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深圳在春天诞生,这座改革开放时光坐标的城市总给人无限向往。</p><p class="ql-block"> 五一前夕,我在福田的街头站定,地铁口涌出的人潮裹挟着咖啡香气,像一群被按了快进键的剪影。手机地图上,市民中心的轮廓非常清晰,像一块被光线切割的几何拼图。市民中心大鹏展翅造型象征城市发展活力,不仅是政府机构所在地,更是市民休闲娱乐首选去处,这里的灯光秀、花海景观、大型活动等给市民多元体验。映入眼帘的市民中心玻璃幕墙在朝阳下泛着淡金色的光,湖面静得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远处平安金融中心的尖顶。</p><p class="ql-block"> 从市民广场步行至深圳书城,仅需穿过一条种满凤凰木的林荫道。树影斑斓间,拱形玻璃门上的“深圳书城”四字镀上一层光晕。二楼的阅读空间读者不多,几束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木质长椅上,形成光与影的棋盘。我信手翻开一本书坐到靠窗的位置。窗外,书城对面的地铁站传来列车到站的提示音,人群如潮汐般涌动,而我眼前的这本纸质书却意外地安抚了某种情绪——在深圳这样一座以速度著称的城市里,书店的安静显得格外奢侈。</p><p class="ql-block"> 离开书城时,路过绘本区,几个小朋友正围在志愿者身边听《深圳湾的传说》。一个扎马尾的小女孩举手问:“为什么深圳的海是蓝色的?”她的声音清脆得像晨光里的鸟鸣。</p><p class="ql-block"> 中午12点,我来到莲花山山脚下,一群身着各种民族服装的游人在美妙的音乐中跳着民族舞蹈,颂说着《春天的故事》。进入栛技步道,两边茂盛的拹技树刚刚孕育着幼果,格外引人关注。登山中,山风裹挟着草木清香扑面而来,台阶两侧的杜鹃开得正盛,玫红色的花瓣在阳光下近乎透明。步入登山的人群中,有推着婴儿车的年轻父母,有举着自拍杆的老年旅行团,还有光着脚丫在草地上追逐的孩童。快到山顶时,遇到一位扛着三脚架的摄影师,他指着雕像方向说:“等会儿向东站,能拍到深圳湾的全貌。”邓小平雕像伫立在山顶广场的正中央,铜像基座上“邓小平同志铜像”几个字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我绕着雕像缓步行走,基座上的浮雕清晰可见:春天的故事、拓荒牛、改革浪潮……每一幅画面都像是被时光凝固的注脚。有游客将孩子抱起,让他“与历史同框”;有老人对着雕像深鞠一躬,再默默站定良久。雕像背后的那棵高山榕枝繁叶茂,树干上缠绕的红色祈福带随风轻摆,像这座城市跳动的脉搏。</p><p class="ql-block"> 登上观景台时,正巧一阵海风从东南方向吹来,带来咸湿的空气和微弱的涛声。山下的福田CBD尽收眼底:平安金融中心的尖顶直刺云霄,如一艘即将启航的星际飞船;楼下小学生笔下的“双子塔”——华润大厦与平安金融中心,此刻正被光影镀上层次分明的银灰;深圳湾的天际线弯成一道弧线,与莲花山的绿意在地平线上交融。</p><p class="ql-block"> 正是正午时分,阳光将整座城市切割成无数棱镜,玻璃幕墙反射出刺目的光。我在栏杆边站了许久,直到手机屏幕弹出“五一劳动节倒计时1天”的提醒才回过神来。下山时,经过邓公当年种树的那片草坪,一位园林工人正在修剪枝叶,他抬起头说:“这棵树每年都要抽新枝。”</p><p class="ql-block"> 站在莲花山上,我突然明白,深圳真正的浪漫从来不是高楼或地标,而是这座城市的每一寸肌理都在诉说着“从无到有”的奇迹。</p><p class="ql-block"> 下山的台阶两旁,杜鹃开得正盛,花瓣在光影中微微颤动——春天的故事从未结束,它只是换了个名字,继续生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