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是国际 <五 . 一 > 劳动节,祝各位节日快乐!</p> <p class="ql-block"> 坳上,是我们生产队对半山腰的田、地统称,共有几十亩。水田用来插中稻,收割完中稻点荞麦;而旱地只有用来插种红薯。那个年代的农村是“寸土寸金”!</p> <p class="ql-block"> 1972年临近端午。早稻田已薅完头道,中稻也已插完。生产队分配女社员上坳去插红薯,大家吃过早饭先后去到“棕树园”剪红薯秧苗。</p><p class="ql-block"> 早春时节我们女社员们在“棕树园”挖土开沟垫上腐熟过的猪栏淤,排上红薯种再盖上一层猪栏淤。近一个月过去,红薯秧藤已经长满了土。</p><p class="ql-block"> “三个女人 一台戏”,“棕树园”里欢声笑语,好不热闹!大家割的割红薯藤,剪的剪红薯秧(每四片红薯叶剪一段,留顶上的一片叶,下面的叶子全剪去)</p><p class="ql-block"> 女社员出工都养成了习惯,每人都会挎一个竹篮子,里面放有一把鎌刀、或做针线的鞋底、或袜垫、或要补的衣服,方便工间休息时做针线或割猪草,但多半是带的空篮子要扯猪草。那几年我与小立家也养了猪,因此我俩也养成了习惯天天挎个篮子。其中只有妇女队长彭凤妹和王桂梅挑了两担奋箕,还有几个带了锄头。</p><p class="ql-block"> 红薯秧子剪的差不多了,我提议,我们每个人把红薯秧装在篮子里挎上坳去,大家都讲好。这时彭凤妹不同意:“咯像个什么样子”!好了,你不同意,我们就把各人篮子里的红薯秧拿出来装到她的奋箕里,一扎一扎放进奋箕,因担心放篷松了会掉下来并给压实了,两担奋箕刚好装满。她们挑上红薯秧走在前面,我们挎个空篮子有讲有笑的跟在后面上坳去…</p><p class="ql-block"> … …</p> <p class="ql-block"> 以上图片均取自网络。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