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故事】大山的诱惑

那个字31812166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那个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篇号:31812166</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图片来自网络,谢谢原作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忆我读过的第一本小说,想起来还挺有意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我的家里,小时候就没有一本书。家里最早的书,应该就是我上学以后的教科书。因为我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我的课本打破了家里没书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爸爸妈妈都是文盲,他们都不读书。可是,我却是个爱读书的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时候最早读到的书,都是看到同学的连环画,那时候我们叫小人书。那些小人书一般都来自同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小时候家里很穷,爸爸妈妈没有闲钱给我买课外书。看人家看小人书,我就凑过去蹭读,或者人家不看的时候我借来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记得那时候同位有个男同学,不知道他为什么不爱完成作业,都是抄我的,抄一次作业换一本小人书。他有许许多多小人书,都是他爷爷给他买的。记得他的成绩也不错,不知道他怎么总是抄我的作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题了,还是说我读过的第一本小说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爸爸有个女徒弟,应该是个有文化的人。有一天她到我家串门,进门就把包包放我写作业的地方了,我正在写作业,看她包包整整齐齐方方正正应该都是书,我摸了一下,确实是书。我很羡慕地说:“姐姐,你有这么多书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说:“不是我的,都是我借来的,我有图书馆借阅证,一次可以借三本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都是什么书?我可以看看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都是小说,你才上四年级,可以看小说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摇头,因为我没有看过小说。她把书拿出来让我看:“你要想看,留一本你先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都是什么书,我根本不懂,就看到有一本书封面是一群登山的人。名字叫《鹰之歌》。我拿过来翻了翻,大部分字都认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从一年级就有读诵的习惯,随手翻开一页读了几句。姐姐说:“差不多的字你都认得,就看看这本书吧,听说很好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姐姐把书留给我。其实我读着那本书还是挺费劲的。大作家莫言说他的老师就是字典,但那时候我连字典都没有。俗话说:秀才认字读半边,我就那么磕磕绊绊还是把那本书读完了,这本书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说描写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地质勘探人员们勘探矿山、矿场的可歌可泣的小故事,那是很艰难的工作,小说里描写的有山林经验丰富的地质工,有白发苍苍的老工程师,还有充满豪情壮志的男女大学生,他们刚刚走出校门,天不怕,地不怕,一心为祖国找到新矿场。还有几个成年技术员,干劲十足的钻探工以及服务在地质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都有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理想,为工作不辞劳苦。不畏艰难,奔波在深山,英勇顽强地跟大自然斗争,为工业建设寻找资源,最后终于发现了矿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完这本书,对我的认知观念起了很大作用。在这之前,我因为年纪还小,对未来还没有什么憧憬,读过这本书,我的心里多了许多没有经历过的事情,特别是那些我没有见过的群山,坚硬而多彩的岩石,队员们攀岩、穿林、过峡谷,都让我感到惊叹。我心里、眼里多了许多景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特别是他们用鸟蛋解渴,用野果充饥,都让我感到特别新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悄悄地有野心了,想到没有去过的深山老林探索新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是,我还太小,没有那种机遇,我的幻想就有的放矢了,经常就想着那些现在驴友们才有的经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是,我从来就没有机会,直到学生大串联,我才跟着同学们去了一些地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8年,我们分配工作了,我当时就想,哪里远,我就到哪里去,我选择了到最远的边境——黑龙江建设兵团兴凯湖农场下乡,做了一名兵团战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刚刚搜了这篇小说的作者:李云德,作家,辽宁鞍山人。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校,1952年转业到鞍山钢铁公司工作。历任鞍钢地质勘探公司技术员、党委秘书,鞍钢党委宣传部干事、科长,鞍山市文化局创作组创作员,鞍山市文联副主席。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196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沸腾的群山》《鹰之歌》《地质春秋》等作品。《鹰之歌》是新中国第一部勘探题材长篇小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想想,读过《鹰之歌》之后,主要就是改变了我的生活认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他的就是我知道了“珠圆玉润”这个词,作者对比了两个女队员的形态外貌,那时候,我不知道“珠圆玉润”是什么意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有啊,就是我喜欢爬山了,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去爬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惜我一直生活在平原,很少有爬山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天津有个“堆山”,离我儿子家不远。我只要去儿子家,一定会去爬堆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谢谢分享,天天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