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北国之春毛喜良

<p class="ql-block">  退休了就有充分的时间思考人生,也可能是年龄的原因,看到司空见惯的事情,也会有深度的思考和自己的见解,这可能就是生活积淀吧。从儿子上大学离开十三朝古都牡丹花城洛阳已近二十年,在异地他乡从军工作、安家结婚生子,就与我们渐行渐远啦。近几年在成都带孙子,我非常珍惜与乖孙人生长河中短暂的相处,待孙长大了,他也会远离他的父母,更何况爷奶,这不是伤感,而是人生规律。</p> <p class="ql-block">  有时候,我站在时光的长河边,望着那些缓缓流淌的岁月,心中会涌起一种难以言说的感慨。父母总是怀着满心的期待,盼望着孩子快快长大,可当孩子真的长大了,我们却突然发现,那个曾经围绕在身边的小身影,已经渐渐走远了。</p> <p class="ql-block">  可怜的父母还傻儍的不知道,其实当孩子长大了,这个家就已经散了。即便逢年过节回来, 那也只能叫聚会。</p> <p class="ql-block">  贾平凹在《自在独行》中写道:“父母与子女的缘分,不过是一场渐行渐远的目送,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年轻时读不懂这句话的深意,直到孩子拖着行李箱走出家门,才恍然惊觉,所谓亲情, 不过是借你而来,却非为你而生。 </p> <p class="ql-block">  多少人活到中年才敢承认:孩子不是父母生命的延续,而是一场盛大的"借过"。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陷入一场温柔的幻觉,以为血脉能浇筑永恒的亲密。可当孩子考上大学的那张车票,分明是一张温柔又锋利的刀片,把"家"字划成两半,一半是父母守着的空房子,一半是孩子奔赴的新江湖。</p> <p class="ql-block">  老一辈总说"儿行干里母担忧",如今却是"儿行千里母难求"。微信里永远只有转账记录,通话记录永远停留在每月几号。孩子用表情包敷衍你的牵挂, 用"在忙"搪塞你的关心。龙应台说得好:“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p> <p class="ql-block">  "父母终于明白,自己不过是孩子人生剧本里的配角,连台词都被压缩成转账时的备注。你以为春节的团圆饭是家的延续?不过是亲情最后的体面。孩子带着新观念回家,你端上桌的拿手菜成了"不健康",你传授的人生经验成了“老思想”。</p> <p class="ql-block">  两代人之间横着一条马里亚纳海沟,你在沟这边喊着"多穿秋裤",他在沟那边刷着短视频笑你腐。毕淑敏曾犀利道:“父母和子女,终将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莫言在《晚熟的人》里写:“世间的爱都指向团聚,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聪明的父母,早该在送孩子进幼儿园时就学会目送。吾孙也即将上幼儿园,希望他的爸妈·爷奶·外公外婆,早些明白这一点。</p> <p class="ql-block">  孩子不是风筝, 不需要你死死攥着线头;他是候鸟,注定要飞向你看不见的山川湖海。与其在电话里追问“什么时候回家"。不如把叮嘱换成"累了随时回来"。真正的亲情,从来不在掌控里,而在成全中。 </p> <p class="ql-block">  林清玄说:“爱的开始是一个眼神,爱的最后是无限的苍穹”。父母子女一场, 本就是相互借一段光阴。当他转身走向自己的人生,你该做的不是哭泣着修补破碎的家,而是笑着把碎瓷片嵌成星空,毕竟,孩子活成他自己的模样,才是父母最大的功德。</p> <p class="ql-block">  一个周末,我在洛外散步时听到一位年迈的母亲说起,她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就去了外地工作,一年到头也难得见上几面。每次儿子回来,她都忙前忙后,恨不得把所有的爱都塞进那短短的几天里。可是,儿子似乎更愿意躺在沙发上玩手机,或者和朋友出去聚会,与她说话的时间越来越少。她常常独自坐在餐桌旁,望着空荡荡的椅子发呆,心里默默念叨着:“孩子大了,家也就不一样了。”</p> <p class="ql-block">  洛阳谷水西这个深深的军校大院,战友们的子女基本都在全国各大城市工作生活安家,远离了自己的父母,待第三代孙辈出生,他们又不约而同的到了异国(地)他乡带娃,在那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安了第二个家,这基本上成了大多数战友晚年退休生活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  根据大院子女孔雀东南飞的现状,使我想起被誉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在文学史上有着不可磨灭成就著名的翻译家杨绛先生说的:“孩子若是平凡之辈就承欢膝下;若是出类拔萃就让其展翅高飞”。作为父母,我们常常会对孩子寄予厚望,希望他们出类拔萃,实现我们未完成的梦想。但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兴趣与性格,我们应学会接纳孩子的全部,而不仅局限于我们的某些期待。</p> <p class="ql-block">  这样的故事,其实发生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里。父母用尽一生的心血,把孩子抚养成人,却也注定了要面对分离的宿命。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子,有了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家虽然还是那个家,但已经不再是他们生活的重心。而父母,却依然守着那份最初的牵挂,期待着每一次团聚,哪怕只是短暂的相聚,也足以让他们欣慰许久。</p> <p class="ql-block">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我常常想,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如果父母能够提前知道这一切,他们会不会选择用另一种方式去爱孩子?也许会,也许不会。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珍惜那些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因为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子,其实是最珍贵的财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