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前言<br>说到诗上月令,其实这篇才是最早也是最粗糙的开篇,几年前才开始接触诗词,为了学习,当时开始读一些名家名篇,但仅仅是读读,好像对我这种小白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就回想起几十年前上学时候老师说的经典名言,读书要记笔记。就开始记录一些自己读过又很喜欢的诗句,查阅一些名家诗评,体会一下名句都是如何造就的。借用一句俗话,中国古典文学真的浩如烟海,越看越学,越觉得庄子那句,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真有道理。死就死吧,好歹看过了人间最美的句子,死也值了。就这样,开始了诗上月令的分享,不敢说这是创作,仅仅是分享而已。<br><br> (一)<br>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想必都不陌生,这“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乃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口中传颂的佳句。引用一些经考证的资料,相传这首七绝是白居易于公元817年,也就是唐元和十二年,初夏游历江州时所作。作为一首经典的纪游诗,诗人描写了一种超脱凡尘的初夏时节,从作者的《游大林寺序》中就可以领略这诗句背后蕴含着那种空色枯荣皆是无相的禅修境界,无论是人间的芳菲尽还是山中桃花的始盛开,都是一念之间的缘起缘灭罢了,无论你爱也罢恨也罢,春的来去皆是匆匆,能够有缘在无意间不知情的转入此中来,点缀着山寺中的美景,又被诗人发现,这缘份太巧了。<br>这无处觅的又何止是春色呢,根据记载这首诗应该是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之后两年的时候写的,他笔下的长恨春归,又仅仅是那么简单的恨春色难觅么?这不期而遇的又何止是满山桃花的胜景呢,这此间的人生感悟,就笔者看来与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却胜在“不知”二字上,虽然有些无奈是被权势无情的打压,是对世事无力的叹息,是承受天意无常的安排,但是心境的那种超然应该是我们今天应该好好地去体会的。人生中有多少是我们苦苦寻觅,却始终不可得的那种“春归无觅处”的恨意,这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能与人言无二三”的感慨,多多少少都在每个人的心底有那么一丝丝的共鸣吧,或许我们也梦想着能像醉吟先生这样在春色消逝,芳菲落尽的时节,误入一处桃花林,可以将顽皮的春天再次拥在怀中。白居易有这样的奇缘,而且没有辜负她,为我们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名篇,可惜能有这样的境遇乃是千年造化使然,她太美好了,以至于人间都不值得再次拥有,现在只能是在诗句中领略一下了。<br>其实,现在看来白居易或许根本就没有恨过那春天的不告而别,春天只不过和他开了个玩笑,兜兜转转地把自己藏进了大林峰中,留下了一丝丝的线索,让乐天他自己追着自己来,来领略四月的春天,让他重新看待自己的境遇,或许上天真的是厚爱了白居易吧。<br>我们作为凡人,在人生路上一步一春秋,很多事情错过了,再想去为了找寻她而回头,她就在你回头的时候又站在了你的身后,想伸手去挽留,她调皮地从你的指缝间溜走,想看她的背影渐去渐远后背身远走,眼里的泪在无声地流。其实,在你回头去找寻失去的美好时,更美的已经被你错过,当你伸手挽留失去的美好时,更美的已经从你的手中掉落,当你的眼泪遮住你的明眸时,你忽略了更美的我。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吧,或许真正的美不在遥远的天际,而就在你的身边,在你的手里,在你的眼底。<br><br> <br>(二)<br>上一段呢简单地说了一点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这首《大林寺桃花》的个人感受,这次呢,说一点轻松的话题,说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现实中能么?其实呢,因为我们国家东西跨度大概5200多公里,南北跨度大概5500多公里,而且地形复杂,气候万千,从西部的高原到东部沿海,从南部热带海岛到北部高寒地区,就算是人间四月,其间差异之大恐怕令人难以想象。就像平时都会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但是前几年年谷雨之时还有的东北地区下了暴雪,据说积雪有一人多高,而岭南地区早就是山花烂漫了,隐隐的有种夏日的影子了。<br>其实呢,即使到了四月的初夏,各地的鲜花依然常开不谢,比如黄色的油菜花从二月就开始从南方开始遍野的开放,可是就算到了四月在北方依然可以看到很多地方有油菜花的身影。再配合上逐渐变暖的天气,几个孩童在油菜花地里追逐蝴蝶的景象,宋代的杨万里便有了“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绝妙诗句。<br>再比如丁香花,也是在四月开始在北方盛开,如果居家周围有几树丁香花,每天清晨当你打开窗子的时候,一定会被那种浓浓的香气而惊艳到,如果再有个细雨如丝的小巷,想必你也会想起戴望舒的《雨巷》,那个姑娘依然在那里,她依然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br>而四月的杜鹃,绝不会放过这个把漫山遍野都染红的机会,毕竟映山红这个名头可不是白来的,从蜀地到中原,一旦到了四月,烟雨濛濛过后,红色的杜鹃花就像是插满山岗的旗帜一样,随风飘扬。徐渭就曾写下“烟雨艳阳天,山花发杜鹃”;而秋瑾的“杜鹃花发杜鹃啼,似血如朱一抹齐”读起来就多了一份世上最难是留春的凄凉之感。<br>四月更是海棠花开放的日子,就连张爱玲认为那人生三大恨事中的海棠无香,到了四月也出现了奇迹,西府海棠正是在四月底绽放的,而作为为数不多的有香气的海棠花,更是让无数爱花的人在这人间芳菲尽的时节远赴开花圣地,一嗅这难得的幽香。海棠花更是文人笔下的宠儿,宋代石扬休就曾有过“开尽夭桃落尽梨,浅荂深萼照华池”的句子,而苏轼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更是流传千古。曹公的《红楼梦》中更是用海棠诗社这一桥段,借大观园各金钗的笔写下了对海棠花的无比珍爱,虽然根据书中记载的起社季节应该是写的是秋海棠,但是无论是蘅芜君的“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还是潇湘妃子的“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都深深的打动着每一位读者的心。<br>中华大地幅员辽阔,放眼望去人间四月,处处芳菲,从南道北,自东往西,如果驱车出行的话,可能在这一路上都会被各地不一样的花海深深迷住。这四月里开的花,太多太多了,反正我是数不清了。相信在你家乡的四月依然会有芳菲无限的光景,别吝惜你的脚步,出去看看,用手中的相机拍下那些在人间四月依然妖娆的花朵,让她们装点你的朋友圈,充满你初夏的梦,成为你诗句的主角。<br><br> (三)<br>上次说到中华大地,东西地貌特征不一,南北气候带更是相差万里之遥,再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各地的季节变换有快有慢,也就造就了同是人间四月天却可以有着不同的风景,不同的繁花如簇,你们还知道那些在四月盛开的花,还请在回复区留言,如还知道有赞花的诗句,请留下来,我们一起交流,十分感谢。<br>这次我们继续说人间四月,桃花盛事。其实呀,就算是在同一个地方,由于地形地貌的变化,以及垂直海拔高度的不同,也可以造成季节上的差异,以及植被花期的滞后。白居易当时游历的正是唐代的江州,大概的位置也就是现在的九江庐山一带,在平原地区一旦到了农历四月份确实应该是会有一丝丝“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的那种感觉。然而大林寺却是位于大林峰上,大林寺是和西林寺,东林寺齐名,同是是庐山“三大名寺”之一。白居易在他的《游大林寺序》中曾写下这样一段话“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是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由此可见,当时的大林寺,乃是高山中的桃花源,别有一番风景,也正是如此才使得诗兴大发,而得这传世绝句。只是可惜名诗传千古,四月的桃花也依然可以看到,而今真正已难寻觅的倒是那名操一时的大林寺。虽然不能再次一睹桃花环绕的大林寺了,但是当时白居易吟诗的花径还在。曾经有幸,年轻时游历了一次庐山美景,无愧于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称号,一山四季,三叠五老,远眺鄱阳,近闻溪声。一山之上就可以领略春秋冬夏,胜景轮回,任他人间几月,身入美庐,四季尽收眼底。这样的美景,也就引得在庐山上留下千古佳句的文人墨客不胜枚举,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李白的“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寇准的“江南到处佳山水,庐阜丹霞是胜游”等等。<br>这首诗却没有一味地强调庐山的景色之美,而是另辟蹊径去把庐山描写成了一个春归处,一个春天用来捉迷藏的藏身之所。就好像即便你在人间的春天里错过了所有,来这里都能再次找回来,巧妙地利用的时节的差异突出了异样的美感。也许,这就是属于诗人的浪漫吧。<br>同样的思维方式,我们似乎也可以有所借鉴。时值四月,现在很多地方已是夏日炎炎,但寻个山间避暑,与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依然可以为我们带来相当美好的体验。心境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现代人往往是压力山大的,可在心头焦躁时,若自己能为心灵找一处庐山大林寺,又何尝不是为自己的灵魂收藏了一抹春光。若经济危机的大潮里,还有一份可以糊口谋生的工作;若加班回家的疲惫深夜,有一盏灯为你等候;若失意难过时,有人愿陪你喝酒流泪;那么即使人生之事不能尽如人意,但那一抹春光总可以成为幸福的源泉。“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借着诗人的眼睛,愿我们可以找到生活中更多的温暖。<br><br><br> <br><br><br>(四)<br><br>四月要结束了,今天,我们“人间四月芳菲尽”这一话题也终于走到了尾声。说在最后,其实也没啥正经的可以跟大家分享了,说点自己的心得吧。<br>上期我们说到,善于发现身边的美,是诗人的浪漫。<br>就现代人看来其实海拔高的地方,花期略微比平原地区晚几天,是再自然不过的生物对自然环境的自适应现象,我相信白居易也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在他的序中已经明确地提出并且加以说明记载下来了,“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可是他在诗中没有把它就当作一种简单的常识而忽略掉或者挑明,而是佯装不知,看破不说破的最高境界呀;然后就能用这个最浅显的常识,写着最普通的文字,却说出了一个最令人深思的道理。这首诗难能可贵的就是,语言平实,通俗易懂,你就拿它当做一首普通的纪游诗,不去过分解读,不去理会其间未曾道出的滋味,也是一首值得学习的佳作。如果,你仔细品味,结合当时作者的种种经历,尝试着把自己也置身其中,或许会有些不同的收获,不敢说对人生的领悟吧,也算是可以学习如何从多角度来看待一种平凡。有些事,只需要静静地等待,就会发生,比如花开花谢,潮涨潮落,缘起缘灭,有些事错过了,其实会在无意间又找回来,比如人间四月大林寺里的三月桃花,有些事错过了,也就错过了这一年,明年还会再见,比如“年年岁岁花相似”,有些事,错过了,就真的是错过了,比如“岁岁年年人不同”。珍惜眼前的花,更要珍惜和你一起赏花的人,希望春天里的花年年都会那么鲜艳,更希望眼中的人依然如初见。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