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的回忆

三毛兄

<p class="ql-block">  1984年,三毛兄在宁远四中读书。学校不但风景美呆,更神奇的是旁边还有一个古怪的岩洞,春夏汛期时,洞里的水像大海一样有潮涨潮落现象。所以以前也叫潮水岩中学。学校离我老家山田有二十多里路,没有通车,往返全靠两条腿。也没有双休日,唯一的星期天就是“星期天”。每到周六下午上完课,鲤溪籍的同学便结伴回家,次日各自挑着大米小菜等一周生活用品返校。因离家有点远,偶尔也在学校度过周末。</p> <p class="ql-block">  记得一个星期天,留校的几个同学相约去逛五里外的柏家坪镇。想见识见识向往已久的古镇繁华(柏家坪古称舂陵侯,是“光武中兴”的发源地)。到了镇上,与老家鲤溪相比,柏家坪街上确实热闹得多,这里没有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赶集间隔,天天都是赶闹子。街旁琳琅满目的物件让人眼花缭乱,但最勾人灵魂的还是那些各种各样的特色小吃。看到这些,本就饥肠辘辘的我们,个个肚子里的馋虫婆都被这些美食撩的是野马奔腾。哈喇子涌嘴边又被强行按回去!</p> <p class="ql-block">  逛着逛着,大家经过供销社开的粉店前。双脚实在迈不开了,又临近中午,几个人不约而同走进店里。我点了一碗米粉,且狠狠的加了一根油条。记得当时一碗米粉一角五,油条每根五分钱。当米粉端上桌子时,滚烫的汤汁上那飘着的油星,白白的粉条上面覆盖着的肉末和葱花。对于肚子咕咕叫了半天的我们,仿佛是人间至味到了眼前。我拿起筷子,象饿狗扑食般几乎是秒光眼前的粉和油条,连汤渣都没剩下一丝,两颊留香之吃完之后才体会出来的。一碗粉下肚,根本没吃饱,根本没有吃饱,真TMD想再来一碗过把瘾,可摸遍口袋,只剩五分钱。我开口向同学借钱,可他告诉我也只剩一毛钱了,等会还要去买杆圆珠笔。最终我只能强忍口水,悻悻的地离开了粉店。</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生活,不说南派北味的寻常米粉,就是一些山珍海味五粮飞天也偶有相逢。但是,我却再没吃到过那样美味的米粉,也再没有一样美食那样的让人挂在心上。也许最珍贵的不是食物本身,而是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一碗普通米粉带来的心身治愈。和着那些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就像那碗米粉的味道,永远飘散在记忆深处,愈久愈觉醇厚。</p><p class="ql-block">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p><p class="ql-block">这碗粉,会让我回忆一辈子,一辈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