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故乡的老榕树</p><p class="ql-block"> 我的故乡在闽北南平市延平区的一个集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是个鱼米之乡。</p><p class="ql-block"> 清澈透明的闽江水从镇前流过。闽江上游水流湍急,江上的礁石星罗棋布,江心主航道设置了航标设施,有红白颜色的浮标竿,也有靠水流打铃发出铃声的设备,引导闽江上的轮船安全航行。</p><p class="ql-block"> 集镇的闽江岸边,长着树龄几百年的老榕树。老榕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p> <p class="ql-block"> 站在镇后的旗山上,居高临下放眼望去,远处的山,水,轮船,绿树,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p><p class="ql-block"> 百年的参天老榕树,树枝粗壮,树叶茂密,遮天蔽日,树荫下是乡亲们暑天乘凉避暑的场所。镇里暑天最热闹的避暑场所,一个是镇里白马庙岺的榕树荫下,另一个是担水弄的榕树荫下。</p><p class="ql-block"> 白马庙岺岺尾是个渡口,过渡的人,都会坐在榕树荫下的石阶上等待渡船。</p><p class="ql-block"> 供销社的货物,也是由运输船运到渡口,再卸货。运输队有一帮人做搬运工,镇上人叫“驮夫”,专门从事装卸货。运输船没靠岸,“驮夫”们就坐在树荫下的石阶上抽烟、聊天、玩笑打趣,休息待命。</p><p class="ql-block"> 一九五八年一月,鹰厦铁路来福线(来舟—福州)试通火车——因为从来没有看见过火车嘛,镇里人们奔走相告,“看火车啰看火车啰!”万人空巷,人们涌到闽江边,眺望对岸铁路上行驶的火车。江边榕树荫下的石阶上,更是黑丫丫的坐满了看火车的人。</p><p class="ql-block"> 担水弄的江边,地形地势构成缓流区,江边很适合停泊船只,系泊木排,也是孩子们游泳的好地方。担水弄石阶岺接近岺头处,左边有一棵老榕树,右边也有一棵老榕树,两棵老榕树枝繁叶茂,树顶枝叶交错,遮天蔽日,石阶岺从树荫下穿过。这两棵老榕树根系很旺盛,树根从斜坡延伸长到沙滩上,对保护水土巩固江岸斜坡起到重要作用。树干很粗,要三个人伸手才能合抱的过来。因此也成为系泊木排和木船的吗“锚定”桩。为了系泊更多的木排,大洲贮木场在担水弄岸边设立一个系泊木排的“堡垒头”,用直径约五公分的钢丝缆固定“堡垒头”,钢丝缆一头绑在“堡垒头”,另一头就捆绑在老榕树的主干上,“堡垒头”后面才连接系泊木排。</p><p class="ql-block"> 每逢端午节,镇上的年轻人自发组织龙舟赛。一般有三条龙舟,一条是上道队龙舟,一条是夏道队,一条是夏道尾队。随着发令枪“砰”的一响,三条龙舟疾驰而去。乡亲们坐在树荫下观看龙舟赛,我们担水弄是属于夏道尾,乡亲们为夏道尾龙舟呼喊鼔劲,情绪跟着龙舟的进退波动。虽然龙舟赛事不规范,但是龙舟赛事营造的端午节氛围,使节日气氛更加热烈。</p><p class="ql-block"> 夏天,小伙伴们光着屁股在闽江里游泳。上岸后穿着裤头,打着赤膊,就坐在榕树荫下玩耍。伙伴们的玩法很多。可以在石阶找一块平整的石板,画棋盘,两人玩“母鸡抓小鸡”的棋游戏,引得几个人围坐旁边七嘴八舌当参谋。打赤膊后背太阳晒长了痱子,痒痒的,小伙伴结对子,你给我挠五十下,然后轮流到我也给你挠五十下。榕树结的榕树籽,黄豆大小,吃起来酸酸甜甜的。小伙伴们在树荫下捡榕树籽,拿到江水里洗一洗,就当果子吃。光吃还不过瘾,还拿它赌输赢。两个小人儿,用榕树籽猜有冇的游戏。一人猜另一个人手中有没有榕树籽,猜中了赢十粒,猜不中,赔十粒。乐此不疲,不乐亦乎。有的人则挑选一片榕树叶,三下两下折成哨子,放在嘴里“哔哔哔”吹起来。悠闲自得,乐在其中。大家坐在树荫下各忙各的,各有各的玩法。</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三年闽江水口水电站建设水坝,闽江上游将成为一个水库。故乡闽江岸边的老榕树因建设需要,都砍伐了。水电站水坝建成后,库区的水位上升,老榕树的树桩(树根)就淹没在江水中。</p><p class="ql-block"> 现在,再也看不见江边的老榕树了,孩时的故事就成了传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海鸥 2025.5.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