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记忆只有三代人。因为这三代人能在一起共同生活过。想起臧克家的诗:《三代》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在我的记忆深处,爷爷的身影如一幅被岁月晕染的老照片,轮廓尚在,细节却已模糊。那些关于他的过往,如同被蒙上了一层薄雾,朦胧中透着温暖与怅惘,没有具体印象。值此撰文通过回忆采访还健在的老人等方式弥补,试着以文字固化,传承下去。</p> <p class="ql-block"> 在家族的记忆长河中,爷爷张增堂(1900 - 1983)始终是一座温暖而坚毅的丰碑,如同璀璨星辰,照亮着家族前行的道路。他与奶奶张解氏(娘家西朱崔村)相濡以沫携手走过风雨岁月,共同挑起生活的重担共养育了 5 个子女,开启了我们这个大家庭枝繁叶茂的序章。 爷爷生于世纪之交,那是个动荡的年代,生活的艰辛如影随形,但他从未被苦难打倒,以一双勤劳的手和无比坚韧的心,撑起了整个家,以吃苦耐劳的精神,换来了一家人的安稳生活。那时,社会局势复杂,百姓生活困苦。为了守护家人,他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智慧,在乱世中周旋。作为家中的顶梁柱,他不仅要面对外界的压力,还要教导子孙为人处世的道理。尽管生活艰难,他却始终坚守着家族的尊严与善良,<span style="font-size:18px;">奶奶则操持着家中的大小事务,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他们的言传身教,让五个子女从小就懂得了勤劳、善良和坚韧的品质。</span>面对恶势力的欺压,他们也毫不畏惧,据理力争,为家人和乡亲撑起一片正义的天空。</p> <p class="ql-block"> 父亲作为家中长子,自幼便跟着爷爷学习农活,传承着那份对土地的热爱与敬畏。爷爷对子女的教育,质朴而深刻,他常说:“做人要踏实,一步一个脚印,别想着走捷径。”二叔张树恒、三叔张树峰在爷爷的言传身教下,也成长为勤劳善良的人,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努力打拼。大姑张树兰(婆家东李湖村)和二姑张树美婆家于屋村),虽为女子,但也秉承了爷爷的坚韧,在生活中展现出女性的温柔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 随着子女们成家立业,孙辈如雨后春笋般相继诞生。我作为众多孙辈中的一员,对爷爷的记忆满是温暖。小时候,爷爷总喜欢把我抱在膝头,给我讲他年轻时的故事,那些平淡又真实的过往,在他的讲述下变得生动有趣。夏日的夜晚,爷爷会拿着蒲扇,坐在院子里为我们驱赶蚊虫,一边乘凉一边唠着家常,柔和的月光洒在我们身上,那是童年最美好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爷爷对待每个孙辈都一视同仁,关爱有加。他会在集市上给我们带回小零食,虽然并不昂贵,却让我们欣喜若狂。在他眼中,无论是孙子还是孙女,都是家族的希望,他用自己的方式,给予我们无尽的关怀与鼓励。</p> <p class="ql-block"> 爷爷对待邻里,也是热情友善,哪家有困难,他都会主动帮忙;面对生活的挫折,爷爷从不抱怨,总是默默努力,寻找解决办法。这种代代相传的精神,早已融入我们的血液,成为我们面对生活的指引。如今爷爷早已作古,但他们的故事和精神,却如同家族的传家宝,在岁月的洗礼中愈发珍贵。他们的经历让我明白,家族的传承,不仅是血脉的延续,更是精神的接力。</p> <p class="ql-block"> 时光流转,24个孙辈们(5个孙子10个孙女和4个外孙子5个外孙女)渐渐长大,各自成家。重孙辈也相继来到这个世界,44 个重孙辈,让家族愈发热闹。可惜爷爷没能亲眼看到这四世同堂的繁荣景象,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深深扎根在每一个家族成员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 爷爷用他的一生,诠释了责任、勤劳与爱。他是我们家族的根,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他的音容笑貌、他的谆谆教诲,都将永远在我们心中传承,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奋勇前行,让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与亲情,绵延不绝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也将带着这份来自先辈的力量,勇敢前行,让家族的精神之光,永远闪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