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篇笔记是主持人力一平老师给叙事散文文友会文友们写作指导的内容。 </p><p class="ql-block">——题记</p> 一、对作者写作的建议与引导 <p class="ql-block">力一平老师:@所有人 而今迈步从头越,银发爷奶再从“写开头结尾”学。</p><p class="ql-block">一、我们有些作者,写开头喜欢先笼统概述“天下春景”;再写“所处城乡景点春景”;然后才写“自己在景区所见春景”。为什么偏偏要从远处大处说起,先戴个“帽子”呢?为什么不能单刀直入开笔“即写我在何时在何景点见到的景”呢?</p><p class="ql-block">二、有的作者写“结尾”</p><p class="ql-block">或“议论一段又一段,生怕别人不知道你的旨意”。</p><p class="ql-block">或“把与主题无关的事”写得如王妈妈的裹脚布长又长……</p><p class="ql-block">所以要认真读此文,先仿写,再创新。</p><p class="ql-block">“标题-开头-结尾”写作法,决定你文章成败的三个担当</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bQ9i3PWZnHpBfTVvFbcX_Q" target="_blank">网页链接</a></p> <p class="ql-block">文章是改出来的。那么删改什么呢?怎么改呢?这篇文章给了答案。不妨细阅后践行之。我们一些作者,</p><p class="ql-block">一开头即总写春天,如“春天是美丽温暖的,百花争艳。”不能直叙“自己所见一枝一叶的景色”。</p><p class="ql-block">有些人一开头喜欢泛泛而谈,笼统议论。如“我爱春天,春天是旅游旺季,出行的好时光。”</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不直接写“4月1日我携老伴来到东湖梅园”呢?</p><p class="ql-block">一句话,废话连篇,无关的内容拉拉杂杂地扯,云里雾里,半天不写“与主题有关的事。”</p><p class="ql-block">明白了此理,你的文章就升格了。</p><p class="ql-block">散文"废话删除表":这7类词出现立刻减分!编辑看了直摇头!</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M-V-h3yM69Vt0SPEqbODVg" target="_blank">网页链接</a></p> <p class="ql-block">写作要真切具体的“描绘”,不要简单概括的“告知”,更不要“堆砌一大堆不契合的、病句成串的丽词艳语”。</p><p class="ql-block">你不是文笔差,而是没有描写,只有告知。</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HDPniqGSHR7VdDLSgdTkZA" target="_blank">网页链接</a></p> 二、如何看待AI运用 <p class="ql-block">力一平老师:@所有人 :如今AI盛行,有识之士初由喜变忧,现又由忧变喜。因为无论AI被吹得“如何强大,无所不能。”就写作而言,毕竟其“无法替代人脑的创意思考和情感渗透。</p><p class="ql-block">需令人警惕的是,各个平台早已不再关心“谁在创造内容”,他们只看两件事:能不能通过算法审查?能不能触发流量闭环?也就是说,内容是否原创、是否真实、是否具备思考的价值,全都退居二线。只要形式够像、标题够冲、关键词够热,能吸引流量,系统就能判定为“卓越的具影响力的文章”。</p><p class="ql-block">痛心!我们用了二十年搭建起中文信息文明,文化氛围,结果短短几年,被司馬气功大师及其徒儿们、被算法主导的伪内容逻辑摧毁大半。</p><p class="ql-block">警惕!现在的网络平台内容生态,更像一个被资本和流量合谋驯化的信息养猪场,一个被外行伪农们耕耘出的杂草田。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智者之策驾驭AI工具。</p><p class="ql-block">自媒体变成了 DeepSeek 的垃圾场......</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ad8sJ1p7Stv6yKvGp2K4pQ" target="_blank">网页链接</a></p> 三、四月征文的指导 <p class="ql-block">力一平老师:@所有人 诸位都熟知祥林嫂一遍又一遍,给乡亲讲她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 “我真傻,真的,”她说,“我单知道雪天是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p><p class="ql-block">那是悲伤至极的麻木,那是绝望到底的呼唤……</p><p class="ql-block">没想到,我天天要唠叨“我真儍……你看看写作要求!”我不想成为“祥林嫂”,现制一页版图,凡见“四不盲写者”,即奉上。</p><p class="ql-block">请看四月初况:</p><p class="ql-block">一、参加田径比赛,你得弄清是长跑还是短跑吧,规则不同的!为什么参加征文大赛,不看看写作规则、格式呢?</p><p class="ql-block">二、四月投稿首日,两位题目写错;规则明文“一人限投一篇”,有人偏偏投“两三篇”,让评委来“遴选”?你自己先考虑好么!</p><p class="ql-block">三、第二天,一新文友,文笔流畅,基本功扎实,难得!</p><p class="ql-block">可从文头至文尾“基本不按征文要求、格式来。</p><p class="ql-block">没有题图;</p><p class="ql-block">昵称后又署真名;</p><p class="ql-block">一开头没有“引入”,起句就喊“爸爸“,</p><p class="ql-block">内容无重点冗长,</p><p class="ql-block">图片用类似卡通、表情包、宣传画,</p><p class="ql-block">字数超标,长长的行列……</p><p class="ql-block">搞出了“不按要求写的样本”,遗憾!</p><p class="ql-block">说实话,这位文友倘认真读一下“征文要求”,根据“规矩画方圆”,是能写出“一投便入围”的精品文章的。当然,现在还来得及,只需按要求略作修改、置换图片,删掉多余的文字,还是可荣获“双精”的。</p> <p class="ql-block">力一平老师:@所有人 </p><p class="ql-block">写作与阅读如并蒂花,互相依存,互相映衬。</p><p class="ql-block">审题、评文凸显阅读能力的高下,写作更见知识底蕴的深浅。</p><p class="ql-block">写作水平的提升,关键在于多读、善析、多写、多改、多看(观察生活)。</p><p class="ql-block">多读他人优作,知应该怎么写?多读有“硬伤”的文章,明不应该怎么样写。</p><p class="ql-block">过去读得少,现在又不“补火阅读“,自然要为“不读”埋单了‼️</p> <p class="ql-block">力一平老师:@所有人 这是一篇“追忆婆婆”的“长篇连载”,我们“回忆故人”当然不用写这么“长”。</p><p class="ql-block">值得我们学习的是,</p><p class="ql-block">一、文中当日的“时间、地点、原因、结果、过程”交代得简明扼要,没有拉拉杂杂的废话!二、写回忆“时序情楚,空间转换自然”。突出婆婆“品德、经历、性格”的事具体,一个个如“特写镜头”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三、特别语言平实、流畅,娓娓道来,如当面对话;没有那些华丽词藻堆砌的句子,没有“乱点鸳鸯谱拉郎配”的让人费解、惊诧不已的文句。</p><p class="ql-block">多“边读边思考边对照”这类文章,写作才能提高。</p><p class="ql-block">追忆婆婆:那些永不褪色的温暖记忆,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一)</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6r0pK0d5DO25QzGJqrt39Q" target="_blank">网页链接</a></p> 四、四月学习心得 <p class="ql-block">维学老师四月的学习心得之一:</p><p class="ql-block">老师出了个好题,充分考虑了写作者的需求、可能的经历,等等,意图很明确,让我们有话可说。灵活度更高,可以从不同角度审视,可以讲不同内涵的故事。谢谢老师这么“处心积虑”,初心不改。</p><p class="ql-block">我反复阅读了老师的写作指要,不断地在我的生活阅历中搜索并“深度思考”。到底是活了一把岁数,可讲的人和事一抓一大把,但是,仔细盘点下来,还未必很多。其中原因之一,不会体验生活,几十年都浑浑噩噩,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去的一去不复返了,不可追溯;原因之二,不会概括,没有深度思考,原本有价值的东西也就稀松平常了,不该忘的忘掉了,或者压根儿就不知道其中最有哲理,最有文学意趣那丁点儿。原因之三,表达能力欠缺。心里想的“雕梁画栋”,写出来草芥绕乱麻。</p> <p class="ql-block">维学老师谈四月征文学习心得二:</p><p class="ql-block">想当年,我给高中学生搞过几次关于散文的讲座。实际上,我也是混在学生中间一起玩儿,边学边悟。</p><p class="ql-block">我是教英语的,“老大图悲伤”的时候才开始学英语,记单词是个大事,必须阅读。大部头小说没有书,也没有能力读,读起来文学味儿体验很差。主要的阅读材料就是与高考相匹配的小短文,有部分短章,正好和汉语的散文一类,所以,我就成了散文爱好者。</p><p class="ql-block">我听说过散文“形散神不散”,其实不大真正懂。有一次学生逼着我讲,我讲着讲着竟然突然找到了点感觉,一口气讲了半个小时。事后,学生说,“原来这叫形散神不散呐”,我老实告诉他们,“我自己也理解得更深刻一点了。”</p><p class="ql-block">到了我圈,一次又一次认真阅读老师的学术指导,结合写作,慢慢对“形、神”的内涵及其关系有了新的认识。比较明显的感觉是写那个主题“写作路上沉淀的事”前后。我喜欢思前想后,想提高写作水平,想解决一些以前没有通透当下还惦记着的东东西西,整明白了,心里舒坦,不是为了写而写,那样反而很累。</p> <p class="ql-block">力一平老师:@所有人 读维学老师“学习心得”的“我的心得”。</p><p class="ql-block">一、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处于什么年龄段,无论一生成就功业如何?</p><p class="ql-block">都应勤学、善学、坚持学。倘不学,轻者落后,落后是要付出代价的;重者成“盲”,虽付出了精力,难有所成。</p><p class="ql-block">吾退休后学的电脑、网络写作,现在又在学AI。虽无所成,但欣慰的是我没有“落后”,没有成“盲“。</p><p class="ql-block">二、散文有“形散神不散”“形散神聚”之说,说白了,就是在打好记叙文的基础上,将主题深化点,结构精致点、文字精炼点。具体如下:</p><p class="ql-block">1、散文有个通用模式,五段结构“起承转合”;</p><p class="ql-block">2、构思有常用方法“看(所见)、思(所想)、联(想象)、咏(或赞或贬、以歌颂为主,亦可揭露。但美篇强调正能量,少贬。)</p><p class="ql-block">3、语言对精炼、形象、生动、隽永没有要求,只求文字通顺、规范,无病句、错别字即可。</p><p class="ql-block">所以说,我们文友只要下点功夫学这三点,掌握此三点即可。</p><p class="ql-block">三、但,恕我直言,有些文友对这些简单、初级“教程”疏于学习。有些则畏之如虎,怯于学习。致如何开头,写正文,怎样结尾?语言如何通顺?至今还难达要求。</p><p class="ql-block">所以“学习者”维学老师“谈学习写散文“,应该对“不学习者”有所触动!</p> <p class="ql-block">维学老师谈四月征文学习心得三:</p><p class="ql-block">我不是语文老师,也就不敢明目张胆,大多悄悄地指导亲戚娃或者信得过我的学生的学生学语文,其实,和学生一起学,我自己才能学得有板有眼。我做的很简单:读、写。这里单说写,各种写。</p><p class="ql-block">写句子,有时候练习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达方式,体验遣词造句之妙。</p><p class="ql-block">写提纲,一般三层,大概就这样:一、1. 1) 一周写一到两次。</p><p class="ql-block">写小短文,200字左右,就一件事,一个论点,自圆其说就OK。</p><p class="ql-block">写文章。我也和学生一起写。</p><p class="ql-block">打提纲和写短文这两种形式,我收获比较大。</p><p class="ql-block">打提纲,解决了跑题,散漫的问题,基本感觉到了收放的问题,再进一步渴望达到收放自如。</p><p class="ql-block">写小短文,我的目标重点是写好句子,解决主语混乱,叙事主题不明等问题;解决语句之间的逻辑关联,消灭断头句。还好,收获不小。</p><p class="ql-block">来到我圈,受教于老师的指导,文友们的帮助,现在写句子“挤牙膏”的感觉少多了,病句也少了。写作过程的体验比较愉悦和美。</p> <p class="ql-block">维学老师四月征文学习心得之四:</p><p class="ql-block">@力一平7864355 老师好,您指点到位。</p><p class="ql-block">1.写的人在挤牙膏,为了凑个事也为了凑个数。</p><p class="ql-block">2.好像都感觉自己能写出精品文章了,但是,就是不会感觉生活的滋味,不会提炼故事。</p><p class="ql-block">3.写作者自己觉得有趣有益,好得不得了,但是,人物没有交代,事情没有因果,反正“我知道的你就知道”。殊不知,现在北方的河岸春柳才见绿,对面山上还有雪;我现在巴巴望着南山,只能等到五月下旬才能去挖那个曲曲菜,白嫩的根顶着两个叶瓣儿。现在成都的小麦已经有点泛黄了。</p><p class="ql-block">4.很多人在华丽的词语上非常用劲,一个不行,两个不过瘾,来一堆吧,“好词”都用完了,还要强行修饰一番。一小段,小雨下了,再来细雨,还要再次细雨和薄雾合到一起。殊不知,劣质的猪肉很肥,吃起来腻而有害。和小说比较,散文以抒发感情,文字秀美见长,但不能堆砌,更不能故意做作。</p><p class="ql-block">5.生活中的小事在分分秒秒中发生,很多小事并不小,但是,不习惯提炼升华,没法以小见大,流水账就来了。</p><p class="ql-block">6.写景,诗情画意都有了,很丰富了,还要解释一串,总结一下;写人,都是作者主观感觉,有关人物的相貌、心理等等,都是想写就写一下,与上下文没啥瓜葛,不考虑选择;如果把事情讲清楚,说明白,本来就要情有情要理有理,但不放心,草草叙事,急匆匆抒情,喋喋不休说明。</p><p class="ql-block">以上都是我曾经犯过的病,现在好多了,但还没有通透。</p> 五、写作基本功的提升 <p class="ql-block">力一平老师:@所有人 写作的基本功如下,抽时间补火吧!</p><p class="ql-block">写作的基本功有哪些?</p><p class="ql-block">写作的基本功是提升文章质量的关键,其可归纳为以下五大类:</p><p class="ql-block">一、基础构建能力</p><p class="ql-block">1、审题与中心确立</p><p class="ql-block">明确题目要求,抓住“题眼”(如《一件难忘的事》中的“难忘”),分析写作范围(时间、地点、人称等)和文体类型(记事、写人、状物等)。</p><p class="ql-block">2、确立中心思想时需保证正确性(符合社会价值观)和集中性(全文围绕一个核心展开)。</p><p class="ql-block">3、语言表达精准性</p><p class="ql-block">注重词汇积累与句式多样化,避免单调表达。例如,用“嘴角含笑、步伐轻快”替代笼统的“看起来很高兴”。</p><p class="ql-block">4、通过朗读检查语感,确保流畅自然语感训练。</p><p class="ql-block">二、结构与逻辑能力</p><p class="ql-block">注重逻辑结构与框架设计:</p><p class="ql-block">1、合理分段,每段聚焦一个观点,使用逻辑连接词(如“因此”“然而”)增强连贯性。</p><p class="ql-block">2、常见结构包括总分、对比、递进等,可通过思维导图提前规划大纲。</p><p class="ql-block">散文常用开头、正文、结尾,起承转合五段式。</p><p class="ql-block">3、内容组织与材料选择</p><p class="ql-block">材料需真实、具体且紧扣中心,避免无关内容。优先选择新颖、典型的素材。</p><p class="ql-block">4、通过多角度分析和细节描写增加深度,例如结合统计数据或案例。</p><p class="ql-block">三、实践与提升技巧</p><p class="ql-block">1、观察生活与细节描写</p><p class="ql-block">养成记录细节的习惯(如人物动作、环境变化),2、增强文章画面感。例如张颂文描写盲人“拿竹竿的动作”。</p><p class="ql-block">3、使用精准词汇构建意境(如“蓑衣”“斗笠”描绘雪景)画面感写作。</p> <p class="ql-block">力一平老师:@所有人 </p><p class="ql-block">一、审题。“最长忆”是写“被怀念的人对自己关怀至深、令自己动情难忘的事”。除了进门“吃糊、天天早上吃干糊、帮你骂了郎君”,好像“住一屋多年却无什么交集”。</p><p class="ql-block">二、背景。他老去逝十余年,应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公爹生活如此贫瘠、艰辛、困苦?天天吃糊?难道是在边远贫困山区?</p><p class="ql-block">三、人物。他如何能又当爹又当妈培养八个子女成才?到老年还要上山砍柴?似一孤独鳏夫?这些子女是否缺了点孝心?</p><p class="ql-block">四、细节。上山打柴,手被荆刺得血淋淋?对生活熟悉的人应该知道,有经验的山区老农每日砍柴,是极少被“荆棘刺伤”的。倘每日“刺得血流”,焉能活命?这样写是经不起推敲的。</p><p class="ql-block">总之,写作不是凭空想象,堆砌一些材料便成文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是有一定限度的,标准是必须符合实际。</p> <p class="ql-block">维学老师:四月征文学习心得之四</p><p class="ql-block">力一平7864355 老师好:您指点到位。</p><p class="ql-block">1.写的人在挤牙膏,为了凑个事也为了凑个数。</p><p class="ql-block">2.好像都感觉自己能写出精品文章了,但是,就是不会感觉生活的滋味,不会提炼故事。</p><p class="ql-block">3.写作者自己觉得有趣有益,好得不得了,但是,人物没有交代,事情没有因果,反正“我知道的你就知道”。殊不知,现在北方的河岸春柳才见绿,对面山上还有雪;我现在巴巴望着南山,只能等到五月下旬才能去挖那个曲曲菜,白嫩的根顶着两个叶瓣儿。现在成都的小麦已经有点泛黄了。</p><p class="ql-block">4.很多人在华丽的词语上非常用劲,一个不行,两个不过瘾,来一堆吧,“好词”都用完了,还要强行修饰一番。一小段,小雨下了,再来细雨,还要再次细雨和薄雾合到一起。殊不知,劣质的猪肉很肥,吃起来腻而有害。和小说比较,散文以抒发感情,文字秀美见长,但不能堆砌,更不能故意做作。</p><p class="ql-block">5.生活中的小事在分分秒秒中发生,很多小事并不小,但是,不习惯提炼升华,没法以小见大,流水账就来了。</p><p class="ql-block">6.写景,诗情画意都有了,很丰富了,还要解释一串,总结一下;写人,都是作者主观感觉,有关人物的相貌、心理等等,都是想写就写一下,与上下文没啥瓜葛,不考虑选择;如果把事情讲清楚,说明白,本来就要情有情要理有理,但不放心,草草叙事,急匆匆抒情,喋喋不休说明。</p><p class="ql-block">以上都是我曾经犯过的病,现在好多了,但还没有通透。</p> 六、阅读推荐 <p class="ql-block">力一平老师:@所有人 著名作家田天的散文,其告诉你“叙事散文应该怎么样写”?有些习作则告诉你“叙事散文不应该怎么样写”?有些文友从不入群学习、讨论,所以难有长进!</p><p class="ql-block">想不明白:这世上不该“学习自省”的人却在“自省”?而该“从头学起日日自省的人却“不自省”?真奇了怪了?</p><p class="ql-block">建议阅读:</p><p class="ql-block">田天散文之《到冰心那里洗涤灵魂》</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VSo0xL3UtR1aOHaCq_sadA" target="_blank">网页链接</a></p> <p class="ql-block">力一平老师:@所有人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善学者看出这个群是个“函授班”,认真学习,进了写作之门。不善学者对群讨论不屑于顾,终未悟到写叙事散文的门道。</p><p class="ql-block">请看《怱有故人心上过》就是一篇典型、规范的“叙事散文“,其结构、叙事、描写,堪称叙事散文的模板。</p><p class="ql-block">几年来我巳反复讲解、举例说明过。现在大家可认真读一下,可知我列举的散文结构不是拍脑袋、突发奇想,硬性无理提出来的要求。而是叙事散文传承了百年,为名家和普通作者通用的格式。</p><p class="ql-block">开头“见”,触景引出话题。扣题。</p><p class="ql-block">正文“忆“或“观”,写出几个具体片段,点题。</p><p class="ql-block">结尾“悟”,赞所忆,所观。</p><p class="ql-block">大家只要下力掌握了此结构,则写作入门了!</p><p class="ql-block">【例】《忽有故人心上过》</p><p class="ql-block">一、开头:春分前夜,料峭寒潮裹挟碎琼乱玉叩击着北国的窗棂……掩卷,心湖却泛起了往事的涟漪,恍若触摸到红砖教室的裂罅,粉笔灰簌簌落在三十年前的课桌上。</p><p class="ql-block">二、正文: 三十年前,我还在上初中。那时的学校还是一所只有六个教学班的乡村小学校——接着用一个个片段回忆几位老师,写每位老师的细节刻画其性格。</p><p class="ql-block">三、结尾: 回首那十几年的光阴,从青涩学子到职场行者,有老师言传身教的滋养,有领导宽容鼓励的呵护,还有同事奋发向上的带动影响,使我在艰难岁月里成长、拔节,变得独立、坚强……</p><p class="ql-block"> 岁月经年,故人远去。像风吹竹林,像雪落远山,像离歌轻响。无形无影,心头掠过,一切渐渐成为遥远的记忆,却是我们记忆里最深情最温暖的片段。</p><p class="ql-block">以此结构为模板,自己再创新,可以变通的。</p><p class="ql-block">请阅读这篇文章:</p><p class="ql-block">忽有故人心上过</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wGuzdDj37_rlv4G_WUAWpw" target="_blank">网页链接</a></p> 七、文职与文韵 <p class="ql-block">力一平老师:@所有人 有的人以为“教语文、作文的老师”,一定擅长写作;有的语文老师“则自认为一定能写出佳作。”凡了解大中小学中文、语文老师写作水平的人,则定然否定上述的论断。同理,一辈子干秘书写公文,涉及一些文字工作的人,也不一定能写出优秀的“叙事散文”。</p><p class="ql-block">因为,我们还是要把语文老师和作家分视来看的,说到底,语文老师是从业者,而作家是艺术家,尽管都是文化人,但是教写作的只要“见过猪走”就可以了,而从事写作呢,还真得是“吃过猪肉”,甚至“会做猪肉”的才行啊!</p><p class="ql-block">请大家欣赏这篇文章</p><p class="ql-block">语文老师为啥不善写作?</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y5J2BlfXQKLncHMj7xCmGA" target="_blank">网页链接</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