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竹子也有公母之分吗

一泓

<p class="ql-block">  近日,我有幸游览了福建泰宁的寨下大峡谷,途中听导游提及竹子也有公母之分,这一说法让我倍感新奇,心中满是疑惑。归来后,我查阅了相关资料,才得知民间确实存在这种有趣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  在民间经验中,竹子的公母之分可以通过分枝数量来判断。所谓“母竹”,其第一分枝处通常有两根或更多枝条,这类竹子周围更容易孕育竹笋;而“公竹”则不同,其第一分枝处仅有一根枝条,周围竹笋较少。</p> <p class="ql-block">雌竹</p> <p class="ql-block">  从植物学的角度来看,竹子并无严格的雌雄性别之分,但其生长模式可以分为两类。散生竹,例如毛竹,依靠地下茎(竹鞭)蔓延生长,竹鞭上容易发笋,因此被民间类比为“雌竹”。而丛生竹,如孝顺竹,则通过竹蔸侧芽繁殖,发笋较少,被民间视为“雄竹”。</p> <p class="ql-block">雄竹</p> <p class="ql-block">  农民在挖笋时,往往优先选择分枝较多的“母竹”,因为这类竹子的竹鞭更可能延伸至周边,孕育出竹笋。毛竹的竹鞭甚至可以延伸数米,形成密集的笋区。民间有谚语云:“竹子开花开一片,竹子死掉死一批”,这正印证了“雌竹”繁衍形成“家族群”的竹鞭盘根错节的生长规律。</p> <p class="ql-block">  当然,民间的这种竹子公母区分方法只是经验总结,可能因竹种和地域差异而存在局限性。孤陋寡闻的我也是觉得新奇,故而提笔用文字缪记,供读者饭后茶余闲聊或去竹园去辨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