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双手紧握爆破筒,怒目喷火热血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日寇腐烂变泥土,勇士辉煌化金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春节假期,我又一次踏上上海之行,2月1日(大年初四)我们一行首先来到了晋元纪念广场的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地,作为上海重要的抗日战争遗址,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上海四行仓库瞩目惊心的“弹孔墙”。当年淞沪会战时留下的“弹孔墙”再露真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四行仓库占地0.3公顷,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高6层,长64米,宽54米,高25米,由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异常坚固。这是闸北地区最高大的建筑物,它南面紧挨苏州河,东面隔条马路便是公共租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四行仓库大楼西墙8个炮弹孔和近420个弹洞,还原了当年的战争场景。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发生在中国上海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斗,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次重要事件。“弹孔墙”在徐徐讲述中国军队抗日的决心和斗志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随着我军节节败退,为避免全军覆没,第3战区代理司令长官顾祝同于10月26日凌晨命令部队放弃全部退守苏州河南岸。 而蒋介石寄希望于不久召开的九国公约能调停中日战争,为了向西方大国彰显中国军队抗日的决心和斗志,他要求在苏州河北岸留下一支部队抵抗日军。所以,这是一场国际瞩目的政治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谢晋元指挥的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1营总共400余人,少数部队部署在仓库外沿,绝大多数兵力集中在仓库楼层。 1营营长杨瑞符派传令兵通知散布在宝山路虬江路一线的各连领受新任务全营3个步兵连1个机枪连1个迫击炮排,连同谢晋元在内一共414人,于27日凌晨3时左右全部撤进四行仓库,全体官兵分头行动,将底层门窗全部堵死,二层以上窗口堵塞一半,以利投弹射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库存几万包粮食牛皮和丝茧被堆至墙边,高达天花板,足堆了5到10米厚,以加强外墙四层五层因材料不足,没做过多的加强。第五层作为制高点,主要用于对外观察,同时切断电源,防止敌人利用电线纵火,为相互支援。东西两座仓库墙体上开了个高宽各一米的洞,用沙袋堆成交通壕相连。谢晋元从2连抽调2个班,向仓库西北方向前出,作为警戒哨。在苏州河边仓库两侧用沙袋构建掩体,并亲自掌握一支敢死队。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日军第三师团先头部队试探性地向仓库派兵,前期人数较少,后期增兵并且多用火炮攻击,甚至试图从苏州河上从背后夹击仓库守军。 由于四行仓库临近公共租界,日军投鼠忌器,不敢对其施行过度炮击或轰炸,这有利于我军能坚持更长时间的作战,上海市民的鼓舞也激发了守军的斗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7日早上七点半左右,闸北的日军先头部队推进至火车站以东地带,杨瑞符要求负责警戒旱桥一带的排长尹求成率领的两个班据守要点:“全力抵抗,无命令不得撤退!” 在短兵相接的交火后,约八点一刻,警戒部队报告:日军“已确实占领北站大楼,并插上太阳旗子了”。日军飞机与地面部队协同行动,在中国军队已经撤离的闸北上空侦察并投弹轰炸,旱桥警戒部队继续向进犯的日军开枪抵抗,但由于缺乏后援支持,遂渐退回四行仓库阵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连一排一班班长蒋警率班继续作为前哨,埋伏在光复路沿街的民房中,与仓库西面防守的三连相呼应,此外在四行仓库西侧还有一座地堡,是原先为防备租界而准备的工事,位置在交通银行和四行仓库之间,谢晋元安排一连四班机枪手埋伏在工事中,与蒋警班组成外围防线,而机枪连则隐蔽在四行仓库高层,利用高空优势压制日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迷漫烽火四行库,愿与人民共患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壮志凌云战萎寇,誓拚热血固神州。</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据机枪连的机枪手王文川回忆:第一次日军的进攻是上午点20分左右,这是一小撮日军,大约三四十人。第一次进攻仓库的日军以为只有少数中国军队驻守在仓库。而我军经过精心布置,从地堡到四行仓库,这段两百米长的光复路成为了一个埋伏圈。 在日军进入埋伏之后,地堡的机枪手、在民房里的蒋警班和仓库定投的机枪连一齐开火。不到十多分钟,消灭日军27名。在团以下级别的作战中,埋伏战术起到的作用是极为立竿见影的,往往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我方能以较少的伤亡消灭敌人更多的有生力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下午一点,交通银行附近的日军逼近四行仓库,被埋伏在外围防守阵地的守兵迎头痛击,当即击毙数名日军士兵外围部队立下奇功,,但由于地堡防御工事设计之初为对付租界方面,枪眼方向使我军不能很便利地射击,同时考虑到地堡相对于四行仓库而言是一个孤立的火力点,所以在此波日军的袭击后,谢晋元令地堡附近的一连四班机枪手撤回。然而想到日军一定会来利用地堡而对我军打击,他便命令部下埋伏手榴弹多枚,还加上一颗迫击炮弹在这国防工事内,待日军进入地堡后,守备兵将手榴弹绳索一拉,对敌人造成伤亡。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点半后约一百余名日军在战车的掩护下,跨越蒋警班的防线向四行仓库大门猛攻,我军奋勇反击,埋伏在路两边民房中的机枪一齐向敌人扫射过去,坦克又被我们的敢死队员炸毁,在日军猛攻的间歇,西侧三连的两个班奉命放弃外围阵地,撤进四行仓库但战斗中有英勇表现的蒋警班被日军隔离在外,分散在民房中继续奋战,终因弹尽被俘,惨遭杀害。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外围部队退入仓库后日军见我军拼死抗战的决心,逐渐将兵力增加至二百人左右,企图趁3连两个班退入仓库,工事缺口尚未赶筑牢固之时猛攻仓库大门,我军依托临时构筑起来的掩体进行还击。下午三点,三连长受伤。 日军纷纷向仓库墙根靠近,这七八十名日军不在楼内的火力范围之内。这时楼顶机枪连的一名战士捆满手榴弹,跳到敌群中,和二十多个日军同归于尽。此外杨瑞符命令楼顶破击炮调整角度,对准敌人打击。残余日军见仓库防备严密,便逐渐撤退。等待时机,再次进攻。据作战报告显示日军死亡人数在八十名以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8日凌晨三点,四十余名日军士兵沿墙爬入仓库二楼,半数被歼灭,半数逃跑。黎明前又有小股日军前来袭击,敌人利用夜色进攻的用意非常明显。午后三点,日军很“隐蔽”地运动四五门平射炮,对准仓库守军。交通银行屋顶上的日军机枪哨也开始猛烈射击。我军略有伤亡,到下午五点,天色将晚,日军又狼狈败退。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9日,日军派飞机盘旋于四行仓库上空,企图低飞轰炸,但楼顶的机枪连髙度警备,用高射机枪瞄准射击,日机几度靠近又被击退,终未能投弹日本地面部队的遭遇与空军类似,中午十二时日坦克战车四五辆,沿国庆路及四行仓库以北地带来回穿梭,伴随着平射炮的射击,企图掩护步兵的围攻由于我军不间断使用机枪扫射,围攻始终未能得逞。 </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伟战豪气贯长虹,何惜百死报家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百战雄师惊贼胆,从来燕赵多豪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9日下午两点,日军在围攻仓库的同时,企图派武装艇从苏州河登陆,被英国领事阻止。15时45分,约1个小队的日军,从上海银行堆栈出发,向四行仓库发起进攻,被守军以猛烈火力击退,17时10分,又有一股10余人的日军试图接近仓库,在守军的火力扫射下,近2分钟就溃败。这日的进攻也基本就此结束。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30日是整个战役最惨烈的一天。日本驻华使馆海军武官本田辅和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先后发表谈话,扬言将不顾一切后果,采取极端手段,对付中国守军。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也给工部局总办费信敦发出威胁,称任何资助和放纵中国军队的行为,都会被视为对日本的不友好,日本海军陆战队正在苏州河口待命,随时准备冲进苏州日军炮火猛烈前所未有,封锁了仓库与外界唯一的交通线西藏路,仓库五楼西面被轰出无数枪眼。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此外我军构筑的防御工事极为坚固,高达十米的沙包阻挡了大部分的敌军火力打击。我军不少杀身成仁的勇士,捆绑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以一换十的打法,使得我军伤亡比明显占优。 客观地理环境方面四行仓库临近公共租界,日军投鼠忌器,不敢使用重炮打击,以免危及租界,这也给我军的坚守创造了有利条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一场小规模的局部战斗,我军战术可圈可点。在作战初期,一系列的准备战斗部署较为科学,主要把防御工事建筑在仓库的三面三层,四五层用于对敌实施火力打击。 居高临下的优势保证了守军在侵略者因顾虑危及租界而不敢使用重武器的情况下,能够较长时间地坚守阵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设置埋伏,居高临下部署防御火力,达到了最大限度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作战目的。 机枪火力在战役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连续性的火力支持使得日军的步兵冲锋不断受阻,最后只得用炮兵火力轰击仓库,机枪组的火力输出效果几乎可以直接决定营连级别战斗的成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热血沸腾,杀声冲天,民族齐觉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携手打日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军架设机关枪,向敌寇聚集之处扫射,交通银行屋顶之敌寇又仓惶奔逃,在晚上八点左右,仓库一至五层的工事全部搭建完成,,而此时日军进攻一浪接一浪,并用“探照灯照耀西藏路,以猛烈的机关枪封锁路口,用平射炮和重迫击炮向仓库猛轰,最激烈时,每秒钟发炮一响。至晚上十二时谢晋元突然向杨瑞符下达命令,要求部队于十二点后退人西藏路东侧的租界,至31日凌晨二时全部撤入公共租界,四天四夜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宣告结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最终战果战损统计:日军被消灭一百余人,伤者三百人左右。而据谢晋元说:我军战斗前进入仓库共有420人,撤退前清点人数为377人,撤退过程伤亡22人,我军总伤亡为65人。总之这是一场在特殊的地理环境,特别的政治背景下,打得极为漂亮的阵地防御战,更是一场鼓舞人民抗战激情的政治仗,我们广阔的战略纵深足以让日军陷入战争泥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