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曾经是一名教师,1977—1980年,学校没有围墙,校门。一条破烂不堪的石柱子,挂着四子王旗一中的校匾……

超英

<p class="ql-block">四子王旗一中,面貌皆非。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取代了砖瓦平房,值得庆幸的是还保留了两栋平房,让我还能回忆起当年的记忆。那时的校园,没有围墙,也没有校门,只有一条破烂不堪的石柱子,挂着四子王旗一中的校匾。校匾虽简陋,却承载着无数师生的梦想与希望。</p> <p class="ql-block">  四子王旗乌兰花小镇,我的第二故乡,四子王旗一中,在这里曾经是一名教师,从1977年到1980年,度过了人生中难忘的三年时光。那时的学校,条件十分艰苦。几排破旧低矮的平房前几排是办公室和教师宿舍,后几排就是教室,而在后排则是家属宿舍。每到清晨,阳光洒在校园的小路上,我便开始了一天的教学工作。教室里,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让我感到无比欣慰。尽管环境简陋,但师生之间的情谊却格外深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时,学校的操场是一片空旷的黄土地,每逢刮风,尘土飞扬,但我们依然乐在其中。课间休息时,学生们会围在我身边,问东问西,有时还会讲些家乡的趣事。而我也常常给他们讲述外面的世界,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将来走出这片土地,去追逐更大的梦想。那些年,虽然物质匮乏,但精神世界却异常丰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今,再次回到阔别已久这里,看到昔日的校园已焕然一新,心中感慨万千。高楼大厦林立,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一应俱全,与当年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那两栋保留下来的平房,仿佛是一扇通往过去的时光之门,让我能够重温那些珍贵的记忆。每当走过它们,我都会停下脚步,静静地伫立片刻,仿佛还能听到当年课堂上的欢声笑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岁月流转,时代变迁,但那段在四子王旗一中的教书生涯,永远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它不仅是我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经历,更是一段充满温情与希望的岁月。即使时光荏苒,我依然怀念那些纯真的日子,怀念那些可爱的学生,以及那个虽然简陋却充满活力的校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