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相交织 研学共艺韵生辉一一鱼台老年大学2025年首次研学之旅

悠然岁月

<p class="ql-block">科技与人文交织 研学共艺韵生辉——记鱼台老年大学 2025 首次研学之旅</p><p class="ql-block"> 文 \ 孙贤</p><p class="ql-block"> 2025 年 4 月 27 日,在明媚春光的映衬下,鱼台老年大学携手慧游天下旅游公司,盛大开启了本年度首场别开生面的研学之旅。此次研学以《圣府探幽 智启新程》为主题,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徐徐铺展在众人面前。</p><p class="ql-block"> 由 50名师生精心组成的研学团队,犹如一支怀揣梦想的探索之师,勇敢地跨越科技与人文的双重领域,在邹城市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上,于《山东省 “机”聚齐鲁 智启未来 机器人大会》的梦幻展览与孟府孟庙的悠悠古韵中,书写下一段满溢智慧与诗意的游学篇章。</p><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组织有序、安排缜密。老年大学艺术团团长刘昭训肩负统筹带队的重任,以其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领导能力,引领团队稳步前行;毕瑞玲担任总协调联络员,凭借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确保各项事务衔接顺畅;老年大学观鱼文学社会长张宪岭、名誉会长田勇全程悉心提供文学指导,为此次研学注入深厚的文化内涵;李丽、李克光、侯凤侠、李作森等成员组成贴心的服务小组,从摄影记录到医疗保障,全方位保驾护航,为活动的顺利开展筑牢坚实根基。</p><p class="ql-block"> 晨曦初露,柔和的阳光洒在大地上,全团成员便满怀期待地踏上了这场意义非凡的研学之旅。大巴车内,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团员们个个精神抖擞、热情洋溢,仿佛一群即将奔赴神秘宝藏之地的探险家,对即将到来的旅程充满了无限憧憬。 研学团队首先踏入邹城市机器人大会展厅,刹那间,科技的磅礴浪潮汹涌袭来。工业制造展区内,巨大的机械臂集群犹如钢铁巨兽,以微米级的惊人精度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焊接、组装作业。它们不知疲倦地重复着高难度动作,其效率之高,远非人力可比。据工程师详细介绍,这些机械臂借助先进的 AI 算法优化运行路径,并配备精准的视觉识别系统,能够迅速适应复杂多变的工况,误差率竟不足千分之一。如此精湛的技术,令人不禁对现代科技的强大力量赞叹不已。</p><p class="ql-block"> 服务机器人展区则弥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迎宾机器人用那甜美的声音,亲切地引导着每一位观众;餐饮机器人端着精致的菜肴,在人群中灵活自如地穿梭;家庭陪护机器人仿佛拥有一颗温暖的“心”,能够敏锐地识别老人的情绪,并主动与其亲切聊天。而最让人惊喜万分的当属教育机器人,它们巧妙地通过编程与互动游戏,将晦涩难懂的代码转化为孩子们眼中趣味盎然的挑战。这一切无不昭示着,智能机器人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冰冷的工业场景,而是化作一股温暖的力量,悄然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提升生活品质、推动教育公平的得力助手。在当下老龄化日益加剧、劳动力逐渐短缺的社会背景下,这些“智能伙伴”正默默地填补着社会服务的缺口,让科技的光辉真正照耀到每一个人身上。</p><p class="ql-block"> 仿生机器人展区堪称科技与自然完美融合的典范。模仿昆虫精巧结构的微型机器人,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自由穿梭、行动自如,在灾害搜救领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仿鱼机器人依据精妙的流体力学设计,在水下探测工作中如鱼得水,轻松完成各种复杂任务。这些独具匠心的设计,不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工程师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与理解,更深刻揭示了科技发展的终极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 电吹管班的刘老师目睹音乐机器人精湛的演奏技巧后,不禁发出由衷的感慨:“传统乐器与现代科技的激情碰撞,为艺术开辟了全新的表达天地!”文学楹联班的学员们则围绕机器人撰写的对联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大家纷纷为人工智能与传统文化融合所产生的奇妙效果赞叹不已。在讲解员细致入微的解说下,大家仿佛置身于科技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深入了解了机器人技术从萌芽到蓬勃发展的历程,以及其广阔无垠的应用前景,真切感受到科技进步为生活带来的无限可能与美好憧憬。</p><p class="ql-block"> 午后时分,团队满怀期待地辗转来到孟庙孟府。这片承载着千年厚重文脉的圣地,宛如一座深邃的文化宝库,等待着师生们去探寻、去品味。</p><p class="ql-block"> 师生们齐聚庙前,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缓缓穿过棂星门,仿佛穿越时空隧道,步入这座神圣的文化殿堂。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棵参天古柏,它们饱经岁月的沧桑洗礼,虬枝苍劲有力,犹如历史的见证者,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风云变幻。导游一边引领大家前行,一边娓娓道来:“孟庙又称亚圣庙,是历代祭祀孟子的庄严场所,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深深镌刻着深厚的文化印记,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沉淀。”</p><p class="ql-block"> 沿着蜿蜒的青石小径缓缓前行,大家来到了气势恢宏的亚圣殿。大殿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尽显古朴典雅之美。殿内,孟子的塑像庄严肃穆,令人心生敬畏。此时,文学指导张宪岭、田勇现场生动讲述孟子的生平事迹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学说。“孟子继承并大力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仁政’‘民贵君轻’等诸多影响深远的重要理念,他的智慧之光,照亮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漫漫征途。”老师们还巧妙地结合一个个扣人心弦的历史故事,将那些原本抽象深奥的哲学理念,转化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文化记忆,深深地烙印在大家心中。听着老师们的精彩讲解,凝视着眼前的塑像,众人仿佛穿越时空的界限,与这位伟大的思想家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心灵对话。大家纷纷表示,平日里在书本上略显枯燥的知识,此刻变得鲜活灵动起来,让人对孟子的思想有了更为深刻、透彻的领悟。</p><p class="ql-block"> 漫步于孟府之中,这里是孟子后裔世代居住的地方,是一座典型的将官衙与内宅完美融合的古建筑群。庭院里,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布局精巧。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随处可见,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古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无穷智慧,令人叹为观止。在大堂,大家深入了解到孟府作为“亚圣府”,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所承担的礼仪、祭祀等至关重要的职能;在赐书楼,仿佛能感受到历代帝王对孟子及其后裔那份沉甸甸的尊崇与重视。文学楹联班学员们兴致勃勃地逐字品读碑刻、楹联,与王旭名誉会长热烈探讨对仗的精妙与意境的深远,在字里行间细细触摸儒家文化的温暖脉络,沉浸在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之中。</p><p class="ql-block"> 在行程的间隙,老年大学学员们的艺术风采成为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文学社名誉会长田勇深情朗诵诗歌《再别康桥》,那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如潺潺流水般开启了团员们精彩纷呈的艺术表演。模特班学员毕瑞玲等在孟庙庭院中优雅走秀,她们身姿绰约,步伐轻盈,与古朴典雅的古建筑相得益彰,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合唱团成员秦存岚、冯华云等以一曲激昂的《红梅赞》深情献礼,悠扬的歌声回荡在千年殿堂的每一个角落,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电吹管班朱荣菊、孙侠等即兴演奏红歌四联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婉转的乐声为静谧的庭院增添了一抹灵动活泼的气息。这些即兴表演不仅充分展现了学员们多才多艺的一面,更让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在时空的交错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绽放出耀眼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此次研学之旅,以科技为腾飞的翅膀,以人文为坚实的根基,实现了多元领域的深度交融与完美契合。医疗保障组的李作森始终坚守岗位,全程悉心守护,确保师生们健康无忧;摄影团队用敏锐的镜头精准定格每一个精彩瞬间,视频制作组则精心将这些珍贵画面剪辑成集,让美好的回忆变得触手可及、历历在目。学员们纷纷感慨,在这充实而难忘的一天行程中,既领略了前沿科技的无穷魅力,又汲取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养分,更在团队协作与才艺展示的过程中,收获了一份份深厚真挚的情谊。</p><p class="ql-block"> 这场由鱼台老年大学精心策划、倾力打造的研学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知识探索之旅,更是一场跨越年龄界限、融合多元元素的精神盛宴。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老年群体对新知识的热切渴望,以及对文化传承的坚定担当,为新时代老年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一个生动鲜活、可资借鉴的优秀范本。展望未来,鱼台老年大学将秉持初心,继续积极拓展此类特色研学活动,让更多学员在知行合一的道路上,尽情拥抱精彩无限的人生。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