒店位置极佳,不但风景秀丽,更主要是出行方便。火车站北面是长途公交车站,南面有几条地铁,乘地铁出行节省许多时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放下行李,我们便急匆匆地奔上街去。从地铁出来我不知道她们要去什么商场,反正跟着走就行。由于语言沟通不畅,加上雨水时大时小,我们钻进一栋大楼,里面与国金街相似,中间是通道,两旁是商铺,只是与国内许多商业广场一样,大部分商店没开门,来往的人们仅仅将这里当作避雨走廊,虽然人多,但显得萧条。出门后才知道这栋高大且长有百米以上的大楼是“甘迪斯欧洲中心”</p> <p class="ql-block"> 从甘迪斯欧洲中心南侧门出来,误打误撞,马路对面是“春天百货商场”,正好我们进去购买点小礼品。商场里面顾客熙熙攘攘,店铺装饰华丽,商品琳琅满目,与长沙的“春天百货商场”差不多。商场内保安不少且虎视眈眈,看来法国小偷不少。已近晚餐时间,据说“马赛鱼汤”名扬天下、味道鲜美,我们看着商业广场指路牌按图索骥,寻找餐馆。</p> <p class="ql-block"> 餐馆没找到,却再一次误打误撞到了“瓦皮诺海港”。商业广场二楼的露台面对海港,万吨巨轮紧贴在露台旁的码头。雨已停了,但天空仍然乌云密布,把海水染成深蓝,夕阳从云层的缝隙中射出一缕缕光束,在水面洒上一片粼粼波光。我们被眼前深蓝所吸引,与其他游客一样,倚着露台的栏杆,痴迷着震撼人心的景色。姑娘凭栏远眺,在她的墨镜中,也许波浪成为跳跃的音符。欧洲大妈更会享受,就着冰淇淋咽下海景。马赛作为地中海的天然深水良港,自古以来汇聚多元文化和移民,包容性极强,如大海容纳百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时间的指针催促着我们,依依不舍离开露台,晚餐还是想品尝马赛鱼汤。离开春天百货大楼,询问了一位当地人,他伸臂指向甘迪斯欧洲中心南边的街区。穿过马路,这里是成片的老房子,一楼都是商铺,尤其餐馆多,但就是没有找到马赛鱼汤。在马赛主座教堂旁不远之处,看到一家中餐自选餐馆,老板娘是个年轻的温州女人,颇有几分姿色且健谈,她的孩子已放学,正在餐馆顶里面的小桌上做作业。我们便与她攀谈起来,她告诉我们,马赛鱼汤这片地方没有,要去马赛旧港附近才有,而且你们不一定能接受鱼汤的味道。天色已晚,亲不亲中国人,我们各自挑选了三四个菜,特别是有大家都爱吃的青菜,人均10多欧元便填饱了肚子。餐毕,乘地铁回酒店休息。</p> <p class="ql-block"> 24日一大早,我们赶到马赛旧港,准备从旧港乘船登上伊夫岛,心情有点激动。伊夫岛是距马赛港3.2公里、地中海中的一座小岛。岛上由法国国王法兰西斯一世于1524年建造的城堡,后改为国家监狱。19世纪法国作家大仲马在其小说《基度山伯爵》(1844-1845年)中将该城堡作为背景之一,该城堡因而著名。在七十年代中期,据说在广州,一部《基督山伯爵》可以换一部价值180元人民币的永久、凤凰自行车。要好的同学相互传阅,我在规定的一夜之间读完这部通俗神奇的小说,年轻时血气方刚、嫉恶如仇、惩恶扬善、快意恩仇,仿佛基督山伯爵入住了我青春驱体,至今还随着血液在体内流淌。及至到码头,售票处公告,因天气原因,今天去往伊夫岛的船停航,真是扫兴。看着黑压压的乌云,只能望天兴叹。</p> <p class="ql-block"> 马赛旧港还在睡梦中,没有一只海鸟飞过,没有一声轮船鸣笛,成千上万的私家游艇泊在自家的码头停船位,桅杆静立在深蓝色的海面,如一片森林,一切都在黎明的平静之中,唯有天上的乌云不断翻滚,时浓时淡,阻挡不住朝阳从云的缝隙中射出,宛若一幅美丽油画。看到眼前景色,让我想到印象派大师莫奈的著名画作《日出.印象》,光色美妙变幻,不仅令人眼前一亮,而且撩动心弦。</p><p class="ql-block"> 2600多年前,远航的希腊人在今天的法国海岸边发现了一处海港——拉希东海港,而这也正是马赛最早的源起,位于马赛市中心的名胜——旧港(Old Port)。</p><p class="ql-block"> 说是旧港其实不旧,码头停泊的现代游艇横竖成片,第一次看到有这么多游艇和海轮的海港,大海轮竟然停在离海岸伸手可触的地方,足以说明这是一个天然深水良港。港湾沿岸高楼栉比鳞次,所谓高楼就是六层楼高,在法国绝大多数楼房都是六层左右,与巴黎一样的奥斯曼风格,这些楼房沿着U形海岸,形成了一堵巨墙,难找到一丝旧痕。所谓“旧”是指马赛旧港是后来的法国第二大城市及最大的海港城市马赛最早的源起。</p> <p class="ql-block"> 不能登伊夫岛,我们马上调整行程,60路公交车可直达“圣母加德大教堂”(Basilique Notre Dame de La Garde),我们找到马赛旧港60路公交车车站就在百十米开外。虽然乌云压顶,小雨时歇时下。失去了参观伊夫岛的机会,即使可能有大雨倾盆而下,我们不能再失去登山观景的机会,山海相拥的风景吸引着我们,守护圣母神殿仿佛在向我们招手。</p><p class="ql-block"> 登上60路公交车,乘客不多,我们各自找个座位坐下。贾尔德山不高,沿着山坡满是古老民居,有罗马风格、巴洛可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希腊风格等。在旧港寻觅不到的古迹,这里随处可见。民居收拾得干净整洁,窗台和门前点缀着花花草草,很有情调。盘山公路柏油路面油亮,但道路狭窄,且如羊肠般曲曲弯弯。大巴司机技术娴熟,不带一脚刹车,左一把方向右一把盘子,汽车相对平稳行驶在山路上。在狭窄道路的转变处,看似不可能容纳两辆车的宽度,两部大巴车竟然可以顺利会车而过,令人不可思议和赞叹。</p><p class="ql-block"> 20分钟左右,我们登上了贾尔德山,下大巴车,圣母教堂披着金光闪闪的阳光,在浓云的衬托下,更加凸现出雄伟壮观,高高地屹立在峰顶。</p> <p class="ql-block"> 登上马赛最高峰贾尔德山,迎面吹着凉爽的海风,远眺地中海,心旷神怡。阳光透过云朵在地面和海上形成一块块黑白格子,伊夫岛正好被阳光照跃,在蓝色海水衬托下金光闪闪。从这里俯看马赛全城,眺望地中海风景角度极佳。</p> <p class="ql-block"> 伊夫岛长300米,宽180米,是马赛港最小的岛。国王法兰西斯一世却看出了它的防御价值,于1542年建立了伊夫城堡。后来成为国家监狱,曾囚禁过许多王子、王公贵族的后代(如米拉波),还有新教教徒、政治犯、革命家等。</p><p class="ql-block"> 19世纪法国作家大仲马,将该城堡作为背景之一,以被关押在这里的法利亚神甫和爱德蒙·邓蒂斯成功地逃了出该城堡为故事原形,写出著名小说《基度山恩仇记》,伊夫堡因而著名。一部小说带出一个旅游景点。因天气原因不能登岛,只能登高一望。</p> <p class="ql-block"> 圣母大教堂是最亲民的大教堂:</p><p class="ql-block"> 贾尔德山顶上的贾尔德圣母大教堂,又叫守护圣母圣殿,教堂配有一座46米高的钟楼。大教堂主体建筑上方有一座金色的高达9.7米的镀金圣母像,据说,几乎在马赛的任何角度都可看到这尊闪闪发光的圣母像,大教堂也因此成为马赛的标志。</p><p class="ql-block"> 这座教堂在马赛人民心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他们亲切地称其为“好母亲”。每年8月15日圣母升天节,教堂都会举行盛大的宗教仪式,吸引了大量的信徒和游客前来朝圣。许多马赛人会将家中的重要事件,如婚礼、洗礼等,与教堂联系在一起,希望得到圣母的祝福和庇护</p><p class="ql-block"> 圣母大教堂金碧辉煌,每天凌晨2点,会有30名僧侣进行第一次祷告,下午回到僧房进行晚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圣母大教堂是航船保护神:</p><p class="ql-block"> 走进教堂瞬间就会被满墙的船只模型震撼。这些可不是普通装饰品——水手们每逃过一次海难就供奉一艘模型船,最大的三桅帆船对应着1873年那场死里逃生的十二级风暴。</p><p class="ql-block"> 天花板马赛克藏着真正的技术含量:超过200万块金箔镶嵌的圣母像,在特定角度会投射出帆船倒影。文物保护专家最近发现,这种光学效果能精准指示冬季捕鱼季的启航时间,堪称古代黑科技。</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马赛人与上帝对话的最佳场所,这是一种另类供奉,如同中国东南沿海供奉的“妈祖”。</p> <p class="ql-block"> 圣母大教堂是守护马赛城的武装要塞:</p><p class="ql-block"> 教堂内梁柱上挂着马赛球队1993年欧冠夺冠球衣,神父的解释令人莞尔:“上帝也爱看点热血比赛。”</p><p class="ql-block"> 千万不要被这些另类和幽默所蒙蔽,在教堂的大厅之下,是一座军事城堡。</p><p class="ql-block"> 圣母加德大教堂最反常识的设计藏在游客脚下。1524年弗朗索瓦一世修建的双城堡防御体系,至今仍能在地基中找到痕迹——教堂西侧立柱内部检测出火枪射击孔改造的通风口,东侧台阶下方还保留着运送弹药的斜坡道。</p><p class="ql-block"> 教堂前的吊桥独一无二、令人疑惑不解,其实是教堂最精妙的安全设计。1853年重建时,建筑师突发奇想把吊桥系统引入宗教建筑——白天放平作通道,夜晚升起变屏障,从而使教堂(城堡)的安全系数提高70%。</p><p class="ql-block"> 当你站在教堂中,你的脚下就是古代城堡士兵巡逻的暗道。</p><p class="ql-block"> 这或许是二战期间德军放弃轰炸此处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 圣母大教堂是神秘的教堂:</p><p class="ql-block"> 俯瞰全城的观景台,脚下有许多带有孔洞的铺路石。这些可不是年久失修,而是故意留空的石砖组成了巨大的“风向玫瑰图”,老船长们靠这个判断出海时机。现代气象局的数据对比显示,其准确率竟与现代仪器相差不足5%。</p><p class="ql-block"> 找找唱诗班座椅下的船锚刻痕,那是18世纪海盗头子留下的忏悔记号——据说摸三下能防职场小人,灵验程度比国内转发锦鲤高多了。</p><p class="ql-block"> 最神秘的当属从卡拉拉运来的玫瑰大理石。2018年检测发现这些石料含有微量放射性元素,地质学家推测可能是运输船途经铀矿区的意外沾染。不过当地导游总爱开玩笑:“所以单身男女多来摸摸石柱,说不定能增加‘孕’气。”</p><p class="ql-block"> 难怪我进教堂就感到人声鼎沸,摩肩接踵,一点不像其他教堂安静且肃穆。不时听到男女声发出尖叫伴随着开心的哈哈大笑声,估计不是摸到了海盗留下的忏悔记号,就是多摸了一下带有“孕”气的石柱。</p> <p class="ql-block"> 站在贾尔德山上,可以看到韦洛德罗姆球场,法国第二大体育场,也是马赛队的主场。1937年建场,几经翻修,最近一次是2014年。自建成以来,这里还承办了所有在法国举办的重大赛事,包括1938年和1998年世界杯,1984年和2016年欧洲杯以及2007年橄榄球世界杯。也是2024巴黎奥运会的主要比赛场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此外,许多世界巨星还在这里举办过演唱会,包括滚石乐队(The Rolling Stones)、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席琳·迪翁(Céline Dion)和AC/DC乐队。</p> <p class="ql-block"> 从贾尔德山下来,仍乘60路公交大巴,在盘山小路上环绕,回到马赛老港已近午时。</p><p class="ql-block"> 参观圣母大教堂趣味十足,感到不虚此行。如果再品尝闻名于世的“马赛鱼汤”,虽说没登伊夫岛,马赛游也可说是圆滿。</p> <p class="ql-block"> 马赛旧港鱼市全球闻名,每天早上8点至中午1点,在旧港石台上,摆出一长串鱼摊,背后是湛蓝的地中海水。渔民驾着五颜六色的渔船,将在地中海捕捉的鱼放在摊上宰杀出售,这里每一条鱼都是活蹦乱跳的鲜货。鱼市日复一日,从不改变。马赛人无论是狂风暴雨都会来此卖鱼,与虾、螺、贝一起做成美味的马赛鱼汤或是其他菜肴。</p> <p class="ql-block"> 马赛鱼汤,号称是马赛名菜,从广告宣传看,似乎没吃过马赛鱼汤就没到过马赛,就像没吃过火宫殿的臭豆腐就没到过长沙一样。我和晓北都是“吃货”,C老师和小妹尽管胃口小、不爱吃,但也都被鼓动得想尝尝。中午,我们在旧港边一家较为豪华、看着顺眼的餐厅坐下,据说就是这几家马赛鱼汤最正宗。</p><p class="ql-block"> 前菜甜点法棍面包都不错,大家吃得很开心,及至鱼汤上桌,那股味道有点刺鼻,用汤勺尝一口,又咸又腥如同海水,她们浅尝辄止,我还是就着面包吃完了昂贵难咽的食物。实话实说,马赛鱼汤除了咸还是比较鲜,只是我们不习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特有的饮食习惯,北京的豆汁王致和的臭豆腐,广西的螺蛳粉,长沙的臭干子,云南的肉芽子,南京的毛鸡蛋……。</p> <p class="ql-block"> 在马赛就是围着海港转圈。主教座堂建在马赛老港旁,市政厅建在老港旁,法国餐厅建在老港旁,街道随着U型老港层层向上,房屋建筑也是依势层层而建,就像体育场的看台。</p><p class="ql-block"> 马赛主教座堂是一座拜占庭-罗马式风格的罗马天主教的主教座堂,矗立在马赛的旧港北部祖列特(Joliette)区的海岸上,建筑外观气势宏伟,内部装饰细腻华丽。 1852年,拿破仑三世为教堂奠定基石,但使用独特的修建材料筑造——绿色的佛罗伦萨石头和白色的大理石,因此直到1896年才竣工并被封为宗座圣殿。</p> <p class="ql-block"> 走累了,便寻个咖啡店或餐馆打街的椅子歇歇,吹着凉凉的海风,面对海港发呆,看港湾中千舸往来,四面八方船只集聚马赛。海鸥好似强盗般的飞速盘旋、抢劫食物,不时发出高亢响亮“嘎嘎”的叫声。</p> <p class="ql-block"> 马赛的文艺巷子被称为篓筐老城,是马赛最具有艺术气息的历史街区之一。篓筐老城位于马赛主教座堂附近,建于17世纪,因一条著名酒馆的招牌“篓筐”而得名。近年来,欧洲基金会资助修缮后,吸引了世界各地60余位不同风格的艺术家驻地创作,街区充满色彩斑斓的涂鸦和独立小店,兼具历史厚重感与现代艺术氛围。我实在不想走了,坐下休息。C老师和小妹吃得不多,爬坡很快,她们干劲十是沿着山坡的小巷爬了上去。</p> <p class="ql-block"> 古救济院中心拥有一个富于艺术感的庭院、考古学博物馆(Musée d'Archéologie)以及非洲艺术、海洋和美洲印第安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African, Oceanic & American Indian Art),十分引人瞩目。</p><p class="ql-block"> 约半个时辰,C老师和小妹坡上回来,美滋滋地谈论着篓筐老城和古救济院的艺术美感。</p> <p class="ql-block"> 马赛市政厅。马赛市政厅位于马赛第二区海堤,老港北岸,17世纪建筑,1948年列为法国历史古迹。该市政厅是马赛旧港少数幸免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古建筑,其附近便是风景如画的马赛主教座堂和罗马码头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马赛市政厅最终建立于17世纪,象征着国王路易十四赐予马赛市新的政治地位。在法国革命期间,马赛市政厅涉嫌是联邦党人藏身之处,险些拆除。1914年,建筑师克拉斯垂耳(Clastrier)改建屋顶,使得整体外观改变。1943年德国占领该地区,大肆破坏,市政厅是少数幸存建筑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 市政厅旁的小广场,上面摆了一行巨大的花盆,每个花盆有两米高,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大的花盆,浪漫的法国人只有没想到的、没有什么干不到的。躺在花盆下的躺椅上,总有点怪怪的感觉,好像睡在一棵大树下做黄梁美梦。</p> <p class="ql-block"> 由于不熟悉地形,我们爬坡从后门进入马赛隆尚宫。这是一处非常漂亮的公园,古树蔽日,绿草如茵,瀑布如帘。罗马式建筑又有浓烈的巴洛克风格和东方风味,高大庄严,左在对称,浮雕装饰,雕塑成群,具有皇家园林气派。及至隆尚宫正面才看到它真正宏伟的气势。但隆尚宫不是宫殿,而1862年修建的一座水塔,19世纪初,马赛缺水严重,旱灾频发。为彻底解决此问题,马赛市政府于1839年建成了引杜朗斯河水入马赛的引水工程,后人为纪念这一工程,在水库上方修建宫殿,命名为隆尚宫。(Longchamp)的意思就是“狭长的田野”。隆尚宫的基本格局是中间是群雕和喷泉,两边各延伸出去一段回廊,回廊的尽头各有一座博物馆,分别是美术博物馆和马赛历史博物馆。群雕中立者为河神,左右两女神各持葡萄和麦穗,象征酿酒和农业,外围几头效忠的公牛象征卡马尔格地区的畜牧业和斗牛传统。四蹄翻飞、精神百倍的牛群,烘托出洪荒时代诸神骖龙驭凤、混战天地的气魄。女神脚底下那个庞大外凸、腐化严重的底座如同巨兽大张着的嘴,生着石钟乳似的数根砥柱,真是“犬牙交错”。应该是年深日久的缘故,底座的上下“嘴唇”生出密密实实苍绿的苔痕和牙垢似的水渍。</p><p class="ql-block"> 正值中法建交友好年,法国的很多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对中国游客免费开放,C老师和小妹自然不会放过每一次欣赏艺术之美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我坐在隆尚宫正面的长椅上,惬意地吹着风,舒展疼痛的腿,看着一座座精美雕像和从怪兽大嘴中汹涌而出的“口水”,享受着眼前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25日上午,我们进入马赛火车站,高铁停在站台上,几乎无人看守,我们按照车站电子显示牌找到所乘列车车厢。旅客不是很多,我们行李集中在一起,4人相对而坐。来法国前听说展览馆、车站等人群集中的地方有小偷出没,所以在这些地方高度保持警惕。</p><p class="ql-block"> 法国的高铁很舒适,虽然没有我国高铁那么快,但车厢内干净整洁,人性化设计较多,行李架、衣帽挂等与国内高铁车厢不一样,变化较多,不像国内高铁车厢“千篇一律”。</p> <p class="ql-block"> 短暂的两日游,对这座地中海重要港口城市缺乏真正了解,所见所闻却很有趣,值得回味。</p><p class="ql-block"> 马赛是座古老的城市,古色古香的街区和建筑,众多的文化古迹,保留着深厚的文化沉淀。现代化的港口,巨大的轮船,繁忙的铁路和港口,豪华的商场,南来北去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群,呈现现代都市景象。 既有老港的渔村风情,又有现代化都市景观,历史遗迹与现代建筑交织,自然山海与市井烟火共存,风貌丰富多变,气象万千。临地中海而建,蔚蓝海岸线延绵,港口帆影点点,伊夫岛矗立碧海之中,生动诠释地中海的壮阔与浪漫。马赛的多元、历史与海景,难以三言两语多维度刻画。若用“海纳百川”来形容,好像更贴切我们在贾德尔山上看到的碧波万倾、千舟竟帆、有容乃大、波澜壮阔的宏伟景象。</p> <p class="ql-block"> 马赛火车站文艺复兴风格的外墙。</p> <p class="ql-block"> 马赛火车站又叫圣夏乐火车站,是法国最漂亮的火车站。其站外广场依山势而建,有美丽的喷泉,长长的楼梯,阶梯两旁有一尊一尊漂亮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 甘迪斯欧洲中心大楼。</p> <p class="ql-block"> 马赛春天百货大楼。</p> <p class="ql-block"> 瓦皮诺港落霞。</p> <p class="ql-block"> 在春天百货阳台上欣赏日落的姑娘。</p> <p class="ql-block"> 在港口观景台坐在轮椅上,边吃冰淇淋边欣赏海景的老太太。</p> <p class="ql-block"> 马赛地铁通道的墙壁上仍留着巴黎奥运会的宣传图案。</p> <p class="ql-block"> 马赛骑警。</p> <p class="ql-block"> 马赛旧港风光。</p> <p class="ql-block"> 隆尚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