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落叶知秋

2025春游(六) <p class="ql-block">“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p><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14日,一早从长沙来到韶山,来到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毛泽东故居,位于湖南省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土地冲南岸上屋场。</span>该故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1961年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故居坐南朝北,采用土木结构,形状成凹字形,俗称一担柴式。其占地面积为566.39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72.92平方米。故居东边有13间青瓦房,为毛泽东家族居住;西边则有5间茅草房,是邻居的住所;堂屋(瓦房)为两家共用。大门上的匾额“毛泽东同志故居”由邓小平同志于1983年4月2日题写。</p> <p class="ql-block">1929年,故居曾遭到国民党政府的破坏,但自1950年以后,经过多次修葺,已恢复原貌。1951年2月6日春节,故居正式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于1893年12月26日诞生于此,并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1910年秋,为了寻求真理,他离家外出求学,但寒暑假期间多次回乡。1919年和1920年,他的父母相继过世。1921年2月,毛泽东动员弟弟、弟媳和堂妹舍家为国,舍己为民,离家外出参加革命,带领他们先后走上革命道路。</p> <p class="ql-block">1925年,他在韶山开展农民运动,曾在此召开小型会议、培养农运骨干,并于同年6月创建了中共韶山支部。1927年,他在此考察韶山农运情况时表示:“革命不成功,我毛泽东就不回韶山。”</p> <p class="ql-block">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次日参观了故居,走访了乡邻,并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七律·到韶山》毛泽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span></p> <p class="ql-block">红旅热潮动人心。铜像前,少年列阵献花,誓言铿锵;纪念馆内,青春足迹追寻星火初心。"筑梦新时代"不止于口号,更在红色沃土中扎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当课本里的历史化作眼前斑驳桌椅、油灯笔迹,信仰便有了温度。红色旅游正以沉浸式教育让家国情怀代代相传,此般峥岁月,何其幸哉!</p> <p class="ql-block">滴水洞位于韶山市毛泽东铜像以西约4公里处的峡谷中,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于一体的著名景区。</p> <p class="ql-block">滴水洞并非实际意义上的山洞,而是一条长约2.8公里、宽约0.5公里的狭长山谷,三面环山,一面以山涧为出口。因谷中曾有天然石洞,四季泉水滴落,故名“滴水洞”。1957年修建韶山水库后,原石洞被淹没,1992年在上游人工打造了“滴水清音”景点以满足游客的好奇心。</p> <p class="ql-block">1959年6月,毛泽东回韶山时提议在此修建几间茅屋,供退休后居住。1960年启动代号“203工程”,1962年建成别墅群,建筑风格仿北京中南海,包括一号楼(毛泽东住所)、二号楼(中央负责人休息处)及三号楼(工作人员居所)。</p><p class="ql-block">1966年6月,毛泽东在此隐居11天,并在信中称其为“西方的一个山洞”。此处曾为军事禁区,保密严格,直至1986年才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一号楼现为展馆,展示毛泽东的会议室、卧室、办公室等,并保留防空洞(长100米,可防核爆)。</p> <p class="ql-block">毛母文化园,就在虎歇坪山脚下,是依托韶山红色文化底蕴与地域特色打造的文旅项目,兼具文化展示、红色教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畅游滴水洞 祈福虎歇坪</span></p><p class="ql-block">虎歇坪,滴水洞北面屏障。这里林木繁茂,鸟语花香,山泉清澈,空气新鲜。在此登临极目,远近美景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气象万千,虎踞高岗鸣胜境;岚光绕岫,龙盘巃嵸吐紫珠”。这幅对联描写的就是虎歇坪自然美景和人文奇观。</span>相传虎歇坪是古代猛虎潜修之地,八仙吹箫赏月之所,‘天王出宫’之风水宝地。</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祖父毛恩普(字翼臣)就长眠于此,其棺椁在此试葬七年而漆木如新。民谣唱道:‘八仙吹箫半山腰,一座石坟光又牢。古木参天凤凰巢,风景可称第一好。’</p><p class="ql-block">虎歇坪是如此地充满神奇,以至于历史上还发生过军阀何健两度派人来掘坟以图摧毁‘龙脉’的事件。然而毁‘脉’终成闹剧,神秘的西方山洞——滴水洞、虎歇坪更添神奇。</p> <p class="ql-block">“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现在,虎歇坪更成了各地民众许愿祈福之地,新修的木栈道如一条穿梭于奇石秀木间的游龙,人们拾级其上如平步青云,既能欣赏这里绝美的风光,又能为家人、亲友许下美好的祝愿,放飞无尽的梦想……”</p><p class="ql-block">本想沿栈道登顶,一探神秘,祈福亲朋。怎奈雨雾阻止了继续攀登的脚步,安全起见,止步半途。</p> 自驾春游路线: 由河北出发,经河南、湖北、<font color="#ed2308">湖南、</font>江西、江苏、山东返回。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感谢您的光临,欢迎再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