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青岩古镇揽胜

蔡晓农

<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9号中午,我们旅游团来到贵阳市花溪区青岩古镇游玩,吃完中饭后大家随导游沿古镇中轴线青石板路参观游览,这条路是我看到的保存比较好的路面全部用青石板铺就而成的古镇街道,由于历史悠久,走的人也太多,路面光滑油亮,走在上面需多加小心且有一种怀古感。古镇建在一个高低起伏的丘陵地带,所以整个古镇建筑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具有强力的南国山村原始风格。和我们江浙一带的古镇风格完全不一样。古镇里的商铺有很多苗族人和布依族人所开,所展示的物品也具有民族特色。走着走着大家都散开了,我一个人到我所感兴趣的小路和一些名胜古迹参观游览,拍照留影,由于兴趣点太多,故照片多拍了点。</p><p class="ql-block"> 古镇城内面积3平方千米,景区规划总面积约5.8平方千米,街巷用石铺砌,民居也是石砌的围墙、柜台、庭院。镇容布局沿袭明、清格局,保存完好的朝门、腰门以及瓦屋面、重檐悬山、花木门,体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青岩古镇4条正街、26条小街和巷道遍布楼、台、亭、阁、寺、庙、宫、祠、塔、院等众多古迹。青岩古镇为明清两代军事重镇。明洪武六年(1373年)因青岩位于广西入贵阳门户的主驿道中段,于是设铺和塘,于双狮峰下驻军建屯,史称青岩屯。明天启四年至七年(1624—1627年),布依族土司班麟贵建青岩土城,即今青岩城的雏形。其后数百年,经多次修筑扩建,土城垣改为石砌城墙,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现存南门和北门。</p><p class="ql-block"> 镇容布局沿袭明、清格局,保存完好的朝门、腰门以及瓦屋面、重檐悬山、花木门,体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青岩油杉保护区有地球上仅存的青岩油杉活立木9000余株。青岩古镇临街的铺面,多是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的小屋,屋顶盖着青瓦,门前挂着招牌、幌子,从前在客栈门前还悬挂“鸡鸣早看天,未晚早投宿”的灯笼。青岩古镇大户人家的院落并不十分阔绰,一般是三合院,有小朝门、石院坝、花坛、石凳、小轩窗,简朴、宁静而有书香气。小巷住着寻常百姓人家,巷子两边的墙多用毛石堆砌或用土筑,墙上布满绿草、青苔,偶尔伸出几枝花果,恬淡而有山野味,显得年代相当久远。</p> <p class="ql-block">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塑像,他来过此地。</p> <p class="ql-block">此女鼓手打鼓很有节奏感,也很有韵味,具有少数民族特有的气质。</p> <p class="ql-block">这对苗族小夫妻看到我拍他们还有些害羞,蛮可爱的。</p> <p class="ql-block">这个流行歌手纵情歌唱,唱的很有味道,也很动情,很多人坐在木墩上听他唱歌,我一到那里就用手机打赏了他,请他唱了一首最近很流行的新疆歌曲《苹果香》,小伙唱的不错,声情并茂。</p> <p class="ql-block">此院落是抗战时期周恩来父亲曾经躲避战乱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