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五一节快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年中,“新年快乐”、“生日快乐”、“节日快乐”成为最受欢迎的祝福语。然而,快乐并无界限,其连续性便是“天天快乐”,快乐每一天!</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对于一个人,尤其是晚年,最了不起的能力并非健康或健忘,这很难掌控,而是有让自己始终保持快乐的能力。快乐源于健康和健忘,健忘能快乐,快乐能健康。</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那么,快乐到底是什么?是炎炎夏天喝下冰镇啤酒的那一刻;是结伴踏上游玩的那一步;是午后在咖啡馆见到美式的那一杯,满足感充斥整个胸腔。</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快乐是一种停在表层、比较短暂的人生体验,快乐只是内心对生活的感悟,是流动的情绪感受,并非永久存在的感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人不可能永远一直都感受到快乐,所以,不快乐本身并不是问题,不过是暂时性的情绪变化而已。根本的问题是,找到让自己快乐的因素,並让开心成为一种习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有时快乐会稍纵即逝,我会着眼于滿足,当然更会全力以赴的去快乐,让快乐隐约自显,如影随形。</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不管有没有意识到,实际上晚年的所有行为都围绕着追求快乐和远离痛苦展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快乐有三法:舍得、放下、忘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快乐有四要素:可以改变的去改变,不可改变的去改善,不能改善的去承担,不能承担的就放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真正的得到,是心的快乐,得到如果不能使我们快乐,还不如失去;失去如果能让我们如释重负,就不必期望得到。在所取中,只有淡泊、超然的人比较快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金钱买不到快乐”,这句话可以在宗教或者励志书籍中看到,并在很多人中产生共鸣。事实上,这种论断是有缺陷的,因为可能没有把钱用在对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金钱能使我们幸福,但只能到一定的程度,如果我们已经能生存并有基本生活的富足,多一些钱并不能让我们更幸福。金钱达到“刚刚好”的量,也就行了,超过这个量,我们的幸福水平应由其他因素决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当一个人感到很知足, 心不烦,身不疲,无所求,心能安的时候,快乐就在其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快乐,要乐再不快就更难了,生活的趣味,更多是自己意识中的出其不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正在做使自己快乐的事,我应该让自己尽量快乐,这是我对自己最应负的责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快乐更多地依赖于精神而非物质,这个道理一点也不深奥,任何一个品尝过两种快乐的人都可以凭自身的体验予以证明,那些沉湎于物质快乐而不知精神快乐为何物的人也可以凭自己的空虚予以证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快乐是一种心态,快乐是一种简单的境界,快乐是一个细小的感动。因此,不要傻傻地、刻意地去追寻快乐,快乐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愿意,快乐时刻都会与我们结伴而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快点快乐吧!没有快乐,谁也别想留住健康,活得不快乐,长寿又有什么意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背景音乐选自《欢乐颂》,又称《快乐颂》(德语为Ode an die Freude),是音乐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出自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题。</b></p><p class="ql-block"><b>这部作品不仅是贝多芬晚年的巅峰之作,也是古典音乐史上首次将人声合唱融入交响曲的创新尝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b></p><p class="ql-block"><b>《欢乐颂》的歌词改编自德国诗人席勒于1785年创作的一首长诗,这首诗表达了对欢乐的赞美和对人类团结的向往。贝多芬选取了诗中的部分内容,谱写了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使其成为不朽的经典之作。</b></p><p class="ql-block"><b>该旋律被改编成各种版本,出现在电影、体育赛事、庆典活动甚至流行文化中。每当旋律响起,人们总能感受到贝多芬对人性光辉的永恒赞颂。</b></p><p class="ql-block"><b>我听到的版本快节奏的多,钢琴版的《欢乐颂》,褪去了交响乐版的恢宏气势,却更显纯粹与深刻。黑白琴键间流淌的,不仅是对欢乐的颂扬,更是一个不屈灵魂的独白。</b></p><p class="ql-block"><b>贝多芬用音乐告诉我们,真正的欢乐,并非没有痛苦,而是在痛苦中依然保持希望,在黑暗中依然追寻光明。是的,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永远夹杂着忧愁与烦恼。</b></p><p class="ql-block"><b>欢乐,从来不是轻松的。不是小孩吃到糖果的快乐,也不是恋人牵起双手的愉悦。欢乐,更像是遍尝人间酸甜苦辣后的“夕阳无限好”。</b></p><p class="ql-block"><b>人间没有像童话故事里那样的结局,但是,我们永远会和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这,才是真正的欢乐,才是永恒的欢乐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