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歌的热浪</p><p class="ql-block">——写给刀郎深圳演唱会</p><p class="ql-block">(散文)光辉岁月</p><p class="ql-block"> 蝉鸣初歇的傍晚,我踩着炎热未散的柏油路往大运中心去。龙岗大道两侧的簕杜鹃开得正艳,像无数簇跳动的火苗。远远望见体育场流线型的银白色外壳,宛如一艘停泊在暮色中的太空船,正酝酿着某种跨越光年的共振。</p> <p class="ql-block"> 七时三刻,第一声吉他弦响。暗红帷幕后浮出一顶蓝色棒球帽,观众席上的荧光棒霎时如星河倾泻。1.8万名观众同时倒吸的气流掀起热浪,热烈如海浪,波涛汹涌澎湃。我看见前排女孩的珍珠耳坠在震颤。刀郎穿着最普通的靛蓝衬衫,袖口还留着折叠的痕迹,团队成员清一色的白色衬衣,显得非常朴实,很有精气神!仔细一看,又像是刚从西北某个小城的排练室直接走来……</p> <p class="ql-block"> 容纳1.8万人的大运体育中心 体育馆座无虚席,刀郎“山歌响起的地方2025巡回演唱会深圳站”盛大开启。当《黄玫瑰》熟悉的旋律响起,全场瞬间被温馨氛围笼罩。</p> <p class="ql-block"> 刀郎特独沙哑的声音响彻在体育馆的空间,歌词如暖流注入心底,台下观众纷纷挥舞荧光棒,跟着歌声此起彼伏,全场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在歌声里找到了情感共鸣。这首歌最初是写给黄灿助力事业的作品,饱含鼓励与关怀。如今在深圳的舞台上,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成为送给爱拼搏的深圳人的温暖慰藉,激励大家,不畏艰辛,勇敢绽放。演唱结束,全场欢呼,我身边的不少人留下了热泪,一位穿着考究戴着眼镜的四十左右男人,控制不住自己,扒在妻子的肩上低声抽泣,也许刀郎的歌触动了他创业路上压抑的心情。《黄玫瑰》的温暖力量,也许会久久回荡在每位观众的心间,成为他们拼搏进取的动力。</p> <p class="ql-block"> "2002年的第一场雪——"副歌升起的刹那,整座场馆突然失重。场内东北角突然扬起一面"湖北刀迷会"的红旗,紧接着"四川刀迷会""上海后援团"“深圳刀谜会”的旗帜海浪般翻涌。场外广场上聚集的年轻人举起手机,屏幕里相同的演唱会直播画面连成光之海洋。穿工装的建筑工人蹲在花坛边跟唱,他安全帽上的反光条随着节奏明明灭灭。</p> <p class="ql-block"> 唱到《冲动的惩罚》时,刀郎突然忘词。他挠着后脑勺憨笑,额头上细密的汗珠在追光灯下晶莹闪烁。郝雷急忙提声把刀郎拉回,刀郎有点不好意思了,观众席爆发出善意的哄笑,有人大喊"刀哥,别着急!”,还有人喊道“刀哥,没关系!"刀郎鞠躬致谢,台下的掌声像潮水漫过舞台。团队成员相视而笑。瞬间,我注意到了贝斯手磨破的袖口和键盘手洗得发白的帆布鞋。</p> <p class="ql-block"> 深圳的夜空罕见地出现了星星。散场时,我听到保安用潮汕话感慨:"改革开放四十年没见过全城一起唱歌的。"便利店的冰柜上,外卖小哥头盔上还别着荧光棒;深南大道天桥下,几个大学生用吉他弹着刚记下的旋律。深夜11点一刻的海底捞,隔壁桌突然集体哼起《西海情歌》,服务员添茶的手悬在半空,眼眶突然红了,直接跟唱起来;万象天地商场门口的大电视在重播着刚刚结束的刀郎深圳演唱会的视频,许多人围着电视跟唱,路过的出租车司机也将车停在路边,看到大电视里的“刀哥”的演员,也不由自主地跟唱起来,他激动的手舞足蹈,不知道是在驱赶一天的劳累,还是在释放一下生活压抑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 回程的最后一班地铁穿越龙岗大道时,玻璃窗上还粘着几粒荧光棒的星屑。穿西装的程序员靠着扶手打盹,他公文包敞口处露出半张门票。轨道摩擦的轰鸣里,我分明听见这座城市的心跳正与西北旷野的风声,渐渐合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