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酒喝了许多年

丹心一片

<p class="ql-block">  他风尘仆仆地从海对岸的高雄赶回来,才刚放下行装,便邀了我们五人,数十年前,同住在大同岭下那幢红砖楼里的伙伴,一起来喝他的洗尘酒。</p><p class="ql-block"> 这顿酒,离上次匆匆的话别,又过去了四年,当他把起杯盏敬酒时,不无感慨地说道:“若不是今年要回来办退休,又不知何时再与你们相见。”,这位,在我眼中始终视为小老弟的他,整整小我十年,那年一同搬进那幢,我们父亲单位分配的红砖楼里居住时,他才上一年级,而我已升到了高中,再后来,我们都彼此顶替了父亲的名额,又成了同一个单位的同事,这期间,闲暇下来,会聚在一起,就着一碟油炸花生米,再泡上一盆参杂着虾米的紫菜汤,续上一瓶小角楼,我们喝得津津有味。</p><p class="ql-block"> 一转眼,我们的发梢全都斑白了,彼此眼角上都堆出了满把的皱纹,再仔细打量一番,彼此身上过去依存着的英气,也都暗淡无光,那喝酒的速度也慢了下来,酒量明显也浅下了许多,可话题都围绕着那幢红砖楼兜转着,那几乎是我们一部历史的写照,上演过我们最青涩的扮相,如今回忆起来,还是那般的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 我也知道,如今台海间是个敏感的话题,故而我便绕开不去说那些坑坑洼洼的事,但从他吞吐的口中,得知他连本带利刚结算完一项,几年下来的工程款,正准备引身而退,期待将来两岸间时局稳定后,时不时地穿越那道海峡,常回来跟我们相聚。</p><p class="ql-block"> 我们彼此,都是没有背景的平凡人,若不是那场改制的风潮,把我们分解的四零八落,也许,我们还会在稳定的工作环境中,从城中的大同岭,搬到城南新盖的带套间的单位宿舍里,上上下下走动着,仍时不时的小聚在一起,也不会去顾及什么敏感的话题,而毁实地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而不必彼此走南闯北,踏波踩浪的,为一己的生计,去付出透支的精力。</p><p class="ql-block"> 年事已高,终不胜酒力,但我们还是喜欢52℃的福矛白酒,那是我们这个地区酒乡的建瓯,用纯粮食精酿出来的,清醇的散发出质朴的酱香,没有任何的参杂参假,品质不差茅台,但价钱只是它的零头,这个社会,怕就怕某事某。被人无端的炒作,炒出了鸡飞狗跳的效果,迷茫的叫人无所适从。</p><p class="ql-block"> 只有经过多年交往,志趣相投,而知根知底的相识者,才会熟悉彼此各异的性格,并以不强加于人的亲和相处久了,才没有误解的介蒂,我们就这么围席而坐着,敞开心怀侃侃而谈,彼此间没有敌意的设立,从少年兜转到老年,相隔一段时间,又会彼此相惦记着,这样和睦的相处着多好,本来善意的交往,就不分贫贱贵富,不分地位高低,只有变了心的人,才会标新立异的去重塑自己的灵魂,而拒绝最本色的初衷,但毕竟人之有情,有善意相辅着,相识的人才会一处到天荒地老,芸芸众生的人间呐,虽风风雨雨无数,但幸运中有个你我,而彼此秉承真诚相待,唯此最为珍贵是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