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元钱的故事——不能忘记的历史

胡文红

<p class="ql-block">五元钱放在现在能买什么?两块鸡翅?半个冰激凌?半斤中档水果?但50多年之前,5元钱却是政府规定的最低月生活标准的一半多。可想而知,一个10岁出头的孩子拿着5元钱去买几分钱一斤的水果,会让人怎么想?捡的?偷的?不幸的是,我就遭遇了一次这样的误解。</p><p class="ql-block">那是特殊年代初期(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一个在大学做行政管理、一个在医院做医生的父母为躲避臭老九的嫌疑,跟着学生们造反闹得不亦乐乎,一个家生活的担子就撂给了我——一个读小学高年级的才11岁的女孩子,家里还有一个寄宿在幼儿园大班的5岁的弟弟。</p><p class="ql-block">那时,钞票的最大面值是10元。由于采购、做饭、洗衣几乎都是我的事情,所以拿着10元5元“巨款”去买东西是常有的事。那时食品类的东西难得有一元以上的价格,那些孩子们馋涎欲滴的点心、糖果,也都是几毛钱一斤。当然,就是这么便宜,绝大多数孩子也吃不起。1958年进工厂的工人大部分都是二级工的工资标准,三四十元钱一个月养一大家七八口人是很常见的现象。所以,孩子们手里能有5分钱,已经高兴地睡不着觉了。</p><p class="ql-block">那是夏季的一天,当季水果——桃子上市了。由于那时没有保鲜技术,收摘的水果除了苹果基本都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卖出去,否则就变成一堆腐烂的物质。所以,一到夏天,那些身穿开口在身后、用带子做扣子的深蓝色长衫的国营果品店(那时也没有私营经济)售货员,就会经常拉着一个大板车出现在街头巷尾,车上依次会堆满了草莓、樱桃、李子、桃子、梨、香瓜等等当季水果。虽然那些水果已经被蹂躏地失去了鲜活,甚至招来一群群苍蝇,但也给当时单调的生活增加了一道流动的风景。</p><p class="ql-block">那天放学后,我揣着5元钱去买晚饭要吃的菜,不幸看到了一圈人围在一个大板车跟前。挤过去一看,原来是人们在排队买桃子,好像只有5分钱一斤。想到家里一点水果也没有了,我就临时决定先买两斤桃子再去买菜。两斤桃子才一毛钱,那个剪着短发的胖胖的蓝长衫称好了桃子,接过我递上去的5元钱,立即惊呼起来:“你从哪里偷的钱?”</p><p class="ql-block">那时的人们,整天被“阶级斗争”搞的神经兮兮的,一点小破事儿就“上纲上线”,每个人都想通过把别人打成“坏分子”来显示自己是“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的革命派!那胖女人突然发现了显示自己“警惕性”很高的活靶子,岂肯轻易放过。</p><p class="ql-block">一圈排队人的目光一下子聚焦到我身上。</p><p class="ql-block">我急忙分辩:“妈妈放在抽屉里,我拿出来买菜的。”</p><p class="ql-block">“从抽屉里拿出来的?不是偷是什么?小女孩家家的,不学好学偷!”蓝长衫不分青红皂白,一口认定我是偷来的钱。</p><p class="ql-block">我又羞又气,越着急越说不清,一下子气哭了。</p><p class="ql-block">我一哭,蓝长衫更理直气壮:“看!看!害怕了吧?让你们家大人到派出所去领这个钱吧。”</p><p class="ql-block">这时,不知哪个认识我的小伙伴儿把我的同院同学强强叫来了,强强也替我据理力争:“她爸爸妈妈都忙,经常不在家,工资都由她处理。”</p><p class="ql-block">那胖娘儿们不仅不听解释,反而连强强一起诬陷:“你帮她说话,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说不定是一起偷钱的。”</p><p class="ql-block">两个十岁出头的小女孩儿哪能敌得过凶神恶煞般的“革命派”,只能狼狈撤退。</p><p class="ql-block">在一大群人异样的目光中,我一边哭一边往家走。家里一个人也没有,回家有什么用呢?我就掉转方向到离我家不远的母亲的舅舅家去,那里有跟我玩得好的小表姨,也有热心肠的大表姨。父母每天都是半夜三更回来,好多过日子的事情都是大表姨帮我的。</p><p class="ql-block">谁知大表姨不在家,心急火燎等大表姨回来,派出所已经下班了。大表姨听我哭诉完后,肺都要气炸了:“走,先去那个果品店,告诉我是哪个人!”</p><p class="ql-block">在果品店,我怯怯指认了一下那个胖胖的蓝长衫,大表姨冲过去指着她就喊:“你凭什么污蔑我们是小偷?你知道这个孩子多么不容易吗?她爸爸妈妈每天回家除了睡觉什么都不管,她不光要把一个家撑起来,还要照顾弟弟。她爸爸妈妈的工资都是由她支配的,拿着5块10块的票子上街买东西对她来讲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你却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她是小偷,你太混蛋了!你的革命警惕性只能用来对付小孩子是不是?!钱呢?拿给我们!”</p><p class="ql-block">那胖娘们儿听我大表姨数落完,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与在街上指责我是小偷时判若两人,嚅嚅嗫嗫地说钱已经送到派出所了。</p><p class="ql-block">“可恶!”大表姨恨恨地说:“以后不要到这里买东西,太可恶了!”</p><p class="ql-block">第二天,大表姨去派出所把5元钱要了回来,又在我家等到很晚,跟我父母讲了我的遭遇,最后以埋怨的口气说,你看你们只顾革命、造反,让孩子受了多大委屈。</p><p class="ql-block">父母也很愧疚:“唉,没办法。不造反就要被扣上臭老九的帽子啊!”</p><p class="ql-block">钱要回来了,坏名声却很难消除。一段时间内,只要我走到当时买梨的那个地方,就会有半大孩子跟着我身后怪里怪气地叫喊:小偷小偷,偷钱买桃,桃没买到,钱被没收。害得我很长一段时间买菜时都要小心翼翼绕过那个地方,多走很多路,同时,我也没再进过那个水果店买东西,因为怕见那个凶神恶煞般的胖女人,怕她报复我。(2010.08初稿,2025.05修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补充: 2012年3月,我终于在深圳见到了儿时伙伴儿强强,她讲出了隐藏在心底40多年的秘密:那件事发生后,为了替我报仇,她自己曾几次单独去过那个水果店,每次只买一毛钱的东西,并且只找那个胖娘儿们买,然后当着她的面把架子上的干果装到自己兜里,装到口袋要爆炸了才走。意思是你不是说我们是小偷吗?我就偷给你看看。这种事情做了四次,分别是买酸楂片、糖炒栗子、山核桃、核桃。后来就再没去过那个水果店,也不敢再去了,怕真的被当作小偷抓起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