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炜的美篇

钱炜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五一”节安徽池州行(上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一天,2025年5月1日(星期四),我和俞秋英,斌斌、仲轶带小宸宸早上7:05从茶花园出发到浦东市政大楼接斌斌父、毌亲,9:45分驱车出发到安徽省池州旅游。由于高速公路非常拥堵,车辆停停走走,直到中午11:10分才到嘉善服务区,稍事休息后,在11:25分开车向池州进发。路况还是非常堵,15:35分到达驿达寒亭服务区,大家吃了五芳斋肉粽,稍微休息后,16:05分向池州前进。在18:50分终于到达位于池州市清风西路1号下榻的“开元名庭”大酒店,办理好住宿手续后,入住8209、8210、8211房间,放好拉杆箱及所带的包后,19:20分驱车到宋徽厨饭店吃晚饭,21:55分吃好开车回到“开元名庭”大酒店,洗漱完睡觉休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池州市,简称“池”,是安徽省下辖地级市,地处安徽省西南部。池州市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要成员,以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国家级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平台,培育有安芯电子、华宇电子、铜冠铜箔等龙头企业。池州市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属皖江文化和徽文化的交汇处,境内文化旅游盗源丰富,拥有一个5A级景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风景区,以及17个4A级景区。池州市素有“千载诗人地”之誉,曾有文化名人李白、杜牧、陶渊明、苏轼等留下文化遗迹,杜牧诗中的“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杏花村”也位于池州市贵池区秀山门外。同时,池州市还拥有“中国戏剧活化石”贵池傩戏、“京剧鼻祖”青阳腔和东至花灯等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池州市地名来源于池口河,其源有五,汇于秋浦河,绕城西过镇山,入池口河,注入大江。入江处为鱼贵囗,今称池囗。丁绍轼《荒政碑记》云:郡以池名,盖郭外即湖,湖外为江,郡治襟江带湖城阙宫室,宛如池上。“州外宛如水中洲”,唐置池州,由来于此。池州市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梅雨显著,无霜期长,属暖湿性亚热带季风气候。</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天,5月2日(星期五),早上6:30分起床漱洗,7:00到一楼酒店餐厅吃早饭。品种有:面条、米线、馄饨、面包、牛奶、酸奶、水果、鸡蛋、油条、麻花、各式包子等。吃好早饭,稍做准备后,在8:45分驱车到傩仙镇、九华天池晕区游览。9:50分到达傩仙镇景区游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傩仙镇,位于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马衙街道,占地1500亩,集中国传统傩文化与古徽派建筑风格于一体,以“仙侠”主题为灵魂,是一个融合文化展示、主题旅游、民俗表演、活动市集、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多元素街区。每天上午和下午,傩仙镇街区都会上演十余场次精彩节目,包括皮影戏、木偶戏、黄梅戏、傩王巡游、快闪表演、小品和人物秀等。可以顺道来这座充滿特色的小镇打卡。夜幕降临时,傩仙镇倾力打造的大型四幕实景剧《傩王传奇》上演,该剧时长近2小时,完美融合剧情、特效、武术舞蹈等多种元素,讲述的是一殷可歌可泣的傩王故事。此外,整个夜晚街区内还将分时段上演打铁花、水爆、火爆、空中飞人特技表演、傩王巡游等十余场次精彩节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0:25分我们结束了对傩仙镇游玩,开始对九华天池游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九华天池风景区位于池州市郊马衙,在神奇的北纬30度线上,是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4A级旅游区、安徽省森林公园。景区东临佛教圣地九华山20公里,西距池州市主城区10公里,与318国道接壤,距池州火车站、宁安高铁池州站、长途汽车站、池州港、九华山机场均在10公里范围内,距离G50沪渝高速九华山机场仅5公里,区位优势突出,是古时候朝拜九华山的必经之地,同时也是佛香的生产基地。香客来到这里,净身、净心、净囗之后,请香上山祈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景区自然生态原始,景观奇特,既有峡谷、溪流、飞瀑、竹海、奇树怪石、高山平湖、冰川漂砾等自然景观,也有红色山村、水电站、茶园、古香作坊,皖南民俗馆等人文景观。幽深的树林,清新的空气,静态的巨石,动态的瀑布飞流而下,形成了“天河挂绿水”的奇观,被誉为江南的“阿里山”。人们来这里探秘冰河谜窟(巨石阵),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乘天池游船荡舟高山平湖,沐浴天池圣水,让心灵得以净化;登盘龙岛猎奇中国越人后裔“矮人部落”;坐高空滑索飞跃百米大峡谷;乘皮筏,体验冰河冲浪漂流的惊险、刺激。九华天池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是旅游、度假、休闲、观光的理想境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0:45分开始游览九华天池风景区,途中大家吃了自带牛奶、面包、蛋糕等,权当中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5:35分分结束了对九华天池的游览,驱车到大愿文化园参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九华山大愿文化园,位于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世界公认的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风景区北麓柯村,是为打造佛教圣地和世界旅游胜地而建,是安徽省“861”计划重点建设项目和全省重点建设的十大文化产业园区。九华山大愿文化园由铜像主体和大愿广场组成。铜像主体,俗称“大愿佛”,观瞻总高度139米,莲花座及像体高99米,为世界第一高地藏王菩萨露天铜像。该铜像于1998年10月经国家建设部、国家宗教局批准,2005年3月动工兴建,2012年7月竣工,2012年9月通过国家宗教局验收,2012年底大愿文化园对外试运行。2013年8月31日,大愿文化园正式对外开放。大愿广场规划面积1200亩,由五通桥、大门、牌坊、弘愿堂、莲花淨土、锡杖广场、万方摩尼、虹桥飞天、八公德水组成,其中弘愿堂是中国国内最大地藏文化展示中心,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高三层,地下8.1米,地上9.3米。九华山大愿文化园景区占地1500亩,东西轴线长1910米,可供6万人同时参观游览。同时,园内配置生态停车场两个,提供1506个大小车位,景区还配置旅游观光车30辆、年运送游客可达150万人次。大愿文化园总规划面积2836亩,分为主景区、印象九华和世界文化交流中心三个功能区。一期建设的主景区共有两大区域-外明堂内明堂。外明堂以“圆通”为主题,紧扣地藏菩萨大愿、孝道、慈悲、救度的核心精神,通过建筑、雕塑、彩绘等艺术语言,结合声、光、电等高科技术,充分展现佛教文化的人文之美、建筑之雅、艺术之精,游客获得视觉震撼和心灵净化。景区主要节点有:莲花广场、五通桥、仿古牌坊、九子袈裟广场、弘愿堂、三谛圆融、净土莲花、八功德水等。内明堂以99米高地藏菩萨像为核心,以“佛性”为主题,通过依山就势的自由布局,展现淳朴、怡然的空灵佛性,功能上以朝拜、礼佛为主,突出纯净安祥、庄严肃穆的气氛。景区主要节点:99米高地藏菩萨铜像、水口、涤心莲池、拜谒【ye】通道、拜台广场等。九华山大愿文化园景区内灵水秀水,楼阁相对;林荫幽道,碧树参天;牌坊成排,碑塔耸立;重檐翅角,飞脊流丹;雕梁画栋,朱门轩窗;金石造像,栩栩如生;梵钟磬【qing】音,远播千里。可谓是:融人文与山水于一体、汇现代与古朴一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千姿百态的群峰,宛如莲花,素称“莲花佛国”。唐李白赋诗赞曰:“妙有分二气,㚑山开九华”,“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故而改原名九子山为九华山。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5A级),每年到九华朝山进香、观光游览的信士、游人达200万人。二期为小西天和佛学院。小西天主要滿足游客礼佛功能,佛学院则主要滿足佛教研究和教学功能。九华山地标性的笔架山和狮子峰构成地藏菩萨大铜像背倚的雄伟底景,景区格局大气,阴阳融凝,林木秀蔚,生气充盈,是生态良好和景观优美的形胜之地。地藏菩萨铜像巧妙之处在于其选取的角度,铜像背东面西,为比丘立相,右手执钖杖,左手托摩尼宝珠,以狮子峰为背景,每当太阳升起时,从正面看霞光万道,而且每年的春分和秋分时节还会形成独特的“佛光”现象。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弘扬了地藏精神,庄严佛教名山道场,是增辉江山、庄严国土的万年之计,是中国宗教艺术的一大创举。这不仅是佛教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把九华山建没成为世界性佛教道场的需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在18:10分结束了对大愿文化园的参观,驱车到池州市青阳县庙前镇前门街60-1号的袁记徽菜饭店吃晚饭,19:15分到达饭店。21:25分吃好后,返回下榻的“开元名庭”酒店,今天大家都感到疲倦,漱洗后睡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三天,5月3日(星期六),早上6:30分起床,漱洗后于7:30分到酒店一楼餐厅吃早点,点心品种同前一天一样。9:05分,我们驱车到“杏花村”风景区游玩,9:40分到达“杏花村”风景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杏花村风景区位于安徽池州,因晚唐诗人杜牧春游杏花村时写下的一首诗《清明》而闻名全国,是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景区距今已有1300历史,唐代著名诗人杜牧任池州刺史著《清明》诗使之名扬天下,邑人郎遂撰《杏花村志》,收录中国《四库全书》。世人誉杏花村为“天下第一诗村”,村内树木葱郁,杏花在林,小桥流水,酒旗若现,怀社轩、青莲馆、昭明堂、吟诗台、半亩园、杏花岛、六朝长廊处处流露出村的意境、诗的芬芳。“清雨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文化旅游区以杏花村旧址为基础,规划建设面积35平方公里,空间布局为“一路二水三区”。一区民俗体验区已对外开放运菅。形成了环绕景区的8字形陆上和十里杏花溪水上两条观光线,打造了北村口红墙照壁、问酒驿、唐茶村落、十里桥、梅洲晓雪、窥园、憩园、百杏园等处重要景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转下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