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罗马天主教第266任教皇方济各于4月21日清晨去世;22日我在法国巴黎圣母院参加了方济各教皇的追悼;23日在卢森堡圣母教堂参加方济各教皇的追悼;方济各教皇去世举行为期九天的哀悼礼拜,即“九日追思礼”。</p> <p class="ql-block">22日是我们中国作家欧洲文学之旅参观法国巴黎圣母院的日子,我们早早地来到圣母院排队等待参观,却被工作人员集体阻挡。导游上前沟通,才知罗马天主教教皇方济各于前一天去世,圣母院正在组织方济各教皇的追悼;我右手五指并拢至于胸前施无畏印(表示能解除众生的苦难,是单手举至胸前,手心向前,手指向上伸直的造型),工作人员马上以请的手势让我通过,我顺利地参加了罗马天主教教皇方济各的追悼。</p> <p class="ql-block">在传统拉丁圣歌(Gregorian Chant)的乐曲中,我们缓缓步入教堂。</p><p class="ql-block"> 追思弥撒(安魂弥撒)的经典进堂曲,歌词取自《拉丁通行本圣经》:“求主赐他们永远的安息,并以永恒之光照耀他们。”</p><p class="ql-block"> 我阿信徒们排着长长的队伍,点燃烛光,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对复活的盼望。</p> <p class="ql-block">方济各在巴黎圣母院的追悼仪式由枢机主教凯文·法雷尔主持。</p> <p class="ql-block">【圣路易时报讯】2025年4月21日(复活节星期一)罗马时间上午7时35分,天主教教宗方济各 (Pope Francis) 在梵蒂冈圣玛尔大之家安详辞世,享年88岁。梵蒂冈枢机主教凯文·法雷尔代表教廷宣布:“他的一生致力于服务主和祂的教会。他教导我们以忠诚、勇气和博爱践行福音的价值观,尤其关爱最贫困和最边缘化的群体。”</p> <p class="ql-block">教宗方济各原名豪尔赫·马里奥·贝尔戈里奥(Jorge Mario Bergoglio),1936年12月17日出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意大利移民家庭。他是首位来自拉丁美洲的教宗,也是1300年来首位非欧洲出身的教宗,同时是首位耶稣会士担任此职。他于2013年3月13日当选为天主教第266任教宗,开启了教会历史的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在其12年任期内,方济各以关注社会不平等、贫困和边缘群体著称,强调“优先爱最末者”的教会使命。他主张教会应走向社会底层,反对死刑,倡导环保,并支持同性伴侣的民事结合。他公开谴责教会内部的性侵丑闻,推动财务透明改革。尽管部分改革立场引发保守派反弹,但他坚定推进教会现代化,提升包容性。</p> <p class="ql-block">据梵蒂冈官方死亡证明,方济各因突发脑卒中陷入昏迷,随后出现不可逆的心血管系统衰竭。死亡通过心电图死亡确认法(electrocardiographic thanatography)验证。他生前患有多微生物性双侧肺炎、支气管扩张症、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自2025年初以来健康状况持续恶化,曾因支气管炎和双侧肺炎住院五周,并在复活节前夕出院返回梵蒂冈。尽管身体虚弱,他仍坚持履行职责,并在复活节当天于圣彼得大教堂阳台发表最后一次公开讲话,呼吁全球为和平祈祷。</p> <p class="ql-block">梵蒂冈宣布自即日起为期九天的官方哀悼期。枢机主教团将于4月22日召开首次全体会议,讨论葬礼安排并启动教宗选举会议。方济各留下的改革遗产,特别是财务透明制度、性侵报告机制和LGBTQ+包容议题,将成为继任教宗的重要参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全球各国政要与宗教领袖纷纷表达哀悼,包括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俄罗斯总统普京、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等。教宗方济各的离世,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也为天主教会未来的走向掀开新一页。</p> <p class="ql-block">23日上午,我们中国作家欧洲文学之旅到达卢森堡,大家在宪法广场欣赏卢森堡大峡谷(佩特罗斯大峡谷),和小金人纪念碑合影留念,我却来到对面的圣母教堂等候开门。</p> <p class="ql-block">卢森堡圣母教堂正在举行方济各教皇的追悼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唱诗班在台上诵读《圣经》经文,</span>红衣主教们在台中央<span style="font-size:18px;">祈祷:为教皇的灵魂祈祷,求主赐他永享天乡。</span></p><p class="ql-block">我和信徒们坐在台下,静默行守灵礼(Vigil for the Deceased)。</p><p class="ql-block">天主教徒相信死亡是“进入永恒生命的门户”,这里的追悼仪式不仅表达哀伤,更强调祈祷永生。</p>