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成都(2)

孙光海

<p class="ql-block">👉东郊记忆</p><p class="ql-block">前身是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代号773厂,106信箱),该厂是“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项目之一,被称为“中国的伦敦西区”。</p> <p class="ql-block">👉映秀镇</p><p class="ql-block">隶属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地处汶川县南部,东靠都江堰市,南连漩口镇,西南邻三江镇,西接耿达镇,幅员面积397.74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5.12”汶川特大地震映秀镇中纪念馆</p><p class="ql-block">位于213国道渔子溪村,由中国工程院何镜堂院士主持设计,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于2009年12月动工建设, 2012年5月12日正式对外开放,完整的呈现了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过程中党中央英明决策,社会各界大爱援建,灾区群众自强不息、感恩奋进的伟大精神。</p> <p class="ql-block">👉四川汶川大地震漩口中学遗址</p><p class="ql-block">漩口中学原在汶川县漩口镇,因修建紫坪铺水库,搬迁至映秀镇,2006年9月建成使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受损。震后,漩口中学的废墟被作为遗址保留,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汶川县保存较为完整的大型遗址。</p> <p class="ql-block">👉文殊坊</p> <p class="ql-block">👉文殊院</p><p class="ql-block">又名“空林堂”,始建于隋大业年间(605~617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资重建庙宇,改称文殊院。文殊院是成都市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佛教寺庙,坐北朝南,建筑为典型川西平原古建风格,主要为木构建筑。</p> <p class="ql-block">👉武侯祠</p><p class="ql-block">始建于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原是纪念诸葛亮的专祠,亦称孔明庙、诸葛祠、丞相祠等,后合并为君臣合祀祠庙。1961年3月4日,武侯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锦里</p><p class="ql-block">2004年10月底正式开肆,以民末清初川西民居作外衣,三国文化与川西民俗作内涵,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形象集中地展示了四川民俗文化的精髓,是三国文化延伸的一次产业化市场实践。</p> <p class="ql-block">👉人民公园</p><p class="ql-block">始建于1911年,是一个集园林、文化、文物保护、爱国主义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公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君平园</p> <p class="ql-block">👉相亲角</p> <p class="ql-block">👉东篱菊</p> <p class="ql-block">👉一号防空洞</p><p class="ql-block">位于成都人民公园内,是成都市唯一一个向市民开放的人防工事纳凉点。始建于1965年,是成都市最早的公共人防工程,20世纪70年代因战备需求扩建,与金河、御河人防工事形成地下网络。</p> <p class="ql-block">👉近现代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鹤鸣茶社</p><p class="ql-block">成立于1923年,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吸引无数文人墨客。茶社的水源来自城南锦江,茶叶采用当年绒花自窖,具有清香适口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年至民国三年,为了纪念保路运动中的死难烈士,<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张澜、颜楷等联名提议,</span>民国川汉铁路总公司在园内修建“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四川保路运动史事陈列馆</p><p class="ql-block">保路运动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人民在保路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了不屈的斗争精神。</p> <p class="ql-block">👉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p><p class="ql-block">该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中阵亡的64万川军修建。纪念碑坐西南朝东北,由基座、碑体、塑像三部分组成,整体高约8米。纪念碑塑像造型是国民革命军人,身背大刀、斗笠、背包,身着短裤,扎绑腿,穿草鞋,手握步枪,跨步向前,即刻准备冲锋,士兵造型的原型是川军班长张朗轩。</p> <p class="ql-block">👉合江亭</p> <p class="ql-block">👉安顺廊桥</p><p class="ql-block">在马可·波罗的游记中,安顺廊桥是他印象中较为深刻的四座大桥之一。全长81米,宽6米,有着明清风格。桥的两侧各有一座仿古牌坊,红墙青瓦,飞檐翘角,曲兰回廊,高度浓缩了中华民族建筑风格之精华。</p> <p class="ql-block">👉安顺廊桥夜景</p> <p class="ql-block">我是@孙光海,</p><p class="ql-block">图片系手机随拍,</p><p class="ql-block">文字源自网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感谢您的阅读与支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