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上海做攻略时就做好了标记,慕名来到罗丹博物馆,是为了近距离欣赏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的雕塑作品。</p><p class="ql-block">我们先在花园转了一圈,一些放大了的著名雕塑复制品是那么的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沉思者》</p><p class="ql-block">一个坐着的裸体男子手托着下巴,沉浸在深思中,代表了人类对知识、真理和哲学的不懈追求。</p> <p class="ql-block">《加莱义民》</p><p class="ql-block">百年战争期间,加莱市民自愿拯救自己的城市牺牲。原来雕塑真的可以雕刻出眼神中的痛苦和力量,体现了他们面对死亡的勇敢和尊严。</p> <p class="ql-block">《地狱之门》</p><p class="ql-block">以但丁的《神曲》为蓝本,有186个尺寸不等的人物,创作历时30 余年,很多局部形象也单独能成为经典。</p> <p class="ql-block">走进博物馆还是被震撼到了,那么多的真迹看得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沉思者</p> <p class="ql-block">《吻》</p> <p class="ql-block">罗丹自塑像</p> <p class="ql-block">卡蜜儿雕的罗丹像</p> <p class="ql-block">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来自于罗丹的爱徒,情人兼强劲对手卡蜜儿,某种意义上也算是罗丹的缪斯女神,可惜爱情的结局不美好。博物馆里有单独的展厅展出她的作品,除了罗丹的头像,完整的作品很少,看过《罗丹的情人》就会明白其中的缘由。</p><p class="ql-block">当年卡蜜儿作为罗丹的爱徒一直为罗丹的大型雕塑做框架和其他一些作品的部分,直到有一天罗丹发现卡蜜儿的雕塑技能已经非常高超,加上家庭的阻碍就抛弃了她。卡蜜儿的家人鼓励她自己独立创作,但是在那个年代几乎是不可能的,她的结局非常的悲惨,出发之前我又看了一遍《罗丹的情人》这部电影,深深的为卡蜜儿扼腕叹息!好在后来得到世人的认可才有了现在的卡蜜儿展厅。</p> <p class="ql-block">这是卡蜜儿当时处境的表达</p> <p class="ql-block">从展馆出来我们又到花园转了转,聊聊各自对作品的理解,今天是长了见识,了了心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