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原故与缘故</p><p class="ql-block">来看一段话。</p><p class="ql-block">数月之前,因工作缘故路过遮山镇东北部的一个村落。同行的同事介绍,如今此村名为张马村,往昔则称作“张拔贡庄”,缘由是古时村里出了一位姓张的拔贡,故而以此命名。这个湮没在时光中的科举称谓,勾起了我的探究之心。(参见2025年4月15日睛彩镜像《【张明铎】探访遮山张拔贡庄:一段被时光掩埋的科举记忆》)</p><p class="ql-block">这里提到了缘故。此外,我们还见到过原故。那么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p><p class="ql-block">先来看原故。</p><p class="ql-block">原故,yuán gù。释义:原因。见缘故。例句:1. 他没有来参加会议,原故是突然生病了。2. 我想知道这件事情发生的原故是什么。</p><p class="ql-block">详细释义:</p><p class="ql-block">1.名词,缘故;原因。</p><p class="ql-block">明· 吴承恩 《西游记》:“那驸马把上项原故说了一遍,老龙即命排酒贺功不题。”</p><p class="ql-block">清· 李渔《巧团圆·悬标》:“丑:‘不说还好,若说起原故来,只怕兄长也要动气,不但不劝,还要帮著我们打哩。’”</p><p class="ql-block">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二回:“凡事都有个原故,说出来人也不委屈。”</p><p class="ql-block">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一五二回:“他父女回说:‘不懂这是什么原故。’”</p><p class="ql-block">近现代· 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难道演员为了要演戏的原故,真的去做一次贼,杀一次人么!”</p><p class="ql-block">例句:他拒绝了那个邀请,但没有说明原故。</p><p class="ql-block">2.名词,犹事故。亦指不便明言之事。</p><p class="ql-block">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回:“要是他急出个原故来,不但你添一层烦恼,我越发没了依靠了。”</p><p class="ql-block">清· 曹雪芹《红楼梦》一一二回:“不是前年外头说他和他们家什么宝二爷有原故,后来不知怎么又害起相思病来了。”</p><p class="ql-block">例句:请告诉我你改变计划的原故,我想了解一下。</p><p class="ql-block">再来看缘故。</p><p class="ql-block">缘故,拼音:yuán gù,汉语词汇,一般是指原故、原因。近义词因由、由来、出处、情由、源由、原故。</p><p class="ql-block">基本释义:</p><p class="ql-block">1、原故;原因。他到这时候还没来,不知什么缘故。</p><p class="ql-block">2、理由;根据;缘由。将提到产生这一情况的缘故。</p><p class="ql-block">3、事情。若听一面之词,误了多少缘故,容秦明回州去,对慕容知府说知此事。——《水浒传》</p><p class="ql-block">详细释义:</p><p class="ql-block">1、原因,原故。</p><p class="ql-block">宋·苏轼 《论安焘辞免迁官恩命事札子》:“伏望圣慈,从其所请,若除受别有缘故,即乞明降指挥。</p><p class="ql-block">明·施耐庵《水浒》第二十八回《武松威震安平寨 施恩义夺快活林》:“我自是清河县人氏,他自是孟州人,自来素不相识,如何这般看觑我,必有个缘故。”</p><p class="ql-block">明·冯梦龙《挂枝儿·查问》:“你今番出来迟,必有些缘故。”</p><p class="ql-block">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再说那卖桑木弓的男子,急忙逃走,正不知官司拿我夫妇,是甚缘故,还要打听妻子消息。是夜宿于十里之外。”</p><p class="ql-block">巴金《春天里的秋天》三:“昨晚我哭了,我不知道为了什么缘故。”</p><p class="ql-block">2、犹根由。</p><p class="ql-block">元·杨文奎《儿女团圆》楔子:“我这家私的缘故,老社长你也尽知。”</p><p class="ql-block">元·关汉卿 《陈母教子》第四折:“今有头名状元是陈良佐,问其缘故,乃汉陈平之后。”</p><p class="ql-block">明·罗贯中 《三国演义》第二一回:将闻言失筯缘故,轻轻掩饰过了。</p><p class="ql-block">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那姓王的家私百万,地方上叫做小王恺,说起来连这举人也是有些缘故来的。”</p><p class="ql-block">3、犹事情。</p><p class="ql-block">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董超道:‘却怕使不得,开封府公文,只叫解活的去,却不曾教结果了他。亦且本人年纪又不高大,如何作的这缘故,倘有些兜搭,恐不方便。’”</p><p class="ql-block">明·王錂《春芜记·构衅》:“近来听得说到﹝季小姐﹞与那西邻宋秀才有些缘故,不匡这块好羊肉,到落在狗口里。</p><p class="ql-block">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九回:“我知道你心里的缘故,想是说他那里配红的。”</p><p class="ql-block">4、意外、变故。</p><p class="ql-block">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七回:欲要叫人时天又晚了,欲不叫人时自己同著雪雁和鹦哥等几个小丫头,又怕一时有什么缘故。</p><p class="ql-block">原故与缘故是一组异形词,意义相同,只是写法不同,都是指某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实际的使用当中,除了书写的差异之外,两者之间还有使用频率的不同,但是一般不会造成误解。</p><p class="ql-block">1、出处不同:</p><p class="ql-block">缘故:明·施耐庵《水浒》第二十八回《武松威震安平寨 施恩义夺快活林》我自是清河县人氏,他自是孟州人,自来素不相识,如何这般看觑我?必有个缘故。</p><p class="ql-block">原故: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三章七:“难道演员为了要演戏的原故,真的去做一次贼,杀一次人么!”</p><p class="ql-block">2、表述不同:</p><p class="ql-block">缘故:多表理由、根据。</p><p class="ql-block">原故:倾向于事故。</p><p class="ql-block">扩展资料:</p><p class="ql-block">缘故的近义词:缘由</p><p class="ql-block">出处: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不过这决不是卫队开枪的缘由,至多只是他们的借口。” </p><p class="ql-block">释义:是指造成某种结果或一件事情发生的原因。</p><p class="ql-block">出处: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不过这决不是卫队开枪的缘由,至多只是他们的借口。” </p><p class="ql-block">缘故的反义词:结果</p><p class="ql-block">释义:本指植物长出果实(开花结果);现常用义为事物发展的后续影响或阶段终了时的状态;较罕见的意思还有杀死(黑话)。</p><p class="ql-block">出处:巴金《怀念萧珊》:“其实这是她的一片痴心,结果只苦了他自己。”</p><p class="ql-block">缘故和原故在意义上有些微妙的差别,但有时也可以视为同义词。一般来说:</p><p class="ql-block">缘故:指导致某个事情发生的原因、因素、条件、环境等等,强调的是事情产生的过程和关系。例如:“他没来是因为有急事缘故”、“这件事情的缘故很复杂,需要仔细研究”等等。</p><p class="ql-block">原故:指某个事情的根本原因、最初的动因、起点、来源等等,强调的是事情发生的本质和根源。例如:“这场战争的原故在于两国的领土争端”、“这个习惯的原故是因为小时候受到了某个人的影响”等等。</p><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缘故更多的时候是用来描述具体的事件和情况,而原故更多的时候是用来解释一些较为复杂或深层次的问题。但在某些情况下,两者可以互换使用。</p><p class="ql-block">关于“缘故”和“原故”的使用,综合搜索结果分析如下:</p><p class="ql-block">一、异形词关系</p><p class="ql-block">基本定义</p><p class="ql-block">两者为异形词,指意义相同但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符合异形词的三位一体特征(同音、同义、不同形)。</p><p class="ql-block">使用建议</p><p class="ql-block">书面表达:《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建议采用规范写法 “缘故” ,而“原故”属于非规范写法。</p><p class="ql-block">口语交流:两者使用频率较高,通常不会造成误解,可灵活选用。</p><p class="ql-block">二、核心差异</p><p class="ql-block">维度 缘故(yuán gù) 原故(yuán gù)</p><p class="ql-block">语义侧重 强调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如“天气原因”“交通堵塞”) 侧重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或背景(如“战争原故”“习惯原故”)</p><p class="ql-block">使用场景区分 具体事件描述 复杂背景或深层次分析</p><p class="ql-block">三、示例对比</p><p class="ql-block">相同用法:</p><p class="ql-block">“不知什么缘故,小红今天情绪很不好3。”(口语)</p><p class="ql-block">“他没来是因为有急事缘故。”(书面)</p><p class="ql-block">不同用法 :</p><p class="ql-block">“这场战争的原故在于领土争端2。”(书面)</p><p class="ql-block">“雨太大了,道路泥泞。”(口语)</p><p class="ql-block">四、总结</p><p class="ql-block">规范写法:采用“缘故”</p><p class="ql-block">实际应用:两者可互换,但“缘故”更符合现代书面语规范</p><p class="ql-block">建议以《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为准,但在口语中两者均被广泛接受使用。</p><p class="ql-block">缘故还是原故是正确的</p><p class="ql-block">2025-01-14 03:14:27</p><p class="ql-block">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缘故”和“原故”这两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在现代汉语中,“缘故”是一个常用词,表示事情发生的原因或理由。而“原故”则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使用并不广泛,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会被认为是错误的。</p><p class="ql-block">从语源上来看,“缘故”一词由“缘”和“故”两个部分组成。“缘”在这里指的是因为、由于的意思,而“故”则是指事情、原因。因此,“缘故”作为一个整体,用来表示某件事情发生的原因或由来,是非常贴切的。</p><p class="ql-block">相比之下,“原故”虽然从字面上看起来与“缘故”相似,但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固定的词汇搭配,因此在表达上容易造成混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看到“缘故”被广泛用于各种语境中。</p><p class="ql-block">例如,在日常对话中,我们经常会说:“你能告诉我这件事情的缘故吗?”意思是询问某件事情发生的原因。在文学作品或新闻报道中,也经常会用到“缘故”这个词来揭示事件背后的原因或动机。</p><p class="ql-block">而“原故”由于并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因此在这些场合中很少出现。</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缘故”是正确的用法,它用来表示事情发生的原因或理由,既符合汉语语源,又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验证。</p><p class="ql-block">而“原故”则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其使用并不广泛,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会被认为是错误的。因此,在表达事情发生的原因时,我们应该选择使用“缘故”这个词。</p><p class="ql-block">小结:</p><p class="ql-block">“缘故”与“原故”在现代汉语中常被混用,但存在以下细微差别:</p><p class="ql-block">一、核心差异</p><p class="ql-block">语义侧重</p><p class="ql-block">缘故:更强调事情发生的原因、理由或背景,侧重过程和关联性。例如:“他没来是因为有急事缘故”。</p><p class="ql-block">原故:更突出事情的根本原因或初始动因,强调本质和根源。例如:“这场战争的原故在于领土争端”。</p><p class="ql-block">使用场景区分</p><p class="ql-block">缘故:多用于描述具体事件或现象的直接原因。例如:“飞机延误是因为天气缘故”。</p><p class="ql-block">原故:多用于解释复杂或深层次的问题。例如:“他性格内向的原故是童年经历”。</p><p class="ql-block">二、使用特点</p><p class="ql-block">可互换性</p><p class="ql-block">两者意义相近,实际使用中常可互换,不会造成明显误解。例如:“不知什么缘故/原故,会议推迟了”。</p><p class="ql-block">但需注意语境差异:若需强调“最初原因”,建议使用“原故”。</p><p class="ql-block">书面语规范</p><p class="ql-block">两者均为异形词(同音同义不同写法),属于汉语书面语的自然现象,无需刻意区分。</p><p class="ql-block">三、补充说明</p><p class="ql-block">古语用法:在古语中,“原故”出现频率较高,如《红楼梦》《水浒传》等经典文献,而“缘故”更多见于现代书面语。</p><p class="ql-block">近义词扩展:两者均可替换“原因”“缘由”等近义词,但“缘故”更口语化,“原故”稍显书面化。</p><p class="ql-block">总结:两者核心意义一致,均指原因,但“缘故”侧重表面理由,“原故”侧重深层根源。实际使用中可根据语境灵活选择,或互换使用。</p><p class="ql-block">原故与缘故,可以通用。</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6日于郑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