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南京有一块大巨石叫阳山碑材,堪称“天下第一碑”,这是明朝留下的具有神秘色彩的印记,也是明朝皇帝朱棣让很多人想不通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阳山碑材的位置在南京的东北角,我们去这里太不方便了。幸好有了地铁,否则没有专车挺难行的,四月的最后一天,算是专程前往。</p> <p class="ql-block">由碑座、碑额、碑身三部分构成,若将它们垒起,高度达78米,总重31167吨,说“天下第一碑”是货真价实,其体量之巨大令人惊叹,在世界巨石建筑中也极为罕见。</p> <p class="ql-block">踏入景区最初看到的是碑座。已经开出了三面,只剩下一面和底部的部分还与山连着。</p> <p class="ql-block">这是碑座开采出的一面,走在里面,开采出的石缝隙,会震惊到每一个人。</p> <p class="ql-block">碑座底部开出的石洞,高度最少有一米八以上。</p> <p class="ql-block">远远看去,碑座就是一座石山。</p> <p class="ql-block">碑座旁边的一条怪石坡。</p> <p class="ql-block">这是碑头,也叫碑帽,是摆在最上面的。碑帽是用来雕龙画凤的。</p> <p class="ql-block">为何要干那么惊天动地的工程?主流观点认为是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朱元璋修建孝陵而凿,欲雕造“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以歌颂朱元璋的丰功伟绩。但也有观点认为,朱棣此举是为了笼络人心、稳定政局,宣扬其继承皇位的正统性,自证合法。还有人认为这可能只是朱棣的“政治作秀”,并非真的要实施到位。</p> <p class="ql-block">今天正巧遇到一群中学生来这里参观。</p> <p class="ql-block">一位游客,走累了,躺在下面小歇。</p> <p class="ql-block">其实这是一处明朝的烂尾工程,为何干不下去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朱棣迁都北京,主要精力放在北京建设上,无心再为孝陵做过多工程。也有观点认为,阳山碑材体量巨大,以当时的运输技术,大车、旱船等都无法拖运,且南京地理与气候条件有限,不适用于滚木与冰运等方法,加上阳山碑材属于青石,质地较软,不适合长途运输,运输费用也高昂,缺乏资金支持,所以工程中断。另外,有考古发现碑座底部存在大规模渗水层和古河道遗迹,地下水系复杂,这或许也是导致无法解决运输难题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碑座下面的地下水,已经把开凿出的石洞淹没了。</p> <p class="ql-block">一群学生站在碑身开出的缝隙,大部分人都可以站立起来。</p> <p class="ql-block">站在碑身的里面录了一段视频,让人非常震撼。碑身五面脱离山体,其中一面与山体分离成一米宽的“一线天”,阳光可从碑身顶部直射到底部,碑身底部大部分被凿成悬空,展现出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水平。而且碑额上预留了14个突出点用于雕制龙爪龙尾,其雕刻设计也十分精细。</p> <p class="ql-block">历史谜团,由于缺乏正史记载,阳山碑材的起源和停工原因一直是未解之谜。这引发了人们的各种猜测,为其增添了神秘色彩。有人将其与外星文明联系起来,认为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完成这样的工程几乎是不可能的,进而猜测可能有外来力量的介入。</p> <p class="ql-block">阳山碑材景区衍生出不少景区玩乐的项目,这是赌坊。</p> <p class="ql-block">庄家看到我举拍,微笑摆拍算是与游客的互动。</p> <p class="ql-block">扮演丐帮帮主的演职人员。</p> <p class="ql-block">仿衙门,明镜高悬后面的虎图衙门里应该少见。</p> <p class="ql-block">没有烟火,哪来人间。</p> <p class="ql-block">阳山文化也给游客准备了各种吃喝玩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